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佛印典故】人生三修之修心:在喧嚣處,修得暇滿身(下)

作者:佛祥子
【佛印典故】人生三修之修心:在喧嚣處,修得暇滿身(下)

唐朝時,有一位懶瓒禅師隐居在湖南南嶽衡山的一個山洞中,他曾寫下一首詩,表達他的心境:

世事悠悠,不如山嶽,卧藤蘿下,塊石枕頭;

天朝天子,豈羨王侯?生死無慮,更複何憂?

這首詩傳到唐德宗的耳中,德宗心想,這首詩寫得如此灑脫,作者一定也是一位灑脫飄逸的人物吧!應該見一見!于是就派大臣去迎請懶瓒禅師。

大臣拿着聖旨東尋西問,總算找到了懶瓒禅師所住的岩洞。見到懶瓒禅師時,正好瞧見禅師在洞中生火做飯。大臣便在洞口大聲說道:“聖旨到,趕快下跪接旨!”洞中的懶瓒禅師卻毫無理睬。

【佛印典故】人生三修之修心:在喧嚣處,修得暇滿身(下)

大臣探頭一瞧,隻見懶瓒禅師以牛糞生火,爐上燒的是地瓜,火愈燒愈熾,整個洞中煙霧彌漫,熏得懶瓒禅師鼻涕縱橫,眼淚直流。大臣忍不住說:“和尚,看你髒的!你的鼻涕流下來了,趕緊擦一擦吧!”

懶瓒禅師頭也不回地答道:“我才沒工夫為俗人擦鼻涕吧!”

懶瓒禅師邊說邊夾起炙熱的地瓜往嘴裡送,并連聲贊道:“好吃,好吃!”

大臣湊近一看,驚得目瞪口呆,懶瓒禅師吃的東西哪是地瓜呀,分明是像地瓜一樣的石頭!懶瓒禅師順手撿了兩塊遞給大臣,并說:“請趁熱吃吧!世事都是由心而生的,所有東西都來源于知識。貧富貴賤,生熟軟硬,你在心裡把它看作一樣不就行了嗎?”

大臣看不慣禅師這些奇異的舉動,也聽不懂那些深奧的佛法,不敢回答,隻好趕回朝廷,添油加醋地把懶瓒禅師的古怪和肮髒禀告皇上。德宗聽後并不生氣,反而贊歎道:“我們國内能有這樣的禅師,真是我們大家的福氣啊?”

【佛印典故】人生三修之修心:在喧嚣處,修得暇滿身(下)
佛印說,懶瓒禅師是真正達到我佛的境界之人,他的眼中沒有富貴貪賤,沒有生熟軟硬,萬物在他心裡都是一樣一樣的,他的心是真正清淨、沒有分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