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南瓜
編輯| 言染
- 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選一下“關注”,既友善您進行讨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援。
人們非常奇怪,在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中,醫院和醫生貢獻很大,沒想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剛結束,國家都對醫院和醫生進行審查。
醫療反腐之風非常猛,遍布全國,遍布醫療行業的每一個角落。
國家為什麼要這麼做?這是卸磨殺驢嗎?
當然不是,正是因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使國家發現了醫療行業内部的很多隐患。
如果不消除這些隐患,那麼醫保資金的安全将受到嚴重的威脅,看病貴、看病難的問題将難以解決。
不客氣地說,再次發生疫情,大陸的社會就可能面臨着崩潰的風險。
為什麼呢?因為長期存在的隐患導緻一些醫生沒有醫德,導緻一些醫院把疾病變成了搖錢樹和聚寶盆,就連急性傳染病防治這種關系到國家安危的工作都成了他們淘金的大峽谷。
為什麼這樣說呢?國家從哪裡發現了這個問題呢?問題就是在核酸檢測上。
開始的時候,人們發現新冠病毒的傳播途徑很難搞清楚,盡管很多人認為冷鍊傳播的可能性非常大,但是自從有人類以來,人們都沒有發現冷鍊途徑能夠傳播病毒等病原微生物。
是以不能輕易作出肯定的結論,以防防治工作走偏,那麼怎樣才能夠防止新冠病毒的傳播、避免人群感染比例升高呢?
就是加強檢測。随着分子生物學技術的發展,人們發現通過這種技術來對病毒進行檢測,效果非常有效。
主要的檢測方法就是測定人體内病毒的核酸水準,如果達到一定的名額,就證明這個人被病毒感染了。
其實核酸檢測所用的分子生物學試劑成本非常高,很多試劑都是進口的,如果将這份費用讓個人來承擔根本承擔不起。
很多人會想出各種辦法逃避核酸檢測,影響傳染病的防控效果,為此國家決定出資購買相關試劑和相關服務。
但是以往核酸檢測并不普及,隻有一些民營企業有這個能力,是以國家讓醫院和民營企業合作,建立了龐大的核酸檢測系統。
無論從事檢測的還是提供各種原料的企業,都可以從政府獲得資金,協助政府完成核酸檢測工作。
這使得一些核酸檢測企業看到了賺錢的一個苗頭,就在疫情防控期間新注冊了很多核酸檢測企業。
大量的企業投入核酸檢測工作中,有的企業僅僅一年多的時間就具備了上市的能力。
随着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經驗的增加,無論是治療還是預防,應該說醫療系統應該都增強了能力,而且新冠病毒的毒力在逐漸下降,沒想到新冠肺炎感染者的數量越來越高。
這是怎麼回事呢?後來人們偶然又發現,有的人在一個地方同時出現了兩種結果,一種是陽性,一種陰性,檢測機構是同一家機關。
甚至有些人沒有參加檢測卻出現了核酸檢測結果,國家一調查才發現,原來核酸檢測企業大量造假。
他們為了持續進行核酸檢測,進而能更多賺錢,是以欺騙百姓,欺騙政府。
醫院的醫生也和檢測機構進行合作拿提成,甚至涉及到一些醫療行業的管理者,結果導緻國家浪費了大量的資金,國家開始調查這些問題。
随着調查的深入,國家發現一些醫院以往還曾經通過各種手段對醫保資金進行套現。
另外國家對藥品提成的打擊力度非常大,早就開始進行打擊了,沒想到一些人對耗材下手了,通過醫生多使用耗材來賺取利潤。
醫生多使用耗材也能夠拿到很多提成,是以國家決定出手了。
再不出手,醫療行業簡直亂了套了。
僅用半年多的時間,就查獲了數百名有問題的醫院院長和書記、科主任,不少知名醫生也牽涉其中。
總結這些醫療官員、醫生貪腐的途徑,發現他們共有4個方法來攤錢。
一是藥品提成,二是耗材提成,三次檢查提成,四是醫療器械提成。
一位院長僅通過一台裝置就拿了上千萬的提成,收獲滿滿,不過國家的反腐行動也收獲滿滿。
通過這場規模很大的反腐行動查獲大量A錢腐敗分子,清除了影響醫療行業的毒瘤。
被沒收的贓款,也能夠補充在疫情防控之間因為核酸檢測問題所造成的财政損失。
用羊毛出在人身上來比喻或許不太合适,但是道理就是這個道理。
這些醫生拿到的錢是百姓的血汗錢,是政府的财政資金,現在國家又把它們收回來了,這些錢将繼續用于醫保資金的支出,用于百姓的看病。
對此,您有什麼想說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下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