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秋燥怎麼降?中醫這樣做

作者:一盞燈健康
秋燥怎麼降?中醫這樣做

從傳統醫學的角度來說,盛夏酷暑之後,人體會因長時間的暑氣耗氣傷津,陰陽失調,意思就是熱氣先把人蒸了一遍,也蒸走了一部分津液,可以說“秋燥”是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共同造成的。

秋燥怎麼降?中醫這樣做

秋天的主要氣候特點是幹燥。秋季屬金,肺亦屬金,其氣相通,肺為嬌髒,喜潤惡燥,開竅于鼻,主呼吸、主皮毛、通于咽喉。是以燥邪入體,人就容易咳嗽少痰、遇風冷打噴嚏流鼻涕不止、大便燥結、皮膚瘙癢。

中醫一聽到幹咳聲就知道秋季就到了,秋天患者的咳嗽聲和其他季節不一樣。

秋燥怎麼降?中醫這樣做

秋燥主要是對整個呼吸系統影響比較大,容易傷肺,傳統醫學上就有“養肺氣,防秋燥”的說法。具體怎麼養,怎麼防?何裕民教授建議,可以從藥食、作息、運動等三個方面進行适當養生調理。

藥食

之前我們就提到過,肺最愛的“八白”。今天給大家分享幾款藥膳,都是常見的食材,非常适合這個季節食用。

蓮子小米枸杞子煲海參

秋燥怎麼降?中醫這樣做

【原料】:水發海參150克,鮮蓮子25克,枸杞子10克,小米100克,鹽、雞精适量。

【做法】:

1. 海參提前泡發好,小米淘洗幹淨,加适量水,大火煮開;

2. 加入鮮蓮子,轉小火慢熬15分鐘至小米和蓮子軟爛。

3. 然後将海參放入鍋裡,中火煮1分鐘左右;

4. 在出鍋前的1分鐘,撒适量的枸杞子,加少許鹽和雞精攪勻,調味後即可關火。

【功效】:小米和中益腎、除熱解毒;蓮子補脾止瀉、益腎固精、養心安神;枸杞子滋補肝腎、潤肺明目;海參補腎益精、養血潤燥。全方具有健脾、滋補肝腎之效,是秋季食療平補之優選。

銀耳百合蓮子湯

秋燥怎麼降?中醫這樣做

【食材】:新鮮銀耳1/4朵、紅棗2顆、蓮子适量、枸杞适量、老冰糖适量,百合1小把

【做法】:

1. 将1/4朵的新鮮百合沖洗幹淨泡十分鐘左右(也可以選幹銀耳要提前泡發1小時);

2. 将泡好的銀耳和所有材料,除了枸杞之外,其它放入炖盅炖1個小時,炖好後,再撒上枸杞就可以了。

【功效】:銀耳百合蓮子湯可緩解陰虛火旺、肺熱引起的咳嗽、咳痰、虛煩驚悸、身體浮腫等症狀,有滋陰涼血、潤肺、補腦的功效。

冰糖炖雪梨

秋燥怎麼降?中醫這樣做

【食材】:鮮雪梨2個,冰糖40g

【做法】:

1. 鮮雪梨去皮去核,切塊放入炖盅内,加冰糖和清水;

2. 炖1小時後,飲水吃梨。

【功效】:有清熱止咳、滋陰潤肺,養胃生津的功效。對慢性氣管炎、百日咳、慢性咽炎、咳喘等病症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作息

在進入秋天後,氣候會變得較為幹燥,溫度會逐漸下降。患者在睡眠時需要注意保暖,睡前檢查門窗是否關好,并且不宜在睡眠時開電扇、空調,避免着涼。患者還可以适當調整被褥厚度,睡覺時注意蓋住腹部。

秋燥怎麼降?中醫這樣做

晚上十點半前上床休息,中午小睡一會。不僅有助于增加人體免疫力,促進新陳代謝,更能儲存能量,養精蓄銳。早睡方能早起,秋天的早晨空氣清新,是秋天一日中空氣最為濕潤的好時候,這樣的作息,不僅能使肺不受秋燥的損害,還能保持充沛的活力。

秋燥怎麼降?中醫這樣做

充足的睡眠可降低老年人心、腦血管病的發病率;使年輕人學習工作更精力充沛,同時也可以減少“秋困”的出現。

運動

初秋時節,可根據體質狀況及氣候狀況,選擇一些适合自己的鍛煉項目,如太極拳、五禽戲、八段錦、慢跑、爬山、呼吸訓練、快步走等,除鍛煉外亦可以起到舒緩心情的作用。

秋燥怎麼降?中醫這樣做

其中太極拳等傳統健身運動對于增加肺活量、改善慢性呼吸病患者的肺功能、練習深沉而緩慢的呼吸具有很明顯的作用,是老年人、體質虛弱者、慢性病患者最佳的鍛煉方法。

而爬山運動可以促進毛細血管功能,使人全身舒爽通暢,還可以明顯提高腰、腿部的力量,行進的速度、耐力,身體的協調平衡能力等身體素質,加強心肺功能,增強抗病能力等。但有膝關節疾患者不建議選擇爬山。

秋燥怎麼降?中醫這樣做

運動要因人而異,選擇合适的時間,以及合适的内容。尤其是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避免大汗淋漓,耗傷津液,起反效果。

END

(文内部分圖檔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