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每天一首詩219: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每天一首詩219: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藤爸帶你背古詩,妙招提升記憶力

《絕句》

宋·志南

古木陰中系短篷,

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濕杏花雨,

吹面不寒楊柳風。

如何記憶?

詩名:絕句。

此詩最後兩句,意境好美。

作者:志南。

南宋時期的和尚,法号志南,生平事迹不詳。

詩詞:

第一句:古木陰中系短篷。

古木樹陰中,綁好小船。

陰:同“蔭”。系(xì):拴;綁。杜甫說,“孤舟一系故園心”;白居易說,“系向牛頭充炭直”。

短篷:指有蓬的小船。

每天一首詩219: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第二句:杖藜扶我過橋東。

扶着杖藜,我走過橋東。

杖黎(zhàng lí):拄着手杖行走。蘇轼說,“杖藜徐步轉斜陽”。

第三句:沾衣欲濕杏花雨。

沾在衣上,将要打濕,是杏花開時的春雨。

第四句:吹面不寒楊柳風。

吹到臉上,不覺寒冷,是楊柳飄搖的春風。

沾衣欲濕,吹面不寒,杏花雨,楊柳風。這兩句非常精彩。尤其是以名詞作為形容詞。

陸遊在《臨安春雨初霁》中寫道:“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杏花雨”可以作為清明節的代稱。

賀知章在《詠柳》中寫道:“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楊柳風可以作為初春的象征。

春雨細細,是以是沾衣欲濕,是毛毛細雨。春風暖暖,是以是吹面不寒,是和煦春風。

系短篷,過橋東,杏花雨,楊柳風……

每天一首詩219: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風”字飛花令

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

随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

林暗草驚風,将軍夜引弓。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裡。

八方各異氣,千裡殊風雨。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夜闌卧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爆竹聲中辭舊歲,春風送暖入屠蘇。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鸢。

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

每天一首詩219: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