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近期接受外部建議,将所有預備隊投入南部戰線紮波羅熱方向,以突破俄軍防禦。據烏方稱,他們已奪回羅博季涅,這标志着烏克蘭終于突破了紮波羅熱防線。然而,前期裝甲裝置損失嚴重,使得烏克蘭軍隊在第三輪反攻中時常在缺少坦克和裝甲車引導下進行進攻,傷亡慘重。
激烈戰鬥:血腥轉變和殘酷現實
據報道,羅博季涅的戰鬥出現了血腥的轉變,傷亡數十人每小時,軍事裝備起火,情況嚴重超出預期。戰地記者描述,戰鬥的激烈程度甚至超過了之前的巴赫穆特戰鬥。烏克蘭軍隊每小時死亡35至40人,而在戰鬥高峰期,這個數字甚至可能增加十倍。俄羅斯戰地記者記錄了紮波羅熱方向羅博季涅戰場的殘酷景象。
烏軍攻占羅博季涅後,俄軍采取撤退戰術制造“灰色地帶”,待烏軍進入後,再利用火力摧毀設施和作戰人員。烏軍迅速派遣部隊防守,但局勢依然嚴峻。俄軍在羅博季涅附近部署了第76普斯科夫空降師和空降突擊旅,以應對烏軍地面反攻可能。
局部決戰:南部戰線的關鍵戰鬥
羅博季涅戰鬥成為南部戰線的關鍵,雙方都付出巨大代價。俄軍指揮官表示,烏軍拼命,連續不斷地發動進攻,造成傷亡慘重。俄羅斯空軍持續對烏軍陣地進行轟炸,嘗試切斷其後方支援通道。北約觀察者認為,這是自沖突爆發以來雙方最大規模的地面對抗,局勢朝着決戰方向發展。
核武威脅:局勢更新的風險
烏克蘭軍隊紮堆進攻羅博季涅,引發了俄軍前副司令的戰術核武威脅。他認為,烏軍的集結提供了使用戰術核武器的理由。然而,使用核武器會導緻局勢更新,引發不可預測的後果。在這樣緊張的情況下,任何更新都可能導緻更大的人道災難和地區不穩定。
烏克蘭戰局持續惡化,充滿不确定性。盡管烏方在南部戰線取得一些進展,但與此同時,俄羅斯也在加強防禦和反擊。雙方之間的競争和對抗使得局勢變得複雜。面對烏克蘭的“拼命”戰術和俄軍的強硬防禦,局勢的未來仍充滿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