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以紀實影像解讀時代價值

作者:首都廣電

有人說,呈現于熒屏的一個個真實且精彩的影像故事,就是生動的中國故事。近年來,國産紀錄片創作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深入挖掘中國式現代化的豐富内涵,深刻反映中華民族的精神脈絡,也忠實記錄着時代前進的铿锵足音。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如何讓觀衆通過紀錄片讀懂中國式現代化,推動國産紀錄片實作更高水準的發展?8月30日,在首屆中國紀錄片大會“價值引領學術交流活動:從紀錄片讀懂‘中國式現代化’”期間,多位專家學者就上述問題現場發表自身見解,共同探讨紀錄片面臨新的曆史方位和時代價值。

以紀實影像解讀時代價值

“紀錄”故事

需要價值支撐

紀錄片創作,不是簡單的素材鋪陳以完成表面叙事,也不是戲劇化和技術流的同台競技。它必須從紛繁蕪雜的資訊中捕捉核心要義,再加之思考、研讨、創作,完成對價值的叙述。

在紀錄片的鏡頭下,網絡紀錄片《這十年·幸福中國》通過一個個看似平凡而實則奇崛的普通人工作生活案例,回眸過去十年中國社會發展帶給人民的幸福感;《村莊十年》《大地錦繡》等作品,以小見大的描繪了中國村莊這十年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及全面振興的奮鬥圖景;《黃河安瀾》《數智紀》《大國基石》等作品則聚焦生态、工業、航天、基建、科技等垂直領域,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新時代中國風範;《尋古中國》《如果國寶會說話》等作品則聚焦傳統文化的傳承創新,賦予文化更加深層的時代意義。

由此來看,新時代國産紀錄片的取材來源為何?曆史與現實、自然與人文、社會與文明、時代之思想、人類之情感,這些“被表現”的對象,都來自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動實踐,這些影像故事也都離不開價值支撐。

“中國故事如果沒有價值核心,就隻是一些外表的元素。”

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所長胡正榮看來,當下國産紀錄片選材仍相對較窄,圍繞考古、非遺、美食展開的有很多,而特别能展現中國當下現實奮鬥方面的題材還很短缺。與此同時,很多紀錄片在技巧上挑不出任何問題,但是并沒有什麼價值,缺少了“魂”。究其原因,就是因為其沒有把故事背後深刻的人文價值、曆史價值等通過影像所呈現出來。

以紀實影像解讀時代價值

“講中國故事的紀錄片可以包含更多全人類的共同價值,例如,中國脫貧攻堅的故事就可以輻射社會公平發展的問題。”

胡正榮認為,将諸如此類的共同價值傳播給世界,不僅可以講好一流的中國故事,也能增強文化自信,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

以紀實影像解讀時代價值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機關服務局黨委書記、局長劉穎表示,要以鮮活生動的紀實作品促進世界更好感覺中國,以紀錄片國際合作推動文化交流互鑒,推出更多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闡釋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作品,對外講好中國式現代化故事。

用紀實影像

弘揚社會價值

如果把短視訊、直播帶貨等影像内容看作是一個浮華世界的話,那麼紀錄片應該算是這個浮華世界之外的“邊城”。

在廣電視聽藝術門類中,紀錄片被定義為具有獨特的思想教育價值、文化傳承價值、藝術審美價值、國際傳播價值和社會價值。它記錄真實、探索未知、呈現自然、關照社會,是引領方向、傳承曆史、傳播文化、展現形象的重要載體。

而上述價值中,一直以來為人所關注的就是社會價值,很大程度上,它決定了一部紀錄片的社會影響力。

回顧過往的紀錄片創作,我們似乎可以厘清這份内在邏輯……《2020我們的脫貧故事》《大國重器》《第一書記》等紀錄片在理性上引發閱聽人對主流價值的思考,也在感性視聽呈現上對其進行感召,凝聚社會意識;《聯考》《人間世》《巧妙的蛋生》等紀錄片則切入教育、醫療、生育等當下時代關注的公共議題,引發人們的深刻思考,将紀實影像轉化為公衆和社會的反思;《蔚藍之境》《野性的呼喚》《家園生态多樣性的中國》則不斷呼喚着人與自然相處的新方式,引發公衆對自然界的關注和共振;《人生一串》《風味人間》等紀錄片則通過日常叙事,反映着多樣的社會文化需求和張力。

紀錄新時代就要有時代質感,挖掘超越時代的思想價值,有思考、有溫度、有高度、有深度、有銳度,直面現實、警醒社會、啟迪未來。媒體融合時代,紀錄片在創新表現形式的同時,也要堅持真實。

國家廣電總局廣播影視發展研究中心戰略研究所所長趙捷指出,現在有一些紀錄片引入了“搬演”的拍攝手法,這種被普遍認為是真實再現的手法,是紀錄片創作者适應當下融媒體傳播形式的一種有益的探索,值得肯定和鼓勵。但是濫用“搬演”會給閱聽人、給後代帶來誤導,給影像史學也帶來不良的影響,利用曆史上隻言片語的記載進行藝術創作改編也更容易混淆閱聽人對曆史的真實感覺。

以紀實影像解讀時代價值

“今天的記錄是明天的檔案。我們對于紀錄片創作形式的選擇一定要慎之又慎,希望若幹年後人們能夠穿過曆史的迷路看見當年的真實,可以回望當年的我們。”趙捷說。

多方合力打造

高品質影像價值

《舌尖上的中國》橫空出世,使得紀錄片首次從視覺、聽覺、味覺等多個感官,與閱聽人發生了深刻而密切的聯系;《我在故宮修文物》在B站的意外走紅,打破了閱聽人年齡圈層,為紀錄片行業打開了一種新的可能。從前者到後者,我們可以感覺到紀錄片内涵和技術、傳播等的愈加豐富。

目前,5G、大資料、雲計算、4K、8K、超高清、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在媒體領域的應用,正深刻改變着媒體生态和傳播格局,給紀錄片創作及産業發展帶來了機遇和挑戰。以騰訊、優酷、愛奇藝、B站、芒果TV、央視訊等幾大視訊平台為代表的新媒體視訊平台的迅速發展,也使得紀錄片創作格局更加多元。

以紀實影像解讀時代價值

這些不僅給紀錄片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北京市廣播電視局副局長餘雷表示,在這一時代背景下,紀錄片一定要探索新的發展道路,針對移動化、可視化、社交化、融合化的傳播潮流,布局多樣化傳播産品,把中國式現代化這一抽象概念轉化為形象可視的多模态、多類型、跨媒介表達。

新時代新需求。傳統紀錄片創作者的傳播理念需要積極适應融媒體環境,從創意到創作、傳播和産業都需要貫穿新媒體思維,推動全媒體時代紀錄片的新發展。而網絡視聽平台的紀錄片制作優勢則在于适應閱聽人的叙事語态,緊扣使用者的需求,但内容布局的廣度和深度上仍需縱深挖掘。

将目光投向遠處,我們發現,中國式現代化為中華文化國際傳播提供了新的表達内容、表述話語和價值内涵,也為中外文明互鑒和世界文明多樣性的交流帶來新話題和新理念。在媒體形态和傳播格局不斷發生變化的當下,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是國産紀錄片發展的一個重要課題。

以紀實影像解讀時代價值

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傳播學部副學部長、中國紀錄片研究中心主任何蘇六表示,讀懂中國式現代化這個問題,更需要國際社會來知曉、認可、踐行,在此過程中,紀錄片就是一個非常好的載體。

他認為,中國故事的國際傳播要實作有效度,首先要堅守真實性原則,同時也要厘清三重邏輯,即曆史邏輯、文化邏輯、情感邏輯。“後兩者反映出我們應該怎樣建立自信和如何實作共情,這很重要。要知道,國際傳播中,隻有自信才會用邏輯講述真實的故事,隻有共情才能以情感傳遞共同價值。”何蘇六說。(光明網記者 雷渺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