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喝過“中藥酸梅湯”嗎?最近,不少網友都在社交平台曬出了去中藥店排隊購買的“中藥酸梅湯”的照片。它真的有功效嗎?所有人都能喝嗎?帶着這些疑問,長江雲新聞記者走訪了武漢多家藥房、中醫館。
中藥店新生意:酸梅湯藥方、陳皮拿鐵……
長江雲新聞記者在武昌一家中藥房發現,不少市民前來咨詢購買酸梅湯。陳女士告訴記者:“在社交平台上看到有人發了‘中藥酸梅湯’的文章,很感興趣,正好藥房就在公司樓下,就專門過來買一些試試。”
陳女士一口氣購買了5副熬制酸梅湯的中藥,她說,除了自己想喝,身邊還有其他同僚和朋友也想要,是以就多買一些。
(藥房已配好的酸梅湯配方)
長江雲新聞記者剛走到櫃台,還沒開口,店員就說:“是要酸梅湯嗎?旁邊繳費。”配藥的桌上都是酸梅湯的藥方,主要由山楂、陳皮、烏梅、甘草等組成,為追求更好口感,還可以搭配一些桂花、桑葚、冰糖。顧客交錢後,不用多等,店員就直接從一個大袋子裡拿出早已分裝好的藥材,她說:“最近來買酸梅湯的人太多了,可能是網上炒得很火,來買酸梅湯的人特别多。”
除了酸梅湯,藥房還有各類涵蓋中藥材的飲品售賣,陳皮拿鐵、羅漢果美式、枸杞拿鐵……種類多樣。但店員提醒,這些隻是飲料,實際并沒有功效。
長江雲新聞記者還走訪了武漢市其它中藥店,發現一些店鋪也在售賣酸梅湯、奶茶、養生茶等各類中藥配方的飲料。
(武漢某藥房釋出的推銷資訊)
中藥師:不要盲目跟風
其實,“中藥酸梅湯”并不是什麼新鮮事物,武漢市第六醫院中藥劑科主任、副主任中藥師張波告訴長江雲新聞記者,在不同的季節選用不同的藥膳來進行身體調理,是祖先留給我們的養生法寶之一。用中藥熬制“酸梅湯”就是一料傳統藥膳。
(張波向長江雲新聞記者介紹酸梅湯中常用的中藥材)
張波分析,這兩年,人們越來越重視自己的身體健康,養生也成了一個熱門話題。酸梅湯帶酸甜味,配方中的幾味中藥也有生津止渴、健脾醒胃的功效,特别适合夏天人們感到身體沒勁、食欲差的狀況,是以會吸引很多注重養生的人會自主地來挑選一些膏方、藥膳、藥茶,進行身體調理。
以往中藥給人的感受是味苦,難以下咽,但是如今通過口感的改良制作成酸梅湯、奶茶這樣的飲料,更容易讓大衆接受,而且這種飲品的形式也更能吸引到年輕人群體,他們樂于分享,也善于分享,一傳十,十傳百,“中藥酸梅湯”可能就這樣“火”起來了。
(記者購買的“中藥酸梅湯”,需要自己煮制)
但張波也提醒,既然是中藥,就具備一定的藥性,不是所有體質的人都适用:“比如說生山楂,它雖能健胃消食,但也有活血化瘀的功效,那麼孕婦就要慎用了。我們不太推薦大家自行食用藥膳,因為老百姓不一定懂每味藥材的藥性,食用不當反而可能傷害身體。中醫講究辨證施治,我們開藥方都會根據每個人的體質來配方,建議大家一定要在醫生和藥師的指導下來選擇合适的藥膳。”
秋天來了,哪些藥膳适合養生?
食補是中醫養生非常重要的一環,秋天來了,有哪些适合養生的藥膳?
張波表示,秋天的特點是 “燥”,燥易傷肺,人們往往會感到口鼻幹燥、渴飲不止、皮膚幹燥等,是以在飲食方面一般以潤燥平補為主,多食滋陰潤燥、潤肺健脾的食物。“我們可以适當吃一些梨子、蘋果來潤養,羅漢果銀耳炖雪梨、天冬川貝豬肺湯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張波最後提醒,廣大市民不要盲目跟風,食補藥補都要在醫生或者藥師的指導下進行,以免傷身。
(長江雲新聞記者 周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