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購買快遞記錄
卻收到新包裹
位址、姓名、電話一個不差
近日
在各大社交平台
多位部落客分享自己收到
陌生快遞的經曆
打開快遞
裡面就一個手機架
和一張類似網店促銷宣傳單
或刮獎卡
但無一例外的是
這些物品上面都印着二維碼
近日,市民鄒女士收到了一個陌生快遞,内有一個手機支架和一張帶有二維碼的刮獎券。鄒女士刮開獎券後,發現自己中了10元紅包和一桶油。在掃描二維碼後,被“客服”拉入一個聊天群,領取紅包後,“客服”開始在群裡發紅包,并通知明天有更大的搶紅包活動。
第二天鄒女士在群裡搶到200左右的紅包,随後“客服”私聊她,說還可以送空氣炸鍋等物品。看到這麼多的免費禮物和紅包,鄒女士心動了。
“客服”告訴鄒女士,可通過刷單做任務賺取更多。接下來的套路大家很熟悉了,“客服”一步步套路鄒女士400多元後,又提出可以通過多次充值2000元,進行加倍返利。
鄒女士充值後,頁面直接彈出充值錯誤資訊,需要2萬元費用進行修複,否則就無法多倍提現。“客服”還威脅鄒女士:如果放棄的話會影響到你子女征信問題!
此時的鄒女士已經亂了手腳,于是向自己兒子詢問,其兒子認為鄒女士被騙了,趕緊領着媽媽去報警。
通過民警介紹了解
這正是一類
非常有迷惑性的新型詐騙!
“以中獎掃二維碼為引流方式,實質為兼職刷單詐騙。
有時騙子不僅送一個手機支架,還會冒充電商平台客服再送你一袋米、一箱水果或者其他用品,讓你從将信将疑到對他們絕對信任。
在你徹底放下防備心後,詐騙分子會引誘你下載下傳軟體或者點選不明連結進行做任務,最後騙取金錢。
為什麼快遞送小禮物中獎容易讓人上當受騙
現在快遞已經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商家客服送來的福利作為‘小禮物’,以贈送日常生活用品為由,容易讓人喪失警惕性,也不會多想就掃描對方提供的二維碼,結果你就進入了騙子所開設的聊天群,落入詐騙分子的騙局。
對此,不少網友表示
“也收到過”“不過扔了”
其實,類似利用陌生快遞
進行的詐騙此前也發生過
前段時間,有市民收到一個快遞,收款人姓名、位址都準确。但網購記錄中沒有購買過該産品。拆開包裹,是一個塑膠殼水杯以及一張聲稱來自某平台的“專屬好禮”劵。杯子并附有二維碼,聲稱“微信掃碼免費領取驚喜一份。
通過掃描了杯子和卡片上的二維碼,發現這兩個二維碼指向了另一個二維碼,而且頁面上有“微信活動認證”6個字,以及藍字提醒“此二維碼已安全認證,請放心掃碼”,并标注“添加客服免費領取生活禮包一份”。
再次掃碼後,進入一個聊天頁面,對象是“某團線上客服”,同時要求提供手機号碼核實名額進行物資配送。并表示隻有輸入手機号碼,才可以抽獎領取獎品……都是套路!
我們不難發現
現在的不法分子通過“福利”迷惑誘導公衆
步步設局,騙取金錢
第一步,不法分子通過網際網路黑灰産業鍊獲得潛在受害人的資訊,包括姓名、位址等。這些資訊可能在各種網購環節中洩露。
第二步,不法分子以知名網際網路企業的名義,向潛在受害人快遞廉價“禮品”,并附有“答謝優質客戶”、入群再領禮品二維碼等,獲得潛在受害人的好感。
第三步,設計所謂的“安全掃碼頁面”,打消潛在受害人的顧慮,誘導潛在受害人“掃一掃”。
第四步,冒充知名企業客服,誘導潛在受害人參與“非法刷單”“抽獎赢禮品”等詐騙活動。
警方已多次提醒
“免費送禮”往往都是陷阱
提醒大家
收到陌生快遞要警惕
公衆要擦亮眼睛
牢記“天下沒有免費的餡餅”
謹防上當
千萬不要掃來路不明的二維碼
來源:公安部網安局
編輯:宋壯
分享收藏點贊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