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選一下“關注”按鈕,友善以後持續為您推送此類文章,同時也便于您進行讨論與分享,您的支援是我們堅持創作的動力~
文|清源
編輯|t
斯大林,身為蘇聯曆史中最富傳奇色彩的人物,将當年男耕女織的蘇聯社會打造成了一個“擁有原子彈”的超級大國。
縱橫寰宇的實力,自然也讓斯大林收獲了一言定人生死的絕對權力。
他不經意間的一個眼神,就有可能讓身邊的“同僚”心驚膽戰——或許轉瞬之間就把自己犯過的錯事從腦海中過了一遍。
盡管斯大林或許并無它意,但是他那不怒自威的神态已經說明了一切。
也正是以,斯大林樹敵頗多。
尤其是他死亡的最後數天,更是疑點重重,讓人不解其中的奧妙。
那麼,斯大林去世的背後究竟有何隐情呢?
(斯大林)
遲暮之年,猜忌多疑
遲暮之年,年邁的斯大林不可避免地步入了衰退期。
他會時不時地狂躁暴怒,時不時地異常恐懼,整個人精神狀态難言健康。
日常喝一杯水、吃一道菜,斯大林都絕不會先動筷子,必須得有自己信得過的人當面品嘗才可以。
昔日那些恭順地侍奉在自己左右的人物,斯大林那是一個也不信,猜疑心相當之重。
除了不信任身邊的“戰友”,斯大林同樣對醫生缺乏信任。
臨終的幾年間,斯大林将醫生視為“謀害自己的潛在兇手”,不允許醫生接近自己。
當他前往海濱度假消遣之時,更是制造了震驚朝野的“克裡姆林宮醫生案件”,他認為醫生是“最不可信任的對象”。
(斯大林)
也正是由于斯大林無休止的猜忌,沒有人能夠真正地判斷斯大林究竟是健康的,還是處于生病狀态的?
可以肯定的是,斯大林濃濃的謹慎、猜疑之心持續不斷。
每次和同僚們聚會時,斯大林在席間總會佯裝咳嗽,随後起身離開宴會廳。
隻不過,斯大林并未走遠,而是在門外靜靜聆聽屋内人的談話。
對于斯大林的這般舉動,大家也是司空見慣,佯裝不知罷了。
從克裡姆林宮離開回家的時候,斯大林也會謹慎地指揮司機繞路,穿梭在莫斯科城的昏暗道路中。
在哪裡拐彎,在哪裡繞圈子,都是斯大林當場拍闆決定的,事先無人知曉。
這些舉動本質上是無可厚非的,尤其是斯大林手握蘇聯這艘巨輪的方向盤,稍有不慎,船毀人亡的慘劇就會發生——事實上,他的繼任者也證明了這一點。
日夜操勞,無止無休,斯大林何嘗不想短暫休息呢?
(蘇聯在斯大林手中前行)
在某次中央全會上,斯大林就頗為惋惜地談到,自己一人兼任數職頗感力不從心,“歲月不饒人”。
年老之後精力的衰減,讓斯大林很是憂心。
盡管有人認為斯大林這是惺惺作态,但是更多人認為斯大林是“不敢退”,隻因國際局勢千變萬化,自己身邊的助手有沒有完全展露出自己的天賦。
斯大林貿然“退休”,恐怕給蘇聯帶去混亂。
病逝還是預謀?
斯大林其實是希望自己長壽的。
在二戰結束後,斯大林就很注重養生,希望“高加索人的長壽能在自己身上得到應驗”。
但是,斯大林的身體狀況實在不容樂觀。
(斯大林)
由于斯大林時常感到惡心、不舒服,英國媒體在1948年就開始報道斯大林“身體抱恙”的新聞。
斯德哥爾摩的媒體甚至認為斯大林,“可能已經去世”。
但斯大林不僅出現在大衆面前,還做了激動人心的講話。
不過,從1952年開始,情況開始急轉直下。
斯大林屢次在辦公室接近暈倒,甚至回憶不起身邊的人的名字。
翌年2月底,斯大林和同僚們飲酒作樂,心情大好的斯大林和貝利亞等人一起玩到了淩晨四五點鐘。
然而到了三月份,等待向斯大林做彙報的赫魯曉夫,卻一直沒有接到來自克裡姆林宮的電話。
當警衛們沖進斯大林的卧室時,才發現斯大林的精神狀态相當不佳。
(赫魯曉夫)
根據阿·阿夫托爾哈諾夫所寫的《斯大林死之謎》一書,當斯大林已經尿失禁4個小時時,仍然未被警衛人員發現異常。
一直到白天,當醫生們趕到時,情況才分外棘手。
醫生們全都緊張得要命,手一直止不住地顫抖。
在挪動斯大林的身子時,甚至不小心碰掉了他的假牙。
最終,醫生們得出了一個結論:斯大林出現了腦溢血的狀況。
當時,斯大林口不能言、目不能視、手不能動,甚至腿也已經癱瘓。
根據阿·阿夫托爾哈諾夫的說法,在斯大林死後,斯大林辦公室内“大佬”雲集——莫洛托夫、米高揚、貝利亞紛紛瓜分斯大林手中的權力。
馬林科夫為了“準備社會輿論”,暗示醫生們不惜一切代價延長病人的時間。
最終,當權力幾乎被瓜分殆盡之時,斯大林也在3月5日晚9時50分停止了呼吸。
斯大林病逝後,中央主席團的成員們紛紛奔赴克裡姆林宮,舉行會議。
《真理報》的編輯這樣回憶道:
“斯大林坐了30年的位置,如今空蕩蕩的。馬林科夫和貝利亞分别坐在兩邊。貝利亞顯得格外高興。”
(馬林科夫)
斯大林的女兒韋特蘭娜也對貝利亞印象深刻:
“隻有一個的舉止,簡直有些不成體統,這就是貝利亞。他極度興奮,那張本來就招人讨厭的臉不時因使他膨脹的私欲而變得不堪入目。”
會議結束後,斯大林的政治遺産也全部被瓜分完畢,一代偉人,就此落幕。
但是,斯大林的死亡之謎卻是如迷霧般湧動,讓人浮想聯翩。
斯大林死之謎
根據記載,當斯大林病重垂危之時,曾在臨終前的倒數第二個晚上對警衛人員說了這樣一句話:
“你們統統去睡吧!”
這個指令令所有的警衛人員感到意外,因為這是斯大林不曾傳達過的指令。
尤其是之前,斯大林在睡前還會用眼睛死死地盯着警衛人員,不讓他們合眼。
今日如此破天荒,大家自然是驚訝萬分。
但是,當夜斯大林的卧室裡究竟發生了什麼?無人知曉。
斯大林為何會傳達這樣一個指令呢?
隻有兩種可能:
一是斯大林性情大變,因為根據醫生的記載,斯大林就是在當晚中風;
第二種可能嘛,就是負責傳達指令的警衛員——赫魯斯塔廖夫假傳指令,借機和領袖獨處……
赫魯斯塔廖夫做了什麼嗎?恐怕這将成為一個永遠的謎團。
若是赫魯斯塔廖夫真的做過什麼,那麼貝利亞等人并未及時趕到斯大林的别墅也就不難了解了。
(貝利亞)
尤其是時隔多年之後,莫洛托夫曾透露出貝利亞說過的一句話,那就是“我把他幹掉了”。
當斯大林病逝之時,貝利亞更是第一個沖出别墅的,他對着赫魯斯塔廖夫大喊:
“來車!”
随後,貝利亞匆匆奔赴克裡姆林宮。
盡管貝利亞一躍成為蘇聯權力的中心人物,但是在短短數個月後,他便被秘密清算,最終留下了無數的謎團……
參考資料:
黃繼鋒.國外學者斯大林研究若幹觀點. 2003.
葉書宗.蘇聯興亡史. 2022.
康奎斯特.最後的帝國民族問題與蘇聯的前途. 1993.
Butterfield J F,Carter S K. Russian Nationalism: Yesterday, Today, and Tomorrow.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1991, 85(4).
Russian Nationalism Since 1856: Ideology and the Making of Foreign Policy. 2002,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