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家衛國,參軍入伍是一種光榮的行為。
能夠為國家和人民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是每一個國人都應當具有的意識觀念。
但是在參軍之時也一定要有充分的心理準備,畢竟部隊生活不似平常,訓練中會接觸到很多具有危險性的物品。
這是部隊生活所必須經曆的,也是其一大特點。
部隊中也有很多不同的職能部門,例如後勤、技術、研發、文職等等,俗話說,合适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報名參軍時一定要考慮清楚,選擇一個适合自己的兵種也是十分重要的。
有了一定的道路規劃,就要付諸行動,這才是正途。
笑容燦爛的男子
參軍入伍以後,在訓練或者實戰過程中必定會有某些潛在的風險存在,而這起案件的主人公杜富國就是在某次“實戰”中遭遇到了危險,為了保護戰友,杜富國失去了雙眼和雙手,一位帥氣陽光的戰士變成了嚴重的殘疾。
“大家好!我叫杜富國,今年25歲!”視訊中的男子用自己洪亮的嗓音做了自我介紹,然後又滿臉笑容的對着錄影機敬了一個軍禮。這是某電視台在2015年對杜富國的一個采訪畫面。
視訊中的杜富國一身訓練軍裝,戶外的訓練給了他古銅色的皮膚,杜富國濃眉大眼,雖然皮膚不白,但是一股男性氣質在他的身上尤為突出,杜富國就是一個帥氣陽光的大男孩。
但是令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是,在三年後,杜富國又會經曆怎樣的遭遇。
2018年10月11日下午,杜富國跟随部隊參加了中越邊境第三次掃雷任務,因為曾經的曆史原因,在兩國邊境處遺留下來了很多的爆炸物殘留。
這些爆炸物大都是一些地雷裝置,還有很多的炮彈手雷,如果是人迹罕至的邊遠地區倒還好說,可是如果這些戰争殘留是在村民們生活的村莊附近就會給村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非常大的影響。
本次杜富國所屬部隊要執行任務的地方就是一處戰争遺留下來的雷場,并且這處雷場的位置就在一個村莊的不遠處,村莊裡的很多人都被爆炸物傷害過,不少人都變成了或手或腳的肢體殘缺。
當地的地理環境比較特殊,有山坡有河流,地理環境複雜,是以就不能使用大範圍一次性的排雷方式進行排雷,隻能由專業的人員手動排雷。
這項任務是十分艱巨的,在人的因素方面就有很多影響,首先排雷人員要視力合格,還要有強大的心理素質,在排雷時起碼不能心慌手抖,心慌手抖是所有人面對危險的一種正常反應,但就是需要有強大的心理素質去進行壓制生理反應,這才是一個合格排雷人員的基本要求。
此外,還需要排雷人員有一定程度的專業知識,地雷或者其他危險物品有很多的型号,不同的型号有不同的處理方式,甚至同一種型号也有不同的處理方式,從前那些放置地雷的人員也會考慮到可能會有工兵對地雷進行拆除,因而會對地雷進行改裝。
這時候就需要排雷人員有足夠老道的經驗,去處理現場突發情況,總之,從業人員的個人因素的影響十分巨大。
就像杜富國自己說的那樣,“我們能被訓練出來上崗,就是因為我們的成績全部都是優秀,我們都知道這個工作隻有兩種結果,要麼就是排雷成功,要麼就是排雷失敗,現實不會給我們其他的分數。”
人的因素以外,還有很多客觀因素,例如,排雷人員要身穿重達數十公斤的防爆服開展作業,南方天氣炎熱,工作者身上又如此厚重,就算是躺在地上也會汗流浃背,更不要說對緊張的排雷作業的影響了。
前面也提到了埋地雷的人可能會有自己的“陷阱”,但是有的地雷甚至本身就帶有防排裝置,這種裝置俗稱“詭計裝置”,例如應用最為廣泛的蘇聯的t35型和tm46型反坦克地雷和美國的m19型反坦克地雷。
詭擊裝置就是指在普通地雷的引信之外,在地雷身體的隐蔽之處在加裝一個輔助引信,當排雷工兵正常排雷的時候就會被引爆,這就會給排雷人員的工作難度大幅度增加,也會帶來更高的危險性。
幫助戰友 以身涉險
這一天,杜富國和戰友艾岩被配置設定到了同一組當中,艾岩參軍的時間比杜富國晚了幾年,平日裡杜富國對這樣一位戰友十分照顧,可能有一部分原因是杜富國自己就有兩個弟弟,杜富國在艾岩身上看到了自己弟弟的影子。
杜富國在2010年參軍,現任市南部戰區陸軍某掃雷排爆大隊的一級上士,杜富國知道自己的經驗要更老道,當杜富國看到艾岩排雷時的一絲猶豫神色以後,杜富國立即對艾岩說:“你先下來,我上!”
就在杜富國爬到這顆地雷旁邊,檢視地雷有無詭計裝置的時候,轟的一聲巨響傳出,聲音在山谷裡回蕩許久。
杜富國的戰友們知道這是有戰友出了事,因為在他們執行任務排雷的時候,他們都不會擅自進行引爆,他們會把這些爆炸物集中的一起統一銷毀。
杜富國的戰友立即聯系了救護車,他們立即跑去杜富國的的身邊,地上的杜富國穿着厚重的防爆服,在杜富國的身下,是昏迷的艾岩。
地上已經被杜富國的鮮血染紅了一片,戰友們隻看到杜富國的雙手已經被炸碎,他的臉上全是從眼睛裡留下的血水,杜富國此刻生死未知,戰友夢隻能快速的給杜富國進行了簡單的包紮,防止流血過多。
事後的杜富國回憶說:“當時我想幫艾岩檢查那顆地雷是不是有詭計裝置,當我靠近檢視到時候,這顆地雷就已經響了,當時的一瞬間我靠向了艾岩,然後發生了什麼我一點都不記得了。”
是的,艾岩被杜富國保護住了,除了輕微的腦震蕩,艾岩的身上沒有任何傷勢,但是杜富國卻是以失去了雙眼和雙手,身上有多處被碎片劃傷。
有人會有疑問,為什麼排雷戰士的身上明明穿了厚重的防爆服還是會被地雷重傷?
這是因為防爆服并不會對排雷戰士的手部進行保護,這是為了保證排雷戰士的手有着足夠的觸感和靈敏,這樣才能穩穩的捏住那細如發絲的銅線。
在面部有一塊防爆玻璃進行保護,但是有的地雷威力巨大,單薄的防爆玻璃也無法在近距離保護穿着者的面部。
地雷的威力十分巨大,普通的反步兵地雷的殺傷力相對不高,那些反坦克地雷的殺傷力就極大了,但作用在人體上卻都是一樣的緻命。
驚人的堅強樂觀
杜富國被送到醫院搶救後脫離了生命危險,但是他卻失去了眼睛和雙手,但是後來的杜富國卻沒有人們想象的那樣悲觀消極,杜富國的心态沒有太大的變化,他依然是那個陽光開朗的大男孩。
在面對記者采訪的時候,杜富國說:“我們不要多想自己失去了什麼,我們要多想自己還擁有着什麼,我現在還有一雙健康的腿,我還有一對靈敏的耳朵,更重要的是,我還有自己好聽的聲音!”
杜富國的樂觀心态讓在場衆人無不感到欽佩,陽光的笑容依然在杜富國的臉上洋溢,杜富國是極為堅強的人,從他的表現就不難看出。
當記者問到杜富國是否後悔幫助戰友排雷的決定時,杜富國這樣回答:“哪怕是一千次、一萬次,我也會做出同樣的舉動,我也會來掃雷的!”
他還說:“作為一名共産黨員,我随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
杜富國無私奉獻、舍己為人的精神值得我們所有人敬仰。
無上榮譽
杜富國在1991年出生于貴州省湄潭縣,父母都是農民,家裡還有兩個弟弟和一個妹妹,弟弟杜富民是老家湄潭縣醫院的醫生,曾經和其姐姐杜富佳共同奔赴抗疫一線。
小弟杜富強,是一名西藏的邊防軍人,他曾在危險的巡邏路上周轉了三十餘次,衛國戍邊。
妹妹杜富佳是老家縣人民醫院的一名護師,曾經是貴州省第八批援鄂醫療隊隊員,曾被授予“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全國各行業傑出的女人”的稱号。
杜富國2018年11月18日被部隊授予一等功,後來更是被評為2018年的感動中國年度人物。
在2019年,杜富國被授予全國自強模範稱号,這次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由習近平總書記為其頒發獎章。
因為身體原因,杜富國無法繼續從事原來的工作,後來的杜富國成為了軍隊廣播節目《南陸之聲》一名廣播節目的播音員。
杜富國依然心心念念着祖國的掃雷事業,選擇這份工作也是杜富國主動請求的,他說:“如果可以,我想學學播音,然後把掃雷的故事講給更多的人聽,好讓更多人了解和支援掃雷工作。”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杜富國以身作則,為我們展現了一個心系人民,品質高尚的中國軍人形象。
10年參軍的杜富國在15年得知了部隊要組建掃雷大隊的消息,得知消息的杜富國立即踴躍報名參加,就像他曾經說的那樣,即使他知道自己可能會應為自己的選擇而有今天的受傷,杜富國依然還是會鑒定自己的選擇。
受傷後的杜富國依然堅持鍛煉身體,依然堅持播音工作,因為失明後無法看到跑道,杜富國的戰友們積極為杜富國提供幫助,他們在杜富國的兩側跑步,杜富國聽着聲音保持跑步路線。
誠然,我們不能要求每個人都像杜富國那樣無私無畏,但是我們所有人都應該對這樣的人民英雄給予最大的尊重和敬仰。
我們很多人眼裡都看到了歲月靜好,其實在很多我們看不見的地方可能潛藏着各種沒有硝煙的戰場,緝毒警察勇敢對抗毒枭,河南都市頻道記者涉嫌卧底緬北詐騙園區為公衆展現詐騙團夥的陰險狡詐。
這些人都是如同杜富國一樣,為了更多人的利益而舍身往死的奮鬥在最危險的戰線,他們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他們身上所散發的光芒和溫暖才是這個時代前行道路上的指明燈。他們是最可愛的一群人。
有着陽光笑容的杜富國沒有停下工作和訓練,在以後的日子裡,杜富國的生命依然會發揮着他價值,依然會成為人們的希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