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導演鮑芝芳去世:塑造自由獨立的銀幕女性

澎湃新聞記者 陳晨

原上海電影制片廠導演鮑芝芳因病于2023年9月5日中午在上海病逝,享年84歲。

鮑芝芳1939年生于上海,原籍浙江鄞縣。進入上影廠後,她曾作為副導演跟随湯曉丹、伊明和謝晉等著名導演拍攝了《傲蕾·一蘭》《革命軍中馬前卒》《牧馬人》和《秋瑾》等片。

導演鮑芝芳去世:塑造自由獨立的銀幕女性

鮑芝芳

鮑芝芳的導演之路是自己心心念念争取來的。聯考時,她曾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北京外國語學院的俄語系專業,但心裡依然念念不忘對藝術的熱愛。在北京外國語學院就讀期間,天生熱愛文藝的鮑芝芳不斷參加文藝活動、排節目,是個十足的文藝積極分子。

第二年,上海電影專科學校招生,鮑芝芳鼓起勇氣,給專科學校寫了一封信,說明了自身的情況。而學校很快回信,說表演系沒有名額了,隻有導演系還有名額。鮑芝芳當即給自己的系主任寫了一封長信,成功達成心願。之後,鮑芝芳順利通過上海電影專科學校導演系的考試,實作了自己的願望。

畢業後,鮑芝芳被分到了海燕電影制片廠,後來海燕廠與天馬廠合并,組成了上海電影制片廠。那一批的上影廠青年導演,幾乎都是跟着大導演從場記、副導演做起的。其實,跟随謝晉之前,她已經有機會能夠獨立拍片,但聽說能夠跟随大導演工作,她無論如何也不願放棄這個機會。

導演鮑芝芳去世:塑造自由獨立的銀幕女性

主持人曹可凡微網誌“@可凡傾聽”紀念鮑芝芳

在跟随謝晉的日子裡,她像海綿一樣吸收着學校裡得不到的專業實踐知識,謝晉對藝術的嚴格要求,為後來她獨立創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80年代,鮑芝芳作為導演開始獨立拍片,導演處女作《黑蜻蜓》是新中國首部關于時裝表演行業的電影。此後,她相繼導演了《午夜二點》《荒雪》《金色的指甲》《江城奇事》《第一誘惑》《奧菲斯小姐》等二十餘部影片。

和當時一批蓬勃創作的女性電影力量一樣,鮑芝芳的作品中同樣呈現出鮮明的女性意識和細膩的女性視角。

導演鮑芝芳去世:塑造自由獨立的銀幕女性

《黑蜻蜓》劇照

1984年上映的《黑蜻蜓》是鮑芝芳的導演處女作。她在這部時裝電影裡傾注了自己熱愛生活的熾烈情緒,表現了審美情趣。在這部電影裡,對美的向往和追求,在當時是一種十分新潮的觀念,被禁锢了近10年的愛美、追求美的主題,在改革開放初期的觀衆中引起了強烈反響,影片在當時受到不少女性觀衆的歡迎,姑娘們甚至跟着電影裡的時尚穿着打扮。

導演鮑芝芳去世:塑造自由獨立的銀幕女性

《午夜二點》劇照

1987年鮑芝芳拍攝的驚悚電影《午夜二點》,至今仍會被一些公衆号翻出來回憶點評。該片講述由離婚訴訟引發出的兇殺案,據說演職人員在開拍前看了劇本之後,甚至不敢一個人單獨上洗手間。

1989年的《金色的指甲》,改編自報告文學《女十人變》。鮑導演将日常生活中一群鮮活的平凡女性,真實地呈現在銀幕上,通過五位女性的經曆,折射出新時期的愛情、婚姻、家庭、道德等觀念及其對傳統理念的挑戰。片中涉及的一系列社會、情感問題,對都市職業女性具有普遍意義,鮑芝芳在藝術上的這種“大膽”追求受到電影圈内外刮目相看。

導演鮑芝芳去世:塑造自由獨立的銀幕女性

《奧菲斯小姐》劇照

1994年的《奧菲斯小姐》也是鮑芝芳女性表達的一部力作,這部甯靜主演的影片公映後,甚至被當時的評論看作是“白領社會聲望黃金時代的到來”。《奧菲斯小姐》于1995年獲第三屆中國大學生電影節榮譽獎,并被上海電影評論學會列為1994年度全國“十佳影片”之一。

導演鮑芝芳去世:塑造自由獨立的銀幕女性

謝晉和四位女弟子,左起武珍年、石曉華、鮑芝芳、黃蜀芹

今年恰逢謝晉誕辰百年,作為謝晉的弟子,鮑芝芳導演多次出席相關的紀念活動。在今年六月上海電影博物館舉行的紀念謝晉活動上,鮑芝芳作為嘉賓回憶恩師,淚灑現場。“謝晉導演是我的恩師,我能成為他的弟子我倍感榮幸。”

談到對謝晉藝術的了解,鮑芝芳認為:“謝導的電影就如同一本反映中國社會起落的大事記,将最關乎群衆痛癢的内容和題材通過電影的審美語言藝術化地表現,這一份傳統不能失落。他對藝術的真誠和執着永遠印刻在我的腦中。”

本期編輯 鄒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