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9月8日,美英盟軍在意大利南部薩萊諾地區登陸,當天意大利宣布投降,意大利殖民帝國崩潰。
薩萊諾在地圖上的位置
但就如同意大利軍隊在二戰戰場上的一系列蜜汁操作一樣,這次投降盟軍的決定也是非常的突然倉促無厘頭,宣布投降了,甚至國王連同皇室家族都已經從羅馬逃走了,結果大部分意大利軍隊仍然不知道關于停戰事宜。
但擅長發動閃電戰的德國卻絲毫都不含糊,面對昔日軸心國盟友,德軍直接發動,快速布局被盟軍控制的大部分意大利北部地區,駐守在南歐和意大利半島的德軍接管了意大利北部和意大利軍事控制下的法國南部、科西嘉島、希臘國、傀儡政權黑山軍政府、意屬阿爾巴尼亞和克羅地亞獨立國西部,僅僅兩天也就是9月10日德軍就占領了羅馬。
1943年9月意大利王國本土崩潰時的情況
綠色和青綠地區為意大利社會共和國控制及控制過的領土
灰色地區為意大利王國(巴多格裡奧政府)/盟軍控制
意大利直轄的達爾馬提亞及十二群島地區分别被克羅地亞及德國占領
甚至扶持在中獲救的墨索裡尼,直接在薩羅建立了傀儡政權意大利社會共和國,繼續以意大利的名義和盟軍對峙。但此刻的小胡子對意大利已經不抱太大希望,是以意大利社會共和國成立後不久,就被迫同德國簽訂協定,割讓南蒂羅爾和的裡雅斯特,并同意德國可以在适當的時候占領威尼斯。而意大利的保護國克羅地亞獨立國亦趁意大利王國陷入混亂奪回意大利的達爾馬提亞省 (意大利王國)。
解救墨索裡尼的Fi 156滑翔機
在亞洲,軸心國的另一個成員日本得知盟友意大利投降後也是快速行動,華的日軍随即占領了中國天津意租界和上海公共租界(1941年12月被日軍占領)殘存的意大利界區,将租界内的意軍繳械,日本更給駐華意軍兩個選擇:投靠德國的傀儡政權薩羅共和國或被關入戰俘營(即投降),大部分選擇繼續戰鬥,少部分則被關入戰俘營。日本稱此軍事事件為“九月意人降伏事變”。日本随後将所有意大利租界交還給汪精衛國民政府。
中心深綠色位置為意大利租界
直到1945年4月盟軍在意大利戰場發動大規模攻勢,4月23日盟軍進抵波河,俘虜30,000名德軍,墨索裡尼的統治瓦解,意大利共和國政府宣告解散,上司紛紛逃亡。4月26日盟軍占領維羅納,4月27日又占領熱那亞,4月28日墨索裡尼及其情婦在科莫湖畔被遊擊隊抓獲并槍決,屍體随即被運回米蘭示衆。
墨索裡尼(左邊第二個)和情婦佩塔奇與其他法西斯分子的遺體
被倒吊示衆(攝于米蘭,1945年)
至此意呆利才算是結束了在二戰中荒唐搞笑的演出,至于意呆利具體的表現和在戰場上搞笑的執行個體實在是太大,下面就簡單列舉幾個有意思的地方吧:
要乳法先乳意吧
乳法愛好者最喜歡舉例的就是法國在二戰中的表現,号稱歐陸強國的法國在遇到德軍後,六個星期就投降了,成為了二戰中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向軸心國 投降的國家。
這拉胯的表現确實和誕生過拿破侖、貞德這樣的國家表現不符,但是這時候意呆利出場了。當德國閃擊戰繞過馬奇諾防線直插法國腹地之時,整個法國實際上已經差不多投降了,結果法國鄰國意呆利心裡有落差了,覺得自己也是軸心國一員,也要為滅法出一份力,希望在德國打下法國之前撈一筆,好歹占領點法國南部地區的土地,順便搶個人頭。
結果意大利就在德國從北線入侵法國的時候,從南線同步進攻法國,然後問題出現了,雖然法國幹不過德軍,但你可是意呆利啊,于是意大利連膝蓋都還沒碰到,就又被打回了靴子半島,要不是德軍快速占領巴黎讓法國投降,也許意呆利就先投降法國了。但小胡子對這個盟友還不錯,法國投降後意呆利占領了邊境地區和科西嘉島,1942年意大利進一步占領了法國整個東南部。
科西嘉島位置
讓世界震驚的意呆利二戰表現
戰争最容易催生科技的進步,二戰時當美國奧本海默和德國海森堡,師兄弟異國效力争分奪秒造原子彈的時候,意呆利推出的發明讓世界一整個震驚了,他們為了能在戰場上也吃到美味的食物,于是發明了冷凍幹燥的儲存食物法……槍枝設計師為了保持戰場清潔,發明了可以把彈殼塞回彈鼓的機槍…
而在戰場上意呆利的表現更是令人捧腹:
- 在離補給站10公裡的戰場上因為肚子餓,全軍煮意大利面吃,然後全軍被敵人輕松俘虜。
- 午餐時間戰鬥會停止,意大利面吃完了就會失落地躲到戰線後方。
- 意大利的軍服是紳士裝,并且從全世界購入了3000萬噸紅酒。意大利某著名紅酒的包裝上有“喝醉了便不會畏懼戰鬥了”這樣的宣傳語。在被敵軍繳獲的物資中,紅酒比彈藥的數量還多 。
- 某俘虜營的意大利越獄了,因為沒有意大利面吃,他們跑到了另一個有有意大利面的俘虜營,後來,之前的俘虜營向他們保證會提供有意大利面,于是他們又回去了。
- 德軍在沙漠中接收到意大利的救援請求,派出了一個中隊的兵力前往救援。當他們與意大利會合的時候,發現對方正用寶貴的水煮通心粉。
- 意大利有一次找不到适合放置炸藥的倉庫,便心想教堂不會遭到敵軍的空襲而将100噸以上的炸藥堆到了城市中間的聖納紮羅教堂。結果教會尖塔被雷劈中,城市因大爆炸而瞬間炸飛了五分之一。
- 1943年盟軍在意大利登陸,有一個戰場,盟軍激戰一早晨,無一傷亡。惟一的損失是自己的飛機把空降兵投到了大海裡(把沙洲當成了灘頭)。
- 薩拉落登陸戰中,盟軍在灘頭沒有遇到抵抗,随軍記者報道,盟軍在灘頭遭遇的最強的抵抗來自于當地動物園因為轟炸流落出來的一隻美洲豹,咬傷了兩名美軍士兵。
- 整個二戰,意大利戰俘被評為模範戰俘,不但他們在被俘之後十分乖巧,而且打仗過程中經常主動投降。這讓一起戰鬥的德軍又氣又恨。英軍經常不是向敵軍沖鋒,而是向他們招手投降,甚至英軍曾經以不到30輛坦克的坦克營,把幾百輛坦克的意大利軍隊給俘虜了。
- 北非一場戰役中,為數不多的英國軍坦克向意大利的反坦克炮陣地沖鋒,剛開始時,意大利還開炮還擊,但過了兩三分鐘就突然停止,搖白旗投降,事後英國人問其原因,意大利人理直氣壯的回答:彈藥箱沒有撬棍打開,英國人一共抓住13萬意大利俘虜。
- 是以也有一個說法,就是二戰末期時候,在奧地利的集中營中關押着軸心國三三國的俘虜。其中德國人組織起來嘗試挖洞逃出收容所,日本人就組織起來集體剖腹自盡,而意大利人即使在集中營大門沒有關上的時候也非常配合地乖乖呆着,偶爾還會出去騷擾可愛的女孩子。
- 而作為盟友,意大利對德國最有貢獻的一次,恐怕是在它投靠同盟國之後,在閃擊戰中,意大利的裝備被德國洗劫,直接導緻德國當年軍工生産達到頂峰。
是以就像德國軍事愛好者給予意大利的評語的一個笑話那樣:如果意大利保持中立的話,就相當于我軍增加10個師的力量;如果意大利與法西斯作對的話,就相當于我軍增加20個師的力量;但意大利要加入軸心國,我軍就必須耗費50個師的力量去保護他!
當然雖然被大家戲谑稱呼“意呆利”,但是他們也有一身亂世中在國與國之間交往的準則,那就是見風使舵左右逢源。
意大利投降,兩位意大利代表(穿西裝者)
見證英美将領簽訂停戰協定
意大利王國1943年9月3日向盟軍秘密投降,9月8日簽訂了與同盟國的停戰協定,其實當時的盟國是不開心的,打擊軸心國的軍事上的行動已獲成功及意大利的投降隻是時間問題,德國的投降也是意料之中,意大利停戰反而令盟國的獲益減少。并且意大利的投降也會引申其他問題,特别是美國希望避免在戰後由英國托管意大利,因為這會令英國完全控制地中海(包括控制石油貿易航道)。
但最終盟國還是被迫同意意大利的投降,然後意大利10月13日槍口一轉,對納粹德國宣戰 ,正式加入正義的一方,甚至英、美、蘇三國政府也發表宣言,承認意大利王國為共同作戰的夥伴。
最終在二戰後,因為意大利在戰争之中見風使舵,及時轉向,使自己從非正義的戰争泥潭中脫身而出,而意大利人民和活躍的意大利遊擊隊的英勇行為也為意大利在同盟國那赢得好感和主動權,最後美英等國出于冷戰的需要,刻意減輕了對意大利的懲罰,是以意大利身為二戰戰敗國但非常幸運,既沒有像得過一樣被拆分成東德西德,也沒像小日本光速般擁有兩顆現成核彈,
——————分割線——————
文中注釋:
①軸心方案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發動來占領意大利半島的行動,最初名為“亞拉裡克行動”,但在意大利首相兼法西斯黨領袖貝尼托·墨索裡尼被意大利國王及新政府逮捕後,将此計劃名改為“軸心”。主要目标包括:解除意大利皇家陸軍的武裝、重建意大利法西斯政權、繳獲意大利可用的任何作戰資源與裝備、讓位在薩丁島與科西嘉島的德軍完整的撤出和穩固意大利的秩序。
②橡樹行動是一次發生在1943年9月12日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為營救被軟禁在意大利大薩索山帝王台的前意大利首相貝尼托·墨索裡尼所發動以特種部隊空降突襲的軍事營救行動。
這次營救計劃由阿道夫·希特勒親自下令,由哈拉爾德·莫斯負責,庫爾特·斯圖登特制定計劃。行動成員由德國傘兵和部分帝國保安部黨衛隊成員組成。格哈德·默廷斯以傘兵身份參加了這次行動。
- END -
編輯 | 卧闌聽魚
文獻資料 | 網絡#挑戰30天在頭條寫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