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決定孩子成功的重要因素,不是成績,而是這件事!

決定孩子成功的重要因素,不是成績,而是這件事!

最近,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個視訊新聞,主題是“教育孩子沒有捷徑,這是一個互相成長、互相成就的過程。”

視訊中顯示:

孩子午睡起來,看到奶奶在看書,自覺地拿起書架上的書籍在沙發上安靜的閱讀;

還有一個畫面,是家長陪伴尚在學步車中的孩子一起看書,安靜又溫馨。

很多網友評價這個現象:“我們隻互相影響,卻不互相限制”。

的确,在我們以往的教育方式中,無論是父母還是孩子,總是希望自己能夠給對方帶來一點改變,亦或是成為對方的限制,可現實卻往往不盡人意。

因為隻有父母正确地言傳身教才是對于孩子來說,最有效的教育方式。

言傳身教的重要性

中國有句俗語:三歲定八十。

孩子睜眼看到的第一個是身為父母的我們,我們是孩子不可放棄的重要他人,我們的一言一行,将會一輩子影響到孩子。

美國作家珍妮·艾裡姆曾說:

“孩子的身上存在缺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作為孩子人生領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确的家教觀念和教子方法。”

父母的言行是孩子成長的航标,家人的關愛是孩子成長的溫床,家庭的和諧是孩子成長的動力。

我們總是在孩子不聽話或者做不好事的時候想:我都努力做好媽媽了,為什麼你不能努力做好孩子呢?

可是孩子是具有很強的模仿學習能力的,好的東西孩子會學習,但同時壞的東西也會模仿。是以,父母的言行舉止對孩子都會起到潛移默化的榜樣作用,甚至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前不久,一條寫着「“懷疑兒子偷錢”請女同學喝奶茶,男孩媽媽将奶茶潑在女孩身上」的新聞沖上了微網誌熱搜。

視訊中的母親不分青紅皂白,對着女孩兒罵罵咧咧。女孩兒被潑之後坐在椅子上不知所措。這個男孩兒始終未阻止母親的行為。

網友紛紛留言:

“這樣的家庭,以後誰還敢跟他孩子做朋友”;

“這樣的家庭,能教得出好的孩子才怪”;

......

一個行為,兩個孩子的心理都留下了陰影。

媽媽的強勢和不講理,讓男孩害怕與母親交心,親子關系疏離,孩子也會打從心底裡讨厭這樣不講理的母親。

女孩以後也不會再跟小男孩再有過多接觸。事情一旦傳開,男孩還有可能成為同學們的孤立的對象。

霸道不講理的父母讓孩子害怕,那自私自利的家長又帶給了孩子什麼呢?

視訊中女孩正在聲嘶力竭地“教育”着自己的母親:“我每天就睡兩三個小時,每天刷題到淩晨,你不要影響我聯考。”

決定孩子成功的重要因素,不是成績,而是這件事!

我們看不到這位母親的神情,可從孩子的言語中,我們是否可以判斷媽媽對孩子的關心極少呢?她喝完酒坐在駕駛位的那一刻,是否想過女兒的未來呢?

女孩的媽媽會不會悔改我們不得而知,但我們知道如果母親的這個行為影響到了孩子的夢想,那勢必會讓本就不親密的親子關系雪上加霜。

我們該如何成為【榜樣】父母?

第一個方面:要實作關注自己大于關注孩子。

當我們的角色更新為父母時,就很容易把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孩子身上。這樣的方式其實一點也不好,自己的感受被忽略,孩子也被壓得喘不上氣。

關注自己多過關注孩子,這一點兒也不自私,也不是不負責任。而是更有利于我們和孩子共同成長。

第二個方面:有意識地在孩子面前展現自己。

多多分享屬于自己的事,成功的方面或者糗事也好。

讓孩子感受到你是一個真實的人,自己有希望成為你這樣的人。這會讓孩子有更多的向往之情。

第三個方面:邀請孩子參與到你的工作中來。

除了說,還可以讓孩子參與到我們的工作中來。

不一定要完成得多好,隻是這種參與感會讓我們和孩子建立更親密的親子關系。

不是對孩子管教嚴厲,樹立了作為家長的“權威”。

孩子就一定會按照我們所想的變得優秀。

其實,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讓孩子看到真實的我們,潛移默化地影響他們。

決定孩子成功的重要因素,不是成績,而是這件事!

就像《哪吒之魔童降世》裡,剛出生的哪吒就被說是帶來“災禍”的魔丸,是以陳塘關的百姓們看見哪吒時,總是驚慌失措、惡語相向。

然而幸運的是,哪吒有能夠為其托底的“重要他人”,就是其父母與老師,他們相信他的力量,他們在哪吒心灰意冷時,給他種下一顆特别有愛的心,他們告訴哪吒“他是靈珠轉世,天生神力,他所肩負的職責是斬妖除魔。”

當一個人被看到、被信任、被賦予着很多意義的時候,他自己的内驅力才會出來,是以哪吒在最後才會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才會有力量突破魔性去拯救陳塘關的老百姓。

孩子成長的每個階段,都會有不同的人,去充當這個“重要他人”的角色。

身為父母要學會去調整自己的角色,走進孩子的心裡,給孩子提供恰當的支援和幫助,想讓孩子更優秀,就要給孩子真正的愛,做好自己,用良好的行為去影響孩子,照亮孩子的未來。

寫在最後

有位作家說過:

“所謂父母子女一場,不過是互相滋養。我原本以為自己為你付出了一切,到最後才發現,成全的,原來是我自己。”

改變孩子,從審視自己開始。

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當孩子被父母的行為深深影響過,他們更容易沉下心來關注自己。從心底裡生出力量,才會有勇氣、有方法、百折不撓為自己的未來奮力一搏。

最好的教育不是責罰,也不是苦口婆心,而是以身作則、言傳身教。與所有家長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