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自發守護“高原小江南”别樣美 當地村民:這是責任,也是義務丨川流中國·上遊行

作者: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王越欣 王祥龍 陳遠揚 肖洋 劉虎

有人說,翻開四川地圖,你會看到一個濃縮版的中國。全國的自然風光,在四川都能找到。這不,即使在地處高原的四川阿壩州,也能看到江南,這便是若爾蓋縣鐵布鎮然多村。

自發守護“高原小江南”别樣美 當地村民:這是責任,也是義務丨川流中國·上遊行

美麗的然多。圖據若爾蓋釋出

既是“江南”,怎麼少得了水。然多村的水,便是來自長江支流白龍江。這條蜿蜒悠長的溪河,宛若一條白色的遊龍,從甘肅一路歡唱至若爾蓋的高山峽谷之間,将若爾蓋分為一半農區,一半牧區。

然多村便位于若爾蓋縣北部,川甘兩省交界白龍江流域高山峽谷地帶,獨特的立體生态環境讓其擁有“高原小江南”的美稱,穿過若爾蓋,流過白楊林,古老的然多村被河水環繞。白龍江為然多帶來了江南水鄉的靈氣,也在當地人心中被奉為神靈。

“牛羊喝水、農田灌溉,全靠這條河嘞!”今年56歲的阿多是土生土長的然多人。他記得,在自己小時候,不僅是牛馬,就連村民都會喝白龍江的水。“家家戶戶都會有很大一個缸,從白龍江挑回來的水就倒在裡面,沉澱後就燒開了喝。”阿多就是喝白龍江的水長大的。後面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人們已不再飲用白龍江的水,但在阿多和大家的心裡,這條河,就像阿媽一樣,孕育了然多的景,養育着然多的人。

自發守護“高原小江南”别樣美 當地村民:這是責任,也是義務丨川流中國·上遊行

村裡的牛羊在喝水。圖據若爾蓋釋出

風光旖旎,流水潺潺。古樸的自然風貌,獨特的民族風情,不僅讓然多村戴上了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四川鄉村振興工作示範村等光環,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遊客來到這裡。村子人氣和經濟效益逐漸增長的同時,村民們卻發現,村子乃至白龍江裡的垃圾也在增長——塑膠瓶、塑膠袋、友善面盒等雜七雜八的垃圾布滿河道,讓大家感到心疼又心痛:然多不再美麗。

保護白龍江迫在眉睫。阿多說,為了保護環境,村民們從最開始零散地順手帶走垃圾,到後來開始有組織地清理。幾年前,鐵布鎮開始組建河道管護員,專門負責清理河道。“全鎮村民都很積極,主動申請,最後選了12名成為專職管護員。”白瑪多吉是河道管護員工作的負責人,他說,一個月的時間裡,有22天他們都會巡查河道、下河清理垃圾,并且将各自的清理情況實時發送在管護員專門的工作群裡。“你看,這都是他們發來的撿垃圾的視訊。”

自發守護“高原小江南”别樣美 當地村民:這是責任,也是義務丨川流中國·上遊行

村民下河撿垃圾,可見河水清澈。

然多村除了有管護員定時工作,村上也經常組織村民分段參與河道清理。“每個寨子分别負責各自流域,定期或不定期都在清理。”村副主任尕讓紮西說,之前曾擔心村民不積極還制定了獎懲制度,一家沒來會扣20塊錢。“但結果不僅家家戶戶都按時來,有的還沒輪到他們也在撿。”

村民強烈的環保意識白瑪多吉也都看在眼裡:“管護員不可能24小時盯着河,但全鎮的老百姓都在行動,垃圾肯定越來越少了。”說到這,白瑪多吉語氣中有些自豪。

自發守護“高原小江南”别樣美 當地村民:這是責任,也是義務丨川流中國·上遊行

村民在河道裡撿垃圾。

副鎮長年亞澤裡也說:“老百姓的生态意識、環保意識大着呢。”今年,鐵布鎮全域村民積極行動,僅用3個月,就完成了封育林補植造林建設10421畝、退化林修複(喬木林、灌木林)補植造林建設18629畝,這一全縣最重的造林任務。此外,按照相關規定,村民可以在相應區域内砍伐小樹木用于生産生活。但早在很多年前,村民們就自覺不進山砍樹,隻撿拾枯枝枯丫當柴火。還将其寫進村規民約,大家共同遵守保護生态環境。

如今,漫步在然多,風景依然美麗,時不時還能和梅花鹿在村道上偶遇。這個世外桃源般的然多源于自然的恩賜,也得于村民的努力。不過,就像阿多被問到為什麼願意主動去撿垃圾時,他先是一愣,随後脫口而出:“這是我們的責任,也是我們的義務。”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