天天看點

秦始皇為何被冤枉了兩千多年?

作者:西風碧樹

秦始皇暴君的形象被人貼了兩千多年的标簽,直到最近幾年史學家開始分析《雲夢秦簡》中的相關訊息,人們才開始重新審視秦始皇的功過。

秦始皇為何被冤枉了兩千多年?

秦始皇是大陸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他13歲登基21歲親政,用了十年時間吞并六國,統一了中國,結束了春秋戰國時期長達500多年的戰亂。

他建立帝制,中央集權,廢分封,行郡縣,書同文、車同軌、行同輪,統一文字、貨币、度量衡,修建萬裡長城抵禦匈奴,南讨百越、北征匈奴,掃除外患,開疆拓土,這樣一個偉大的人,在中國教科書上卻把他寫成暴君的形象,着重講其獨斷專行、奴役人民等,其中最廣為人知的就是焚書坑儒、孟姜女哭長城等耳熟能詳的故事。

1975年12月在湖北省睡虎地秦墓中挖出了《雲夢秦簡》,共計1,155枚。墓主名叫“喜”,是秦朝縣裡一名主管司法的官吏,這些竹簡是他的個人筆記,這些竹簡中有612枚是跟秦朝法律文書相關的内容。在這份竹簡裡記錄的内容颠覆了所有人的認知。

秦始皇為何被冤枉了兩千多年?

現在老百姓對秦始皇誤解最深的三個問題分别是:

1、焚書坑儒、孟姜女哭長城;

2、陳勝、吳廣因為暴政而起義;

3、阿房宮的大興土木。

下面我們結合《雲夢秦簡》将這三個問題一一分析。

1、關于焚書坑儒、孟姜女哭長城的傳言

最脍炙人口的就屬焚書坑儒和孟姜女哭長城故事,其實都是後代的文人墨客強加到秦始皇身上的。“焚書”是當年秦始皇為了統一思想文化,燒掉了大量的儒家類書籍,但是卻完整的保留了許多醫學和農學書籍。“坑儒”是當年秦始皇殺了四百多名江湖術士,後來卻被人誣陷殺了上千名儒生。

秦始皇為何被冤枉了兩千多年?

而課本上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最初的版本出自于春秋戰國時期的《左傳》,講述的是齊國一個大将軍杞梁死後,他的妻子為丈夫的死而在路邊哭泣。直到西漢時期劉向撰寫《戰國策》時,在這個故事基礎上加入了妻子哭城的情節,說是妻子因為丈夫的死,眼淚流得把一座城池淹沒了。後來到了唐朝,詩人慣體寫了一首《杞梁妻》,把這個故事放在了秦始皇修長城時期。又有一個唐朝的詩人寫了一首《同賢記》,直接将杞梁無名無姓的妻子改成孟姜女,這才被塑造成孟姜女為了哀悼死去的丈夫,哭倒了長城的令人發指的傳說。

秦始皇為何被冤枉了兩千多年?

同時在《雲夢秦簡》中清楚地記載了勞役在修築長城時是有工錢的。秦律規定就算是罪犯工作都是一天八錢的工資,在當時的秦朝官方糧票計算一兩錢可以買到4斤粟米,是以一天八錢的工錢完全足夠一個人養家糊口,甚至可以說待遇豐厚了。這也就佐證了孟姜女哭長城這件事的虛構。

2、關于陳勝、吳廣因為暴政而起義

大家知道陳勝、吳廣的“大澤鄉起義”是發生在秦二世時期,當時朝廷征發陳勝、吳廣等900餘名戍卒前往漁陽防守,因為大雨延誤,按照法律規定是都該殺頭的,陳勝、吳廣情急之下發動兵變。是以很多人把這次起義的原因歸結為秦朝法律的嚴苛,認為是從秦始皇就開始用這一套嚴苛的法律,一直延申到秦二世。

秦始皇為何被冤枉了兩千多年?

可是我們從竹簡中找到一段關于秦朝軍隊規定的記載:如果在服徭役期間延誤三到五天,你将受到口頭批評;六到十天,需要罰款一面盾牌的價值;超過十天,罰款會達到一套盔甲的價值。但最重要的是,如果遇到惡劣天氣,如雨或霧,所有刑罰都可以豁免。從這裡可以看出秦始皇時期的法律是非常公正并且人性化的。是以最大的可能是在秦二世在位時期,因秦二世胡亥兇殘成性,不僅将其兄弟姐妹全部殺害,并陷害大臣,同時還寵幸奸臣趙高。更是變本加厲的對老百姓的進行奴役,這就導緻很多秦始皇設下的律法到他這已面目全非,也就有了陳勝、吳廣起義的局面。

竹簡中還提到了秦朝的法律法規人性化的一面:當身高不足一米三,你将被免除征兵;每個家庭都必須留下一個男丁來照顧家庭和贍養老人;并且規定每年的二月不準進山砍樹和捕殺幼鳥。不僅如此,秦簡裡還記錄了上到國家洪澇災害,下到郡縣任免制度等各種各樣的事情,其廣度和深度令人曬舌。

3、阿房宮的大興土木

唐代詩人杜牧寫的《阿房宮賦》中描寫阿房宮占地三百餘裡,不僅富麗堂皇,裡面還有各種金銀财寶以及從六國送來的美女。人們看後心中便留下了一個驕奢、暴政的秦始皇形象。可是在2002年10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隊開始挖掘阿房宮遺址,得出阿房宮其實未建成的結論。後來考古學家又于2006年花費一年多時間勘查阿房宮,結果他們在阿房宮前殿遺址20萬平方米的勘探面内隻發現了幾處紅燒土遺迹,但是在鹹陽宮遺址上卻發現大量燒毀的痕迹。

秦始皇為何被冤枉了兩千多年?

我們在《史記·項羽本紀》中看到,司馬遷隻是記載了“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并未提及阿房宮。同時在《史記》中對阿房宮的描寫,司馬遷也明确的寫出阿房宮隻是一個企劃圖。專家認為,曆史上有關項羽放火焚燒阿房宮的記載是不準确的。是以專家得出一個可信度很大的結論:項羽在秦朝覆滅時放的那把火,極有可能燒得是鹹陽宮,而阿房宮在當時根本沒有建完。

杜牧寫阿房宮賦的目的是勸誡當時的統治者不要貪圖享樂,剝削老百姓,重蹈秦朝的覆轍。其實在秦國統一六國之後,所征收的大部分賦稅都用在了利國利民的基礎設施上,被人诟病最多的是興師動衆的修建萬裡長城,可是如果沒有長城匈奴入侵的次數肯定會數倍增長,造成老百姓生靈塗炭。而修建的靈渠、鴻溝也灌溉了關中數千畝的良田,這些都讓後代子孫受益匪淺。

結語

因為這些刻闆印象,有人指責秦始皇荒淫無道,可是他一生都未立皇後,并且提倡男女平等,保護女性權益;有人說他專橫殘暴,可是在他統治時期沒有殺過一位忠臣;有人說他勞民傷财修建陵墓,然而以前大多君王是以活人殉葬,而他作為千古一帝,不忍濫殺無辜,選擇用陶傭代替活人殉葬,還有一種說法說兵馬俑是為千千萬萬戰死沙場的秦人修築的忠魂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