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百思不解?中國發現2個10億噸級油田,為什麼還要大量進口石油?

作者:樂趣身活

本文素材來自于網絡,若與實際情況不相符或存在侵權行為,請聯系删除。

石油及其"相關産品"已成為各行各業發展不可或缺的支撐,從驅動交通工具如汽車、飛機、輪船乃至航母的燃料,到構成日常生活用品如牙刷、洗臉盆 ja瀝青的重要原料。石油的多元應用讓其被喻為"工業的血液",将世界經濟的脈搏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

然而,對于石油這一寶貴資源,我們不禁要深思,它究竟有多久能夠支撐下去呢?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需要了解石油資源的總量和消耗速度。盡管我們通常用"桶"來計算石油交易,而全球每日石油消耗量卻高達1億桶,折合約為1370萬噸。這個資料本身就足以令人震驚,意味着全球每年約消耗掉近51億噸石油。主要經濟體如美國、中國、日本等國的石油需求占全球消耗的四成以上,這使得石油資源的稀缺性愈發凸顯。有人估計,已知石油資源可能隻夠支撐人類50年左右。

百思不解?中國發現2個10億噸級油田,為什麼還要大量進口石油?

大陸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石油淨進口國的身份令其面臨着嚴峻的能源供應挑戰。自1993年成為石油淨進口國以來,大陸的石油進口量逐年攀升。預計在未來一段時間内,大陸石油對外依存度将超過70%,并有可能達到80%以上。這使得大陸加強石油勘探尤為重要。近期,中國長慶油田在鄂爾多斯盆地成功探明一個10億噸級的頁岩油地質儲量,這對大陸來說是一項重大的突破。此外,塔裡木盆地的富滿油田也取得了累計探明油氣儲量超10億噸的成果。

百思不解?中國發現2個10億噸級油田,為什麼還要大量進口石油?

盡管如此,大陸的石油資源還遠遠不能滿足巨大的需求。過去的勘探資料顯示,大陸石油資源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大盆地或近海。慶城10億噸級的頁岩油大油田的發現對大陸來說無疑是一個喜訊,但在目前大陸龐大的石油需求面前,這一儲量仍然相對有限。盡管這次發現緩解了大陸的一部分石油進口壓力,但與大陸的需求相比,仍然是杯水車薪。

百思不解?中國發現2個10億噸級油田,為什麼還要大量進口石油?

關于石油的未來,人們對其是否會枯竭存在不同觀點。一方面,已探明的石油儲量有限,無法無限供應人類的需求。另一方面,科技的進步可能會讓我們發現更多的石油資源,或者通過新的勘探方式找到更深層的石油儲量。目前關于石油形成的機理也存在争議,生物沉積變油和石化油兩種觀點各有支援者。生物沉積變油理論認為,石油是經過數百萬年的動植物死亡和分解逐漸形成的,這意味着石油在一定程度上是"可再生"的。石化油觀點則認為,地殼内部本身就存在碳氫化合物,通過一系列過程形成了現有的石油資源。

百思不解?中國發現2個10億噸級油田,為什麼還要大量進口石油?

綜上所述,石油資源的有限性使得其在未來仍然具有重要性。為了應對能源需求和環境挑戰,國際社會積極推動新能源和清潔能源的發展。不過,這些替代能源的大規模應用也需要謹慎考慮,特别是對生态環境的影響。是以,我們應該保持對石油資源的合理利用,加強勘探開發,同時也要探索更多清潔能源的可能性,以實作可持續能源發展的目标。

百思不解?中國發現2個10億噸級油田,為什麼還要大量進口石油?

以上内容資料均來源于網絡,本文作者無意針對,影射任何現實國家,政體,組織,種族,個人。相關資料,理論考證于網絡資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贊同文章中的律法,規則,觀點,行為以及對相關資料的真實性負責。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關所産生的任何問題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直接與間接的法律責任。

由于平台規則,隻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為鐵粉後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本文僅在今日頭條首發,請勿搬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