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中醫院代謝病科 賈曉玲
白露,是一年中晝夜溫差最大的一天,從這一天開始氣溫将逐日降低,陰氣逐漸加重,雖沒有夏日的濕熱厚重,但寒氣自此而生,寒濕侵骨。此時是最容易突發疾病的時候,感冒秋燥,陰邪入體,是以養生調理最為關鍵。
做好以下這幾點
秋冬少生病
一、白露着裝,停止“秋凍”
“白露”是熱與寒的分水嶺,代表暑熱的結束。進入白露節氣後,氣溫快速下降,綿雨開始、日照減少,季節由夏轉換至秋。此時的我們就不能再拘泥于“秋凍”了,要開始做好保暖,尤其這些部位必須注意。
1.頭部
“頭為諸陽之會”,頭部受寒,易出現頭痛,因寒邪直沖經絡,損傷陽氣,經絡氣血不通,不通則痛,故要注重頭部的保暖,是以,白露期間如需空調降溫,一定要注意保護好頭部,避免直吹。
2.足部
足部遍布穴位,關系全身,一旦受涼就容易将寒氣帶到全身,造成血液循環不暢,甚至損傷腎髒,是以,腳部不能受涼,白露後每天堅持穿好鞋襪,做好足部保暖。晚上睡前可用熱水泡腳,或艾葉煎水沐足,能起到暖身助眠的效果。
3.腰腹部
腰部有腎俞及命門等穴,分屬膀胱經、督脈。督脈有“陽脈之海”之稱,統管一身陽氣。如果腰部受涼會損傷督脈,耗損陽氣;肚臍為神阙穴,屬任脈,是人體的重要穴位。一旦神阙受寒必傷髒氣,引發腹痛、腹瀉、脫肛、痛經等症狀。是以,天氣轉涼不宜裸露腰腹部,避免穿過短的衣服。晚間睡覺也要蓋好被子,加強腰腹部保暖,謹防寒邪入體。
4.肩部
關節問題大多是因為寒邪入體,尤其是現代人本就問題嚴重的肩頸部位。白露時節寒濕較重,此時肩頸部位需保護好,不宜穿吊帶、無袖的衣服,晚間睡覺也要将整個肩膀蓋好保暖。
二、白露飲食,潤肺健脾
1.潤肺防燥
白露時節,氣候幹燥,人體會出現皮膚緊繃、毛發枯燥、嘴唇幹裂、大便幹結等秋燥現象,燥易傷肺,飲食上應适當多吃滋陰潤燥養肺之品,如百合、銀耳、蜂蜜、秋梨、柚子、石榴、葡萄等,多飲水,建議秋季每日飲水量比春季多500ml以上。
2.調脾和胃
白露時節,寒濕重,進補宜“清補”,謹防過于滋膩、過飽傷脾胃,應食用具有健脾、清熱、利濕的食物,如綠豆、紅豆、大棗、蓮子、山藥等。肉類可選鴨肉、鵝肉,鴨肉、鵝肉性溫涼,蛋白質含量高,脂肪、碳水适量,是進補的首選。還有要盡量避免冰冷刺激的食物,如西瓜、冬瓜、苦瓜等。
三、白露運動,動靜結合
白露時節,秋高氣爽,氣候宜人,是進行戶外運動的一個最佳時期,是以在白露期間适當進行運動,對養生很有必要。大家可根據自身的身體素質,選擇适合自己的運動方式,盡力而為,量力而行。
運動要遵循以下原則:
1.适度原則适度運動有利于促進新陳代謝,提高多巴胺的分泌,愉悅心情,增強體魄。白露之後,每天可以做低強度30—60分鐘有氧運動,以不出汗或微微出汗為宜,像散步、打太極、慢跑都很适合。
2.長期原則白露後運動應堅持長期原則,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每周至少三次30—60分鐘有氧運動最佳,長期堅持,可提高免疫力,對身體大有好處。
3.動靜結合在“動”的同時,也要注意勞逸結合,如聽輕音樂、散步、冥想等進行放松,即為“靜”。進而達到運動調養、動靜結合的目的。
除了以上幾點,白露後還可以選擇早起早睡,穴位按摩,拍打經絡等方式養生,建議全家人一起健康養生,為秋冬寒冷季節的疾病預防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