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孩子大腦發育的,不是詞彙量,而是父母與孩子的交流方式。
美國人類學家貝蒂·哈特和托德·雷斯利著名的“3000萬字差距”研究揭露了中産和普通家庭紮心的真相:出生在貧困家庭的孩子,到四歲時,與出生在較富裕家庭的孩子相比,會少聽到3000萬個英語單詞。10歲時,貝蒂和托德進行了回訪:那些詞彙量大的孩子學習成績更好。
麻省理工最新研究人員還指出,和父母交流較少的富裕兒童,語言能力和大腦反應較差,而且比貧困兒童的結果差;而貧困兒童在和父母談話更多的情況下,大腦反應同樣好。
孩子與父母交談的頻率越高,他們大腦中語言相關區域的活動就越強,這有助于發展孩子的語言技能、社交技能和口頭推理能力。
也就是說,影響孩子大腦發育的,不是詞彙量,而是父母與孩子的交流方式。當我們想通過給孩子上各種早教班、記憶訓練,讀更多書,或灌輸更多想法來彌補“3000萬字的差距”時,不如更多地與孩子交流,因為後者對孩子大腦發育影響更大。對大腦來說,最重要的是互動。
跟孩子交談,如何做到有效互動呢?
分享一個任何家庭都消費得起的教育方式,那就是睡前和孩子聊一個親子話題!
可以是興趣、愛好、家庭成員、情緒、感受、科學、規劃、想象、認知、讀書…大人儲存下來,每晚臨睡前啟發孩子思考。我家哥哥已經堅持大半年了,變化驚人!從我引導他,到現在他掌握主動權反問我,一起思考更深的層次。
聆聽、尊重與孩子的對話,遠遠超過那些昂貴教育機構和補習班的效果。孩子一生中最珍貴的禮物就是父母用心的陪伴。最好的教育,在生活的點滴裡。
我整理了一個和孩子可以聊的365個睡前小tips電子版,可以列印出來一天探讨一個,姐妹們需要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