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傳銷害人不淺,擾亂正常經濟秩序,大陸明令禁止。所謂傳銷就是通過交入會費、拉人頭發展下線、層層收取提成來擷取利益的行為。随着網絡的普及,傳銷在網上也逐漸傳播開來,它們有的包裝成理财投資,有的包裝成電商平台,不少人尤其是中老年人被層層噱頭所迷惑,為追求高額收益落入了傳銷的陷阱之中,有的甚至構成了犯罪。今天,我們通過具體案例來看看網絡傳銷是如何包裝自己,吸引他人,使人犯罪的。
周女士是一個名叫網聯嘉的網絡傳銷平台參與者,如果不是警方及時打掉這個平台,周女士絲毫不覺得自己參與了傳銷,而且差一點就構成了犯罪。在周女士和很多人的認知中,傳銷是以賣貨為幌子靠拉人頭獲利,有的還限制人身自由。但她所參與的這個網絡平台說的卻是理财投資,感覺和傳統傳銷完全不沾邊。
當時,剛退休的周女士被朋友介紹聽了一個投資講座,地點在一座高檔寫字樓的一家名叫網聯嘉的公司裡。這家公司看起來非常正規,牆上貼着營業執照和不少資質證書,證書上印有各種看起來非常權威的協會名稱和蓋章,許多耳熟能詳的企業也被列為合作夥伴。講座上,一個自稱院長的人向大家介紹,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是他自己的女兒。
周女士:“我覺得他不可能把女兒的前途當賭注來弄,牆上也挂着營業執照和很多證件,肯定是合規合法。”
這樣的解釋聽起來頗有道理,周女士不知道的是,這家公司正是利用這一點,讓大家相信他們的所作所為。
上海市警察局楊浦分局經偵支隊副支隊長黃亮:“全部都是虛構,公司一是沒有實際的經營項目,第二沒有任何的支付牌照,包括寫在這裡的銀行,沒有任何一家銀行和它有合作協定。”
除了僞裝資質,一些高大上的詞也頗為唬人。“元宇宙”“中字頭研究院”“資料資産”等詞語讓周女士覺得這家公司很不簡單。
所謂的院長介紹,公司不僅做信用卡套現生意,還能夠理财投資。其中,理财投資就是在繳納不同等級的會費後,幫助公司推廣,進而獲得返利。會員費充得越多,層級就越高,推薦下家時獲得的返利比例也越高,最高能達到75%。下家充的會員費和信用卡套現的服務費就是返利的來源。看起來,真正能實作躺在家裡掙錢。
這種低投入超高回報的好事讓周女士産生了警覺,這家公司會不會是騙子?錢投進去以後會不會就取不出來了?在朋友的鼓動下,周女士将信将疑地決定套現100元試試,看看錢能不能到賬。她掃了朋友的二維碼,下載下傳了App,經過了實名認證等一番操作,沒一會兒,從信用卡中套現的錢就真的到了自己銀行卡上。
周女士:“感覺還是可信的,肯定跟銀行有合約,跟銀行沒合約錢咋過來呢?”
周女士的疑慮打消了,她立刻存入了近1000元,成為了所謂的鑽石會員。
周女士:“鑽石會員的話,如果平推會員可以拿獎金,下家充值費用比例60%。”
在周女士看來,網聯嘉和普通的一些App推廣返利并沒有什麼差別,隻是傭金更高,是個躺着掙錢的好管道。但事實上,這個網聯嘉裡面卻暗藏玄機。在網聯嘉的辦公室内,警方看到了一張他們自己畫的層級返利圖。
黃亮:“第一層是公司的團隊,第二層是鄒某,他相當于市級代理,對應的充值是25萬元,下面是充值15萬元,再往下就是998元的江某,688元的望某,唐某是198元,這樣一個層級,一共構成了六層,下面五層的下線隻要有充值,他都有返利。”
返利并不僅僅來自于直接下線,還來自于間接下線,這是網聯嘉與普通App推廣返利的本質差別,也是傳銷的典型特征。周女士獲得的返傭,不僅僅來自于她的朋友,還有許多不認識的人,她甚至并不知道有多少人是她的下家。
上海市警察局楊浦分局經偵支隊民警金力:“不需要熟人,隻需要到各種類型的微信群中,把下載下傳碼和宣傳視訊發出去,就可以把App往下傳播,完全依托于網上,不清楚下線是誰,但是下線的規模和數量是超過想象的。”
警方發現,網聯嘉為了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将入會門檻設定得很低,隻有198元,但專門設計了競争機制,促使參與者不斷充值或者發展下線來提進階别,最高有人充到了25萬元。下級會員越多,上級獲利就越多。傳銷就是用這樣一種方式讓參與者沉迷高回報,陷入其中。
黃亮:“一般傳銷可能會有一兩款産品需要你向人家推銷,它沒有這個東西,部分老百姓認為是投資,投資發展的人就應該給我收益。其實不是這樣,因為它本質上一個是要繳納會員費,第二個是需要拉人頭,這兩點都符合傳銷的犯罪特點。”
像周女士這樣的中老年參與者非常多,警方經過調查發現,這家公司專門瞄準中老年人群體,采用組織各種關懷活動、投資講座或者熟人推薦的方式拉中老年人入夥,用高回報理财投資做噱頭,利用微信群傳播二維碼的方式來發展會員,充值會員達到35萬人,其中,中老年人充值繳費比例超過55%,涉案金額達到8.5億元。
除了用理财投資這種形式掩人耳目,還有不少傳銷組織披着電商的外衣,看起來是賣貨,但實際和傳統傳銷一樣靠拉人頭獲利。河南的劉某偶然機會參加了一家網上商城線下體驗店開幕活動,被這個網店宣傳的盈利模式吸引了。
一家名叫美特美的電商,定位為“先賺錢後消費的颠覆式創新、多融合性電商平台”。他們宣傳隻要投入至少1萬元開一家網店,在商城購買品牌酒水,可以選擇發貨到家,也可以讓平台幫忙代賣,15天即可獲得12%—15%的合約收益,平台作為媒介收取1%的服務費。這樣的利潤可觀、模式簡單,隻要手機上按時按規定操作即可。
劉某第一次投入1萬元本金開設了一家網店,進了一批所謂的“山楂酒”讓平台代賣,15天後,果然賬面上收到回款11350元。這讓他确信這個電商平台非常靠譜。接下來,劉某就投入了6萬元,然而此時平台的交易規則就沒那麼簡單了,他們要求每3天進一次貨,進貨頻次高了,但是回款周期卻變長了,如果想盡快回本,平台還提供了另一種方式,就是不斷推薦其他人開店,發展下線會員,拿到推薦獎勵和返利。
劉某:“下面有會員了,會員每次進貨都有收益,他進1萬塊錢我掙400元,發展的會員多了,收益獎勵也多了。每天十幾塊錢,感覺收入挺樂觀,每天都有收入。”
劉某不斷拉親戚朋友入夥,積累到50家“分店”,更新成為了一星合夥人。從始至終,他都沒有真實售賣過一瓶山楂酒,也沒有建立過一家真實的網店。
河南省輝縣市警察局經偵大隊副大隊長張錦濤:“他們這個貨其實就是平台虛拟數字。根據後期的打擊處理,他們的資金流水達到45億元,如果按照這個比例來講,他們貨物的銷售量應該是5400萬瓶,但是實際調查,他們的貨物隻有8.6萬瓶,差額巨大。”
河南省輝縣市警察局經偵大隊民警高強:“他們會線上下開一些實體店,擺一些商品,主要目的是為了有實體店,讓大家知道不是完全無實物交易。”
有入門費,靠拉人頭發展下線,通過層層收取提成來賺錢,這些都完全符合傳銷特征。據警方調查,該傳銷平台參與人員涉及31個省份,多達2.2萬人。像這樣以商品交易為幌子的網絡傳銷平台十分猖獗。一個名叫“拼拼有禮”的團購平台設計了複雜的拼團規則,宣稱能夠通過拼團掙錢,但本質上就是用後加入使用者的錢“獎勵”給前面使用者的網絡傳銷。
專家提醒,網絡傳銷形式變化多樣,極具迷惑性。但核心就是許諾高利潤、高回報,利潤來源就是拉人頭返利。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宋利紅:“對于老百姓來說,一是不要相信天上會掉餡餅,不要抱有貪财的心理;第二是識别,返利也好,賺錢也好,這個錢從哪來的?往往是别人交的錢作為依據,基本上傳銷是背離了基本的買賣行為。”
除此之外,老百姓還需警惕社群中流傳的下載下傳二維碼。通常這些網絡傳銷平台App都無法在正規應用軟體市場中搜尋到,隻有通過二維碼才能夠下載下傳。一旦加入進去,很容易在不知不覺中成為傳銷參與者,進而有可能構成犯罪。
傳銷的本質就是利用群眾投機、貪圖快速得利的心理,鼓吹一些不可能得到的預期收益。一旦陷入傳銷,很有可能觸犯組織、上司傳銷活動罪,背負刑責。網絡傳銷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公衆要擦亮眼睛,切不要把陷阱當餡餅,陷入不勞而獲的神話裡不能自拔。同時,也要積極舉報線索,為警方打擊傳銷提供資訊管道,讓傳銷組織無所遁形。
來源: 央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