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細數江門2023年最“火”的鎮街,白沙街絕對當仁不讓:電視劇《狂飙》帶來的熱度,讓擁有600多年曆史的墟頂老街成為年輕人最愛的“打卡點”,古色古香的啟明裡随之成功“出圈”,長堤曆史文化街區自今年春節以來累計遊客量達300萬人次,“五一”期間日均接待遊客量達4萬人次……熠熠生輝的曆史韻味和澎湃湧動的新潮活力,在白沙街正編織出“舊”與“新”共榮共生的文旅畫卷。
白沙街位于蓬江區中心城區,“嶺南一人”陳白沙先生而得名,是江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江門的城市原點、江門城區的發源地。白沙街轄區面積22.2平方公裡,常住人口約28.3萬人,地理位置優越、基礎設施配套齊全,蘊藏着深厚的原點文化、華僑文化、商埠文化和紅色基因。
綿長的曆史賦予了白沙街深厚的文化底蘊,而時代的發展也為白沙街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性。今年以來,白沙街聚焦高品質黨建、城市經濟發展、城市品質提升、文商旅融合、民生福祉五個次元,通過“拓增量、提品質,強融合、優服務、樹品牌”,全面實施“百千萬工程”。展望未來,白沙街将錨定“打造文商旅發展示範街區、國家級休閑曆史街區”的新定位新目标,聚焦實體經濟、産城人融合發展、和美鄉村建設、公共服務均衡“四大攻堅行動”,加快推進“百千萬工程”在白沙落地開花結果,勇當全區高品質發展“排頭兵”。
做大做強實體經濟
六大市重點項目有序推進
智能立體倉庫内,2000多個倉儲及中轉托盤正高速運轉,生産工廠中的房間内機器轟鳴聲不斷,生産線呈現出一派忙碌景象,一台台數控機床産品正加緊趕制……這是廣東科傑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科傑技術”)的生産場景。作為一家在白沙街成長起來的企業,科傑技術在經曆20多年發展後已成為國内高速數控雕銑機行業的龍頭企業,并在今年獲評廣東省第一批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
科傑技術的成長故事,是白沙街堅持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的縮影。近年來,白沙街聚焦“龍頭鍊主+專精特新”,深入推進“工業振興工程”和全面推進“科技引領工程”,不斷做大做強實體經濟。目前,白沙街以推進企業技術創新為抓手,已成功協助科傑技術獲評省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推動金剛電源、南粵混凝土、新美達紙業等一批企業開展技術改造、增資擴産項目,累計總投資1.3億元。
重點項目建設方面,白沙街正加快推進6個市重點項目建設,已累計完成投資8.68億元,完成年度投資計劃60.01%,逾時間進度10.01%。其中,粵海江門甘化廠項目、樾山府、遠洋興隆農副産品倉儲物流一體化(分揀)中心主體建設已基本完成,範羅崗地段城市商住綜合體項目、西江明月、江晟大廈正按計劃有序推進。
粵海江門甘化廠項目效果圖
對内挖潛促提升,對外招引聚動力。目前,白沙街正深化實施招商引資“一把手工程”,今年上半年,白沙街主要上司累計開展招商活動25次,先後赴東莞、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區開展招商拜訪,收集電池制造、新材料、冷鍊物流、城市商業等招商項目線索6條。同時,白沙街點燃閑置資源實作“零地招商”,實作金剛電源增資擴産項目、新美達永盛廠區項目成功落地,累計總投資1.3億元。
此外,白沙街還積極建構農副産品供銷管道,謀劃“恩貨進蓬”活動,推動江南蔬菜批發市場與恩平市對接供銷特色農産品,發揮江門大道、龍灣高速出入口等交通樞紐優勢,釋放遠洋海鮮批發市場、江南蔬菜批發市場等專業物流市場集聚效應,保障農産品産供銷銜接,打造五邑地區農産品交易中心、集散中心、流通加工中心,更新建設高水準專業市場。
老舊社群“涅槃重生”
城市更新步伐不斷加快
夜幕下,長堤曆史文化街區,墟頂老街在電視劇《狂飙》的熱度中持續迎來“狂飙”的客流,不遠處,啟明裡滄桑的青磚在缤紛夜燈的照耀下别具風情……今年初,電視劇《狂飙》讓白沙街的熱度被瞬間點燃。
火爆“出圈”的背後,是時機的巧合,也是白沙街曆經沉澱後的必然爆發。近年來,白沙街緻力推動老舊社群有機更新。一方面,白沙街以“繡花”“織補”方式,修舊如舊保護活化長堤曆史文化街區,成功推動長堤曆史文化街區獲評省級曆史文化街區、啟明裡入選廣東省首批50家“粵式新潮流”影視動漫新場景,實作以文促旅、以旅帶商,全力打造文商旅發展示範街區。
另一方面,白沙街緻力推進老舊社群改造,通過完善道路、管網、排水、樓宇外立面等基礎設施,提升老舊社群的居住、出行環境,讓老舊社群的“涅槃重生”。目前,白沙街已完成17個社群的改造,今年正對4個社群進行改造。
“我們小區不僅樓體外牆粉刷了,路面也重新進行了鋪設,新增的健身設施提升了生活品質,垃圾分類投放桶讓環境更加幹淨整潔。小區改造改在了我們心坎上!在這兒住了30多年,感覺好像又住了一回新房。”家住象山社群的居民李先生談起在老房子裡住出的新幸福時,滿口都是對老舊社群改造工程的稱贊。
象山社群樓宇外立面翻新前後對比
2022年,象山社群被列入蓬江區老舊社群改造項目(二期)(第一批)改造範圍,力争打造全國性老舊小區改造示範點。項目計劃投入9200萬元,主要對勝利路象山段、農林東路象山段、象山新村、農林橫路象山段等小區進行改造。目前,改造項目已完成總體工程量90%。如今,走進象山社群,曾經破爛不堪的小區道路已全部翻新硬化,斑駁的樓房牆體也已粉刷一新,幹淨整潔的小區環境讓人眼前一亮,顔值高、配套齊,黨建強、管理優的宜居社群已雛形。
此外,白沙街堅持舊改發力、建治雙修,不斷加快城市更新步伐。今年8月,伴随着熱鬧的鞭炮聲和巨型打樁機的轟隆聲,總投資2.6億元的白沙街南華地塊“三舊”改造項目全面開工。該項目的全面開工,正是白沙街近年加快推進“三舊改造”項目落地落實的縮影。根據部署,2023年,白沙街“三舊”項目改造面積715畝,新增實施動工面積542畝,總計劃投資額41.92億元。目前,已完成交通集團地塊、紫萊石子潭、堤東路73号舊廠改造、人民機械廠和電池廠等地塊項目改造5個,粵海城、教育學院地塊、白沙田心村改造、範羅崗8号等7個更新改造項目正按制定目标及計劃順利開展。
近年來,水南經聯社積極通過合作模式開展“三舊改造”。白沙街供圖
黨建引領、智慧管理
打造基層治理示範标杆
國以民為本,社稷亦為民而立。如何更好地為民服務,是白沙街多年來不斷探索的命題。
近年來,白沙街深入推進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書記工程”,不斷深化街道“大工委”、社群“大黨委”工作機制,以志願樓長工作為持續完善社群治理體系建設的有力抓手,積極探索以“街區+紅色網格”為主的“黨建引領‘智’治街區”模式,依托街區功能區劃分13個網格,建構“專職網格員+專業網格員+物業管理”治理體系,推動網格力量向基層下沉,為街區多元主體提供精準有效、豐富多樣的環境綜合整治,房屋、消防、食品、交通安全和治安管理等貼心服務,成效顯著。
豐樂社群四級共建黨群服務中心
“一棟樓就是一個大家庭,鄰裡之間的距離很近。感謝社群給我們提供服務平台,希望能盡自己的一點力,讓同住一棟樓的我們更多交流,感受到溫暖。”今年64歲的譚樹華是象山社群的一名志願樓長。平日裡,他經常與社群黨員幹部上門探訪高齡長者、獨居老人,積極支援社群的各項工作,已累計參加社群志願活動80餘場。
在白沙街,像譚樹華這樣的志願樓長有700多人,他們雖來自社會各行各業,但卻在白沙街基層治理工作中發揮着重要作用。近年來,為進一步完善城市基層治理體系,白沙街道按照“整體部署、分批落實”的原則,選擇了雅怡、西園、象山等7個社群作為示範先行點,全面深化志願樓長工作措施,形成可複制可推廣的做法經驗。同時,白沙街大力提升黨群服務中心實體功能,貼合新就業群體發展趨勢,重點建設馬騰社群“三新”紅色驿站,推進豐樂社群四級共建黨群服務中心建設,推進象山社群黨群服務中心更新改造,擦亮象山智慧社群功能品牌,全力打造成為布局合理、功能完備、共駐共建的現代化黨群服務中心。
【聲音】
白沙街道黨工委書記 李然:
白沙街将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錨定全會确定的目标任務,推進四大工程,以實幹實績推動全會精神落地落細見實效。一是堅持黨建引領,打造基層治理示範标杆。二是堅持“制造業當家”,做大做強實體經濟。實施大招商戰略,緊盯總部經濟、都市經濟優化提升經濟産業基石。三是堅持舊改發力,加快城市更新步伐。發揮白沙街中心城區優勢,結合城市提質工程,力促“三舊”改造加快推進。四是堅持文商旅融合發展,打造文商旅發展示範街區。重點推進長堤曆史文化街區建設、活化用好啟明裡等曆史建築,挖掘曆史文化資源,以文融城、以旅帶城,煥發老城區新活力。
采寫:南都記者 羅韻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