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虞書欣新劇遭網友舉報,人民日報評論區淪陷,要求廣電趕緊下架

國劇市場在進入9月份後展開了一輪新的競争,三部大劇同時熱播,讓觀衆們難以選擇。頂流肖戰與影後白百何聯手演繹的都市劇《驕陽伴我》的熱度最高,這個陣容強大的劇集自然吸引了無數觀衆的目光。

虞書欣新劇遭網友舉報,人民日報評論區淪陷,要求廣電趕緊下架

另外一部年代題材劇《父輩的榮耀》也不示弱,郭濤、劉琳、葛珊珊等實力派演員的精彩演技赢得了全場的喝彩。

虞書欣新劇遭網友舉報,人民日報評論區淪陷,要求廣電趕緊下架

然而,一部新作《雲之羽》突然登場,引起了極大的關注。雖然因為男配角的風波差點陷入困境,但當這部劇突然空降桃廠播出時,觀衆們驚喜不已。張淩赫和虞書欣聯袂出演,也圓了《蒼蘭訣》中兩個角色的遺憾,是以該劇的熱度相當高。

虞書欣新劇遭網友舉報,人民日報評論區淪陷,要求廣電趕緊下架

然而,萬萬沒想到的是,在僅播出4集後,網友們無法忍受了,紛紛跑到人民日報評論區要求嚴查這部新作,并要求廣電趕緊下架處理。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顧曉聲的重返:良心發現還是狼子野心?

在近兩年的古裝題材影視劇中,人們最忌諱的毛病之一就是“倭風”。而衆所周知,郭敬明之前的電影《晴雅集》因為夾帶私貨而被下架,并引發了廣泛的争議。

然而,如今他以“顧曉聲”的名義再次拍攝古裝題材,似乎想要重新做人,追求高端文化作品,但可惜的是,成片依舊無法掩蓋他的狼子野心,細節中充滿了惡臭的“倭味兒”。

虞書欣新劇遭網友舉報,人民日報評論區淪陷,要求廣電趕緊下架

一個明顯的例子就是“家徽文化”。在中國文化中,尚未形成成型的家徽文化,更多的是圖騰崇拜,即由動物形狀演變而成的标志。

虞書欣新劇遭網友舉報,人民日報評論區淪陷,要求廣電趕緊下架

相反,在日本,家徽文化卻十分普遍,與其幕府将軍的曆史密切相關。特别是在喪葬白布上印着家徽的方式,更是典型的例子。

然而,在顧曉聲的新劇中,到處可見的家徽讓人感受到了與中國傳統文化格格不入的違和感。相較之下,某部“神廁”作品的畫風居然與家徽奇異地搭配在一起,這樣的安排無疑會立即引起觀衆的不适。觀衆也能夠敏銳地察覺到不對勁之處吧?

虞書欣新劇遭網友舉報,人民日報評論區淪陷,要求廣電趕緊下架

瓦當是中國古代建築中覆寫建築檐頭前端的遮擋,常見的樣式包括雲頭紋、饕餮紋以及動物紋等。然而,菊花紋在其中卻極為罕見。

受到中國文化影響的日本,将菊花視為皇室的最進階别家族紋樣。菊花在日本文化中具有特殊的意義和象征,是以在皇室裝飾中廣泛使用。

虞書欣新劇遭網友舉報,人民日報評論區淪陷,要求廣電趕緊下架

劇中出現的菊花紋與日本皇室所使用的十六瓣八重菊花紋十分相似,這引發了觀衆的質疑。導演是否試圖以此誤導觀衆呢?

虞書欣新劇遭網友舉報,人民日報評論區淪陷,要求廣電趕緊下架

不僅如此,劇中的倭風元素并不是隐藏在角落不被注意的細節,而是明顯地出現在畫面正中央。這種行為已經超越了夾帶私貨的範疇。

虞書欣新劇遭網友舉報,人民日報評論區淪陷,要求廣電趕緊下架

仔細觀察屏風這一鏡頭,上面的圖案與富士山的日出圖完全一樣。這是一個明顯且無法忽視的倭風符号,說明導演沒有掩飾自己的用心。

虞書欣新劇遭網友舉報,人民日報評論區淪陷,要求廣電趕緊下架

女主角身上的待選新娘裝扮也經不起推敲。她頭上的流蘇飾品明顯呈現出萬壽菊花的形狀,而且佩戴方式與傳統相悖。這樣的設計是否合理值得商榷。

虞書欣新劇遭網友舉報,人民日報評論區淪陷,要求廣電趕緊下架

觀衆們不滿虞書欣在劇中的角擿造型。有些粉絲為了力圖洗白,拿古風圈畫師的作品作為證據,但連畫師本人都無法忍受了。畫師直言虞書欣的造型“挺倭的,跟西漢沒什麼關系”。

這可明顯看出來,劇裡頭飾的形狀與真實的曆史文物并不相符。流蘇過長,而且角擿戴在頭上應當突出一截,然而在劇中的頭飾明顯貼着頭皮,無法看出插戴點。

虞書欣新劇遭網友舉報,人民日報評論區淪陷,要求廣電趕緊下架

此外,與《風起隴西》中同樣有類似造型的楊穎相比,兩者之間有着明顯差別。可以說,這番粉絲的強行洗白,簡直是一個大規模的打臉現場。

虞書欣新劇遭網友舉報,人民日報評論區淪陷,要求廣電趕緊下架

除了角色造型,該劇的場景也給觀衆帶來了不适感。家具物品的擺放位置、練功時的舞刀動作,都明顯違背了中式風格。

虞書欣新劇遭網友舉報,人民日報評論區淪陷,要求廣電趕緊下架

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個鏡頭是,角色直接跪坐在屋子正中央,前面沒有茶幾作為隔斷,屏風放在人與牆之間。而且這個小巧狹窄的房間一看就像是在看日本古裝片。所有這些細節都讓人感到不舒服。

虞書欣新劇遭網友舉報,人民日報評論區淪陷,要求廣電趕緊下架

即使是古裝劇,觀衆也能通過劇本台詞感受到濃郁的古韻。近年來,盡管古裝劇的台詞趨向現代化,但《雲之羽》這部劇仿佛将日語台詞音譯過來一樣,完全不同尋常。

很多觀衆和我一樣,剛開始看這部劇的時候就覺得角色之間的對話怎麼聽都别扭。然而,當網友們加上日語字幕後,呈現出的效果截然不同。

虞書欣新劇遭網友舉報,人民日報評論區淪陷,要求廣電趕緊下架

當得知宮家父子三人的名字分别叫做宮鴻羽、宮喚羽、宮之羽時,我感到十分困惑。在中國傳統思想觀念中,父親怎麼能與兒子們共用一個字來命名呢?

然而,如果将這個名字放在日本文化中,事情就好了解了。宮家實際上是日本皇室的一種制度。名字末尾的字代表不同的“宮”,例如宮之羽父子三人,相當于“羽宮”。原來如此。

虞書欣新劇遭網友舉報,人民日報評論區淪陷,要求廣電趕緊下架

更憤怒的是,《雲之羽》的播出時間恰逢中國人民抗日戰争勝利紀念日。這部充滿倭風的作品空降播出,難免讓人懷疑其中是否帶有某種挑釁的意圖。

虞書欣新劇遭網友舉報,人民日報評論區淪陷,要求廣電趕緊下架

另外,在追劇月曆中,9 月2日被标上了一個“囍”字,而9月18日則被畫上了一個愛心。任何立場堅定的中國人都應該明白這些日期對國家代表着什麼意義。再加上劇方的其他騷操作,引起了公衆的憤怒,這也是必然的結果。

虞書欣新劇遭網友舉報,人民日報評論區淪陷,要求廣電趕緊下架

結語

倭風文化作為一種文藝創作元素,近年來在古裝影視劇中愈發普遍。然而,大衆對于倭風文化的嚴謹态度以及對其潛在影響的擔憂也日益增加。

近期隻要出現打着古裝旗号的倭風影視劇,如《我叫劉金鳳》和《長風渡》,無不受到了大衆的譴責。事實證明,大衆有一個嚴謹的态度,他們對于文藝作品内容的把控十分重視。隻有嚴格整改并下架倭風影視劇,才能反映出大衆對此現象的嚴守底線。

虞書欣新劇遭網友舉報,人民日報評論區淪陷,要求廣電趕緊下架

倭風文化的屢禁不止是市場難以避免的問題。觀衆的不滿情緒應該引起深思,包括對審查機構的更新和規範化,以更嚴格地審查倭風元素的使用。隻有做到嚴查嚴防,才能避免不當文化入侵現象。

《雲之羽》作為當下的熱播劇,在倭風争議方面仍未給予明确回應,這引發了觀衆的憤怒。郭敬明作為該劇的導演,如果無法做出明确的态度表态,可能會加速劇集走向翻車的邊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