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些物品被改裝之後成了偷拍裝置,其中,最常被改裝的就是手機。商家稱,手機改裝包括“底部喇叭孔”“頂部開孔”“改裝底部或耳孔”“側面卡針孔”等方案,改裝費用大緻在2000多元
● 手機廠商應加強對手機内部結構和外部設計的優化,減少留給改裝者的空間和機會,提高手機的防拆卸性能。加強對手機系統的安全保護,及時修複漏洞和後門,防止偷拍軟體擷取攝像頭權限和資料
● 應當“上遊”“下遊”同時治理,對于“上遊”的改裝偷拍偷錄裝置要嚴厲打擊,對于“下遊”偷拍群、銷售群的打擊也要同步進行,網絡平台應積極履行各環節主體責任
□ 本報記者 韓丹東
□ 本報實習生 陳昊铮
手機頂端多出一個小孔;玩偶上的紐扣有紅光一閃而過;眼鏡鏡腿粗了一圈……誰會想到,這裡面可能隐藏着攝像頭,正在進行非法偷拍。
《法治日報》記者近日調查發現,一些微型攝像頭、針孔攝像頭的售賣及改裝,在網購平台上特别是私密聊天軟體裡很常見,隻要客戶确定需求并支付定金,商家即可将偷拍裝置或改裝好的成套偷拍産品通過快遞發送給客戶。
近段時間以來,偷拍事件接連發生。一些偷拍隐私的行為,往往使用了偷拍裝置。如何斬斷銷售及改裝偷拍裝置産業鍊條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很多物品暗藏攝像頭
偷拍裝置可輕易買到
在一棟寫字樓的廁所裡,一名中年男子拿着手機,四處尋找拍攝位置:馬桶後、儲物架四周……接着,他将在各個位置拍攝的影像發送到一個偷拍交流群裡。
群友七嘴八舌,讨論在哪裡安放裝置最不起眼、不容易被發現:“吊頂最好,在扣闆裡面開個縫,不唐突”“用黑色膠帶固定到尖角位置”……
随後,該中年男子又将自己的偷拍裝置圖檔發到群裡,友善群友出謀劃策。
記者浏覽圖檔看到,其中一款偷拍裝置是一個比大拇指指甲略小的圓形攝像頭,後面是扁平電線,尾部一個方形子產品上是各種标志:照相機圖案、電池圖案等。
不久,又一張照片被上傳到群裡,是從俯視視角拍下的酒店雙人床。立即有群友問:“酒店偷拍怎麼操作?我也想。”另有群友回複,用于酒店偷拍的針孔攝像頭可以網上買也可以自制,門檻并不高。這名群友還提供了具體操作細節及注意事項。
這個偷拍交流群是基于某私密聊天軟體所建,記者通過關鍵詞搜尋等方式找到該群。
記者“潛水”在群裡觀察幾天發現,不時有群友探讨偷拍裝置購買、改裝、使用等内容。
有群友透露,最簡單的偷拍器材價格很便宜,“有那種打火機大小的便攜式錄影機,才一百多元,但效果不行,一分價錢一分貨吧”。
在這款聊天軟體裡,還有偷拍裝置的賣家釋出相關資訊。記者聯系上其中一位賣家,其提供了多幅商品樣圖,藍牙音響、煙灰缸、運動鞋、洗髮乳瓶,這些看似平平無奇的物品,實際上都隐藏着微型攝像頭。
記者注意到,其中有這樣一副黑色眼鏡:黑色鏡身、鏡腿較為粗大、橫梁寬厚。
據賣家介紹,這副眼鏡的設計就是為了藏微型攝像頭,同時,黑色的外觀也有利于隐藏開孔。
“所有經過改裝、嵌入針孔攝像頭的商品,統一售價1000元。”賣家介紹說,這些經過改裝的物品,外觀并不會有特别明顯的變化,例如,黑色公文包隻是多一個小洞,充電器上隻是多一個圓形反光小孔。
記者調查發現,這些偷拍裝置并不僅在私密聊天軟體上銷售,在網購平台上也能買到,但直接輸入“針孔攝像頭”“隐蔽攝像頭”等關鍵詞無法搜尋到,而以其他關鍵詞進行搜尋時,就會跳出許多偷拍裝置。
如在某購物平台上,記者搜尋“執法儀”後,其中顯示一款改造後的“執法儀”化身偷拍裝置,“拍攝時不亮燈”等文字介紹随即彈出,價格從30元起步,有錄音、錄像功能,形狀大小同錄音筆無異。
記者在這家購物平台上點開一款“無線監控器”,商品宣傳欄寫着“無網無電,4K超清畫質,超清夜視”。下方的評論區不少使用者分享購物體驗稱,“隐蔽性好,無光無聲工作”。
還有買家貼圖曬好評,在圖檔中,一顆紐扣模樣的攝像頭被縫制在布偶玩具上,如果不是仔細辨識,分不清哪一個是紐扣,哪一個是攝像頭。記者翻看評論區留言發現,許多使用者購買這款攝像頭,正是考慮到其隐蔽性。
手機改裝成偷拍裝置
軟體可添加偷拍功能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一些物品被改裝之後就成了偷拍裝置,其中,最常被改裝的是手機。
在一個偷拍群裡“卧底”時,記者看到一段示範視訊,是一台被改造後的手機在進行偷拍。相較于正常手機,視訊中的手機正面螢幕的一側黑邊寬一些,機身變長了一點,且套着黑色的外殼。
記者在聊天軟體上找到售賣改裝手機攝像頭位置的商家。對方向記者發來價目表,其中詳細羅列了不同的手機型号、配置、改造方案和價格。即使是同一款手機,根據不同的改造方案,會産生幾百元的價格差。
手機改裝商家介紹說,由于各品牌手機的設計、結構不一緻,并不是所有機型都能改裝,否則有可能影響拍攝效果。目前能改裝的包括市面上的大部分機型,改裝費用大緻在2000多元。
據一家資訊科技公司發表的文章介紹,想要将手機改裝為偷拍裝置,前提是手機内部布局合理,頂部有足夠空間用來安裝攝像頭。
在手機改裝商家發給記者的價目表中,共羅列了“底部喇叭孔”“頂部開孔”“改裝底部或耳孔”“側面卡針孔”等不同的改裝方案。“4K的會加厚手機殼的哈。”商家提醒說。
面對記者如何交易的詢問。商家說:“你确定好型号後,先支付我200元定金,然後提供收貨位址,我這邊寄出。收到貨後沒問題了,再補齊尾款。”
記者從商家提供的以往交易截圖中看到,商家的發貨地為江蘇省和重慶市。對此,商家解釋說:“我有幾個工作室,會在不同的地方發貨,更安全。”
“收到貨後,問我要鎖屏軟體。”在商家與其他客戶的聊天記錄中,記者看到了這句話。經詢問得知,收到商家寄出的改裝手機後,商家會免費提供偷拍軟體,可以實作在手機鎖屏狀态下進行偷拍。
“手機頂部開孔偷拍,讓偷拍者不用舉起手機就能完成偷拍,這種姿勢一般人根本無法察覺。”有網友留言說。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目前一些手機的應用軟體也能添加偷拍功能,隐蔽性極高。
在某平台一名部落客的示範視訊中,手機螢幕顯示位于浏覽器搜尋界面,當部落客手指左滑,螢幕随即漸變進入相機模式,右滑又馬上恢複浏覽器原狀。不僅如此,在這款軟體的設定界面上,還有“相機透明度”“連拍間隔”等輔助功能。
在“連拍”模式下,每隔10秒,相機便會自動拍攝照片,即使滑到浏覽器搜尋界面,相機還是會持續工作。并且這些拍攝的照片都儲存在浏覽器獨立相冊中,手機自帶圖庫裡面并無痕迹。
這位部落客介紹說,類似的偷拍軟體還有很多。她随手打開手機上一個電腦App,操作了幾下,電腦的功能都可以正常使用,“但是我隻要輸入設定的密碼,就能進入相機模式。”
手機廠商應優化設計
從源頭管控相關裝置
對于非法生産、銷售竊聽、竊照專用器材行為,大陸刑法已經将其納入打擊範疇,涉罪者将承擔刑事責任。在司法實踐中,多地法院已經判決多起非法生産、銷售竊照專用器材刑事案件。
北京市盈科(常州)律師事務所資訊網絡與高新技術法律事務部副主任秦可天解釋說,“非法生産、銷售”是指未經有關主管部門準許、許可,擅自生産、銷售竊聽、竊照專用器材的行為,非法生産、銷售的行為違反了國家有關規定,擾亂了國家對專用器材的管理,專用器材流入社會,可能嚴重侵犯公民個人隐私、企業商業秘密,嚴重的可能危及國家安全和利益。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用于偷拍的裝置各種各樣,特别是改裝手機等裝置使其具有偷拍功能,而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微型攝像頭、針孔攝像頭,對此,現行法律規範能否“管得住”?
北京中銀律師事務所進階合夥人周俊利認為,這需要根據具體情況分析,改裝後的裝置經鑒定屬于竊聽、竊照專用器材,則涉嫌生産竊聽、竊照專用器材罪。
在秦可天看來,改裝手機、“執法儀”、家居用品和裝置以具備偷拍功能,明顯是為了非法擷取他人的隐私,是以,改裝手機等裝置并進行偷拍,屬于侵犯他人隐私的違法行為。
那麼,該如何治理這一問題?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認為,應當“上遊”“下遊”同時治理,對于“上遊”的改裝偷拍偷錄裝置要嚴厲打擊,對于“下遊”偷拍群、銷售群的打擊也要同步進行,網絡平台應積極履行各環節主體責任。
“監管層面也要強化事後監管,即事後通過偷拍裝置鍊條進行追溯。”朱巍建議道。
湖北省襄陽市警察局網安支隊民警邢鴻飛說,制售偷拍裝置屬于暴利,監管部門要加強監管執法力度,對生産、銷售偷拍裝置的廠商嚴檢查、嚴監管,從源頭上遏制“偷拍神器”的生産和銷售,堵住漏洞。執法部門要從嚴執法,加大對非法生産銷售偷拍專用器材活動的打擊力度。
對于一些手機被改裝或安裝偷拍軟體的問題,手機廠商、軟體應用商該如何應對?
周俊利建議,手機廠商應該加強對手機内部結構和外部設計的優化,盡量減少留給改裝者的空間和機會,提高手機的防拆卸性能。同時可以加強對手機系統的安全保護,及時修複可能存在的漏洞和後門,防止偷拍軟體利用系統漏洞擷取攝像頭權限和資料。應用商應該加強對使用者隐私資料的保護,不得擅自收集、使用、傳輸或洩露使用者的攝像頭資料,一經發現,立即停止并進行處理。加強對應用市場的稽核和管理,嚴格禁止釋出和下載下傳任何涉及偷拍功能的軟體,一經發現,立即下架并進行處理。
北京市律師協會消費者權益專業委員會副主任饒偉呼籲,手機廠商、軟體應用商應根據網絡安全法、資料安全法等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對開發、提供的應用程式進行合法性、安全性稽核。
秦可天則認為,還可以建立舉報回報機制,鼓勵使用者舉報發現改裝或搭載偷拍軟體的手機。通過這種方式及時了解并采取措施阻止偷拍軟體的傳播。主動監測市場上的改裝手機,與相關政府部門、執法機構、行業協會等加強合作,共同打擊改裝手機和偷拍軟體的制造和傳播。
“建議軟體應用商建立嚴格的應用稽核和篩選機制,防止偷拍軟體被上傳到應用商店。通過加強稽核和監管,及時發現和封禁存在偷拍功能的應用,保護使用者隐私安全。”秦可天說,應用商要求開發者及時更新其應用程式,并確定其中沒有違反隐私權和不當功能的内容。
北京京師律師事務所進階合夥人張豔霞建議,可以從前端、中端、後端“三管齊下”斬斷偷拍産業鍊。在前端,嚴格控制生産、銷售專業的監控裝置,實行特種裝置生産許可制度,從源頭上防止工具被濫用;在中端,努力規避偷拍風險,酒店、試衣間等涉及個人隐私的場所強化管理者責任,消費者被偷拍,酒店等應當承擔法律及連帶賠償責任;在後端,應嚴厲打擊偷拍、傳播行為,在國家層面盡快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并對傳播偷拍的網站管理者、分享視訊的社交賬号等,在符合犯罪構成的前提下,按照傳播淫穢物品罪、侵犯公民個人資訊罪、非法利用資訊網絡罪等定罪處罰,形成震懾。
來源: 法治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