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票難求……高配版《奧本海默》到底誰在看?

作者:熊貓音樂站
一票難求……高配版《奧本海默》到底誰在看?

1905電影網專稿開畫9天、票房突破2.7億,諾蘭作品《奧本海默》再次在中國影迷當中掀起了一波觀影與“技術流”讨論的雙重熱潮。

作為導演,他曾直言:IMAX膠片就是黃金标準,任何其他技術都難以望其項背。新片《奧本海默》,諾蘭也再度開創性的同時使用彩色、黑白兩種IMAX膠片拍攝不同片段。

而對于導演的極緻影像美學追求,《奧本海默》的觀影群體也給出了他們的回應:根據售票平台對院線票房的資料統計,該片開畫首周貢獻票房最高的10家影院均為IMAX格式,票房占比達到總票房的30%,創下諾蘭電影在中國市場中的新紀錄。

與此同時,我們也在網上不斷刷到大量影迷為更好觀影《奧本海默》給出的詳細測評與搶票攻略:IMAX GT、二代雷射IMAX、雙機放映、1.43:1比例、非特效廳遮幅……

這些高配、甚至“頂配”版《奧本海默》到底是誰在看?我們按照大家給出的“攻略”,走訪了北京“人氣”最高的IMAX影城,與影院技術主管、觀衆進行了對話。

一票難求……高配版《奧本海默》到底誰在看?

跨省看片、一票難求!

“頂配”一代雷射IMAX GT為何成為影迷最愛?

“蹲點5天,終于搶到了家人們”“影博IMAX搶票攻略看這裡”“我終于要在最大銀幕上看《奧本海默》了”……假如你是《奧本海默》特效廳觀影“資深玩家”,大資料一定向你精準推送過上述主題的文章、文章。

作為北京老牌的“網紅電影打卡地”,中國電影博物館曾因《阿凡達3D》在觀衆群體中一炮而紅。而這個暑期檔,幾部重量級大片的輪番上映,帶動了這裡的IMAX大屏又一次人氣爆火。

一票難求……高配版《奧本海默》到底誰在看?

事實上,早在《奧本海默》之前,《封神第一部》的觀衆就曾将電影博物館IMAX廳的電影票“買爆”。而諾蘭新片則情況更加特殊。中國電影博物館影院部技術主管李睿介紹,《奧本海默》剛剛定檔,持續關注電影博物館影訊的影迷就緻電詢問:這次電影會排映什麼樣的畫幅?“如果影博排原版1.43:1的,那麼就不去其他地方看了。”

1.43:1,這個極特殊的黃金比例,是中國電影博物館IMAX廳“力壓”其他影院,在影迷《奧本海默》測評攻略穩居第一的最重要原因。這間影廳内的螢幕達到28米寬、22米高,得以真正在“巨幕”之上,支援4:3畫幅影片的播放,完全實作導演諾蘭想要呈現的“原版”效果。

“相比正常的商業影廳畫幅2.35:1,這樣的畫幅畫面内容要更多,同時這也是最符合人眼觀看體驗的比例,相當與眼前的畫面可以将你的餘光也全部包裹住,視野更加寬闊。”李睿解讀道。

一票難求……高配版《奧本海默》到底誰在看?

采訪當天下午,《奧本海默》在電影博物館有1場IMAX廳放映,電影票早在三天前開票時就被搶購一空,甚至連1排和影廳的邊角也都沒有餘下任何空座。在我們的現場采訪中,許多觀衆都是連蹲數次開票才買到了這張“寶貴”的電影票,其中甚至不乏從上海、山東、天津特地來到北京觀影的超級影迷。

來自上海的小韓和小李原本計劃搶下周日的場次,由于未能成功,他們的北京之行因為IMAX GT版《奧本海默》延長了三天。上海的商業IMAX屏并不少,甚至在小韓的家門口就有一家,“但這個是一代雷射GT,畫幅還是有差別的,我想看更好一點的。”

小韓還提到了影博放映機的差別。相較其他商業院線,一代IMAX GT的雙機放映也是電影博物館巨幕影廳的優勢,李睿介紹,雙機GT機型放映,能夠為放映的畫面亮度、色彩飽和度以及對比度都提供更好的視覺體驗:“例如對比度,我們的放映系統達到100000:1,正常的普通影廳一般隻有2000:1,這個純白和純黑之間的層次級别差距還是非常大的。”

一票難求……高配版《奧本海默》到底誰在看?

雷射數字、螢幕大小、畫幅音效、黃金座位…

“高配”《奧本海默》如何選擇?

在《奧本海默》觀影攻略上,排在中國電影博物館之後的依次還有環球城市大道電影院、萬達影城、英皇電影城、博納國際影城等多家院線的IMAX銀幕。

通過售票平台的實時排片資訊可以看出,《奧本海默》開畫首周,幾家“網友推薦”的IMAX廳上座率有顯著提高,同時特效廳的售出比例也明顯優于普通廳,這也側面說明了《奧本海默》與其他熱映新片閱聽人需求的差異。

我們根據網絡上的排名對選擇環球城市大道影院、英皇電影城、博納國際影城(大郊亭店、朝陽門店)等IMAX廳的部分觀衆進行了采訪,而根據大家的實際體驗,這一推薦排序也有了不同的結果。

一票難求……高配版《奧本海默》到底誰在看?

多數觀衆表示,除了單純考量銀幕規格的大小,放映裝置的新舊、維護好壞也直接關系到他們的視覺體驗。

“諾蘭首映同款”的環球IMAX因為螢幕大+二代雷射裝置最新,收獲了許多影迷的認可,我們采訪到的多位影迷都選擇了在這裡“二刷”;“二刷”《奧本海默》“三刷”過《封神第一部》的觀衆周女士表示,雖然英皇電影城的螢幕尺寸不如環球,但在座椅傾斜度、距離的設定上卻能帶來更好的觀感,至于視覺效果,則差別并不明顯。

影迷曹先生則對比了自己在環球和華星UME的兩次觀影體驗,雷射IMAX放映機無論在亮度、對比度、色彩飽和度方面都顯著超越了數字IMAX。但同時,他也提到了環球IMAX在作為坡度上的影響,這也給觀影時選擇座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還有一些觀衆表示,一些過去曾受追捧的“老牌”IMAX影廳,因為螢幕大小和裝置老舊,現在已經不再在影迷的考慮範圍。

一票難求……高配版《奧本海默》到底誰在看?

是以如何才能實作“頂配”觀影體驗?我們也專門就這一問題咨詢了電影博物館影院部技術主管李睿。從他的經驗出發,“技術流”觀衆選擇影廳的參考數值排序可以是銀幕(大小、畫幅)、亮度、對比度、再到聲音。

觀影座位則可以參考“黃金三角形”比例選擇。假設以電影博物館的IMAX廳為例,28米寬的銀幕,從觀衆席垂直到銀幕的距離就以20米-25米為最佳,換算在共計11排的影廳當中,第8和第9排的中間就是絕對的“黃金席位”。這個“三角形公式”,也可以代入其他影廳選擇。

對于諾蘭的影迷來說,選擇IMAX以及更多高規格的影廳觀影,是對創作者美學追求的回應。而采訪中還有很多觀衆表示,不僅是《奧本海默》,如今大家也在購票觀影的過程中更加注重裝置、觀影環境、效果等因素。

一票難求……高配版《奧本海默》到底誰在看?

采訪中,很多“資深”影迷直言,期待自己的城市能夠建造更多高規格的影廳,讓他們更好的享受這些制作精良的作品。而作為從業者,李睿也在過去的十年當中明顯感受到,如今觀衆對于巨幕、IMAX的追求,已經從最初受到某部熱門影片的帶動,轉變為了更加普遍的觀影習慣。

“電影放映算是電影的終端,能以最高的水準放映出來無瑕疵的作品,才對得起整個攝制團隊、包括發行團隊,為它的辛苦付出,也才對得起觀衆在這裡度過的兩小時、三小時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