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豫健”二十四節氣白露丨露沾蔬草今夜白 “秋膘”科學“貼”起來

編者按:二十四節氣是華夏民族勞動人民的生活經驗結晶,不僅是指導人們生産生活的“典藏”,也是保持健康體魄的秘寶。《“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指出,到2025年,中醫藥健康服務能力明顯增強,在“健康中國”建設中的獨特優勢得到充分發揮。大河網聯合河南中醫藥大學共同推出“豫健二十四節氣”主題策劃,針對不同人群給出專業指導,擦亮河南中醫藥“金名片”。

大河網訊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清晨出門,汽車擋風玻璃上的一層露水,或許會讓我們想到,已是白露節氣。此時,農作物即将成熟,秋意越來越濃。“這個節氣,應該吃什麼?”“如何‘貼秋膘’?”這些話題在微網誌、抖音、小紅書等平台上很是火爆。 “在這個早晚溫差大,雨水少,空氣幹燥的節氣,我們要格外注意飲食起居。”近日,記者特别邀請河南中醫藥大學中醫學院(仲景學院)副教授張曉豔為網友支招。

以外養内解“秋燥” 過冬儲備“貼秋膘”

“中醫學強調‘天人相應’,人和自然界是一個整體。” 張曉豔告訴記者,秋季天氣逐漸轉涼,人體的陽氣便開始逐漸向内收斂,陰津也随之入内,是以這時易出現清竅及皮膚幹燥的現象,中醫學稱為“秋燥”。

“豫健”二十四節氣白露丨露沾蔬草今夜白 “秋膘”科學“貼”起來

“建議大家可以通過食療,以外養内來緩解‘秋燥’。” 張曉豔認為,經過漫長的夏季,大多數人睡眠較晚,出汗較多,人體正氣、陰津耗傷相對較大,加上夏天一般胃口不佳,飲食相對清淡,進入秋高氣爽的時節後要通過飲食進行補充,做好過冬的儲備,這便是“貼秋膘”的需要。

上火?增肥?“貼秋膘”≠“隻吃肉”

“肉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脂肪,非常适合補充營養。”但是貼秋膘的意義在于補充人體在夏季消耗的氣、津,讓體内蓄積足夠的能量,用來抵禦秋冬的寒冷,并不是所謂的“增肥”。現在比較普遍的情況是人們營養過剩, 一味地進行猛補不僅起不到滋補的效果,還會影響身體健康。“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 這是《内經》給出的膳食配伍原則。“是以吃肉隻是‘貼秋膘’的一種,進補時應注意營養均衡。”張曉豔告訴記者。

“豫健”二十四節氣白露丨露沾蔬草今夜白 “秋膘”科學“貼”起來

“有的人‘貼秋膘’後會上火,也是同樣的道理。”一方面與氣候有關,天氣幹燥,燥易化火,這個季節容易出現口幹、咽幹痛、目赤等上火表現;另一方面進食辛辣食物或肉類過多,也容易出現上火的現象。

應季而食 白色食物來幫忙!

夏季飲食往往以西瓜、冷飲為主,再加上吹空調,容易損傷脾胃的陽氣。“如果突然補充大量的肉類等食物,脾胃反而不太容易吸收。”張曉豔認為,要“循序漸進”地“貼秋膘”。

另外,“燥”是秋季氣候特點,“貼秋膘”則講究的是應季而食。秋季肺經當令,氣候幹燥,五行屬金,與白色相對應。“是以白色的食物多數有潤肺的作用。”張曉豔推薦網友可食用如梨、蓮藕、甘蔗、荸荠、百合、銀耳、懷山藥等。山藥是常見的藥食同源的食材,具有“補肺潤燥”的功效。蓮藕煮熟後變為溫性食材,可除秋燥潤肺。銀耳湯則是滋陰潤燥的佳品。雪梨具有非常高的含水量,具有潤肺止咳、生津化痰等效果。

但是白色的食物多數性味偏涼,容易傷脾胃,“對于脾胃功能弱、年老體弱以及兒童要注意不可過用,加熱處理後再食用也是一種好方法”。

暑退涼風起 閑飲白露茶

“傳統養生倡導人們順應四時,吃當季的食物,白露時節正是茶樹的另一個生長時期,民間有飲白露茶的習慣。”河南農業大學園藝學院茶學系主任賀巍告訴記者,白露茶就是不同的茶葉産地在白露前後制作的茶葉,屬于秋茶。正所謂“春茶苦、夏茶澀,要喝茶,秋白露”,秋季可适當飲用紅茶、花茶、濃香型烏龍茶、普洱熟茶等。茶湯能溶解油脂,幫助消化肉類和油類等食物。

“豫健”二十四節氣白露丨露沾蔬草今夜白 “秋膘”科學“貼”起來

喝白露茶也是有講究的。“比如我們吃了油條、油糕、烤饅頭等含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較多的食物,大多數茶類都可以用于解膩。”如果“貼秋膘”的食物富含蛋白質,比如烤魚、烤肉、煎肉、炖肉、燒肉等,則需要選擇紅茶、普洱熟茶等發酵度重的茶來解膩。“俗話說‘粗茶淡飯、青菜豆腐保平安。’”賀巍建議網友日常飲食不要過于油膩,在幹燥的秋天“貼秋膘”、飽食一餐後,不妨飲茶一杯,消食解膩。(王怡潇 董蕾 實習生 曹玉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