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數字平台生态觀:數字經濟時代助力企業建構持續競争優勢的新視角

作者:和融發展

一、研究背景

數字平台生态觀:數字經濟時代助力企業建構持續競争優勢的新視角

随着經濟社會數字化程度的提升,建立在數字化基礎上的業務模式和流程設計在企業經營過程中的占比越來越大。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争力的數字産業叢集。以數字技術賦能和資料驅動為主要特征的數字經濟逐漸蓬勃興起,新場景新業态的出現對人類生産、生活和生态帶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越來越多的智能互聯技術,使得産品之間、産品與消費者之間、企業之間的連接配接日益密切。企業在這一過程面臨着不斷加劇的市場競争,不僅源于同行業競争者競争方式的更新和創新,更有來自數字企業跨界進入市場而形成的全新競争壓力。工業經濟時代的規模經濟、範圍經濟原則越來越受到數字經濟情境下摩爾定律、梅特卡夫定律、網絡效應以及先行者優勢等規律的挑戰,基于界限分明科層結構的金字塔型組織結構逐漸被以平台為中心多元主體耦合的生态圈結構所替代,新出現的各種實踐迫切需要從新的管理視角來解釋和指導。是以,本文聚焦“數字經濟時代指導企業擷取持續競争優勢的新理論視角是什麼”,并對這個研究問題進行深入探索。

由于數字經濟對企業内外部環境的深度重塑,已經有一些學者從戰略管理、創新管理、組織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方面對企業如何适應數字經濟時代的新變化進行探讨,取得了一些有價值的研究結論。然而,這些研究僅在管理的各個職能層面進行局部探索,并沒有旗幟鮮明地從整體觀和全局觀的視角提出一個指導企業如何在數字經濟時代擷取持續競争優勢的新視角。在一定程度上,有待進一步加強對數字經濟時代管理理論創新的研究。

二、研究發現

數字平台生态觀:數字經濟時代助力企業建構持續競争優勢的新視角

焦豪發表在《中國工業經濟》2023年第7期的論文《數字平台生态觀:數字經濟時代的管理理論新視角》,通過對行業結構觀、資源基礎觀和動态能力觀等不同管理理論進行比較研究,提出數字平台生态觀是數字經濟時代指導企業擷取持續競争優勢的管理理論新視角。主要研究發現如下:

首先,概括數字平台生态觀的内涵和特征。數字平台生态觀是指企業有效運用數字技術和開發資料資源,建立注重連接配接和比對的數字平台架構,實施互補者和使用者等利益相關者的有效治理,進而共同創造價值及合理配置設定價值以獲得持續競争優勢的一系列綜合的、協調性的約定和行動。這一概念描述了數字平台生态觀的四大核心内容,有效運用數字技術和開發資料資源是基礎,連接配接和比對的數字平台架構設計是載體,基于互補者和使用者的利益相關者治理是動力,共同創造價值和合理配置設定價值是保障,以上一系列綜合的、協調性的約定和行動的最終目标是實作可持續競争優勢。

其次,提出數字平台生态觀的邏輯分析架構。為了建構數字平台生态以獲得持續競争優勢,企業需要兼顧平台戰略制定、平台架構設計、生态系統治理及二者基于互動影響的協同演化機制四方面的内容,四種互相依存的組成部分以有機與複雜的方式結合在一起,将其稱為“智者模型”(SAGE Model)。其中,平台戰略制定決定了數字平台生态系統的發展方向,平台架構設計是具有實體屬性的各種數字技術的集合,生态系統治理是具有社會屬性的各個參與者有效和諧互動的過程。随着時間的推移,平台戰略會影響平台架構設計和生态系統治理的初始狀态以及随後的動态演化。不同時間節點的具有實體屬性的平台架構設計也會影響具有社會屬性的生态系統治理,反之亦然。在一定程度上,這些有節奏的互動過程形成整個數字平台生态系統的有機互動和協同演化。

最後,分析數字平台生态觀與傳統的管理理論的差異性。基于壟斷優勢的行業結構觀認為,企業應該通過五力競争模型和價值鍊分析法,明晰其所處産業中的機會和威脅,選擇成本領先、差異化或聚焦戰略等競争政策,以擷取壟斷地位;基于比較優勢的資源基礎觀認為,企業應該通過識别和建構其所擁有的獨特資源和能力,并将其有效地識别、建構、配置和利用,以擷取比較優勢;基于柔性優勢的動态能力觀認為,企業應該通過持續分析外部環境的變化,實作機會感覺把控、流程變革重構和持續疊代更新,進而适應不斷變化的外部環境;基于連接配接優勢的數字平台生态觀認為,企業的競争優勢取決于其所建立的數字平台生态系統,即利用數字技術賦能和資料驅動實作有效的平台架構設計和生态系統治理,将供應商、客戶、合作夥伴等多方參與者整合在一個開放、共享、協同的平台上以實作價值共創。數字平台生态觀與傳統的管理理論在分析視角上最大的差別在于:一是數字平台生态觀不僅強調本企業在價值創造過程和價值配置設定機制中的主體地位,還更重視與利益相關者協同創造價值以及随後的合理配置設定價值。二是數字平台生态觀更加注重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的統一。數字平台生态系統中上司者通過生産自己的産品或聚合其他參與主體的産品來創造和擷取經濟價值,并且保證其他參與主體也能夠在這個過程中受益和成長,在創造經濟價值的同時持續累積社會價值。三是數字平台生态觀兼顧企業所處數字平台生态系統的實體屬性和社會屬性,且注重兩者的有機互動過程,即具有實體屬性的數字平台技術架構設計與具有社會屬性的利益相關者生态系統治理互相依存和協同演化。

三、研究啟示

數字平台生态觀:數字經濟時代助力企業建構持續競争優勢的新視角

企業可以通過激發網絡效應、推動戰略變革及實施互惠主義三個途徑實施數字平台生态觀。其中,激發網絡效應和推動戰略變革分别代表多邊市場平台企業和互補創新平台企業如何實施數字平台生态觀,實施互惠主義代表現有競争領域中如果已經有一個主導的數字平台生态系統的情況下,多邊市場平台企業和互補創新平台企業如何實施數字平台生态觀。

第一,激發網絡效應。數字化情境下的新進者通常是天生的數字原生企業,這些企業通過将數字化能力内化到組織中而建構平台生态系統。數字技術在創業活動中的滲透增加了數字創新的不确定性和機會,同時新興數字技術可以幫助創業企業實驗、開發和快速疊代的新想法、産品和商業模式。對于社交網絡平台、多邊市場平台等新進入的數字原生企業而言,數字平台生态建構的關鍵前提是激發網絡效應,專注于探索和創造全新的産品和服務市場,廣泛增加數字空間内的平台使用者。

第二,推動戰略變革。戰略變革與數字平台生态共演的實作方式展現平台企業的前瞻性和創新性,強調不斷建立和發展新的平台業務,通過戰略變革吸引使用者加入和使用平台的新産品和新功能,進而推動數字平台生态系統的持續成長。對這類平台企業而言,多業務的數字平台生态系統更能夠增加使用者投入平台的時間成本、資金成本和關系成本,實作對平台使用者的鎖定效應。戰略變革與數字平台生态共演是企業基于對市場發展趨勢以及競争對手的商業模式的深刻了解,通過一系列的創新行動設計新的業務模型,并在新的業務模型元素之間建立複雜而強大的互相依賴關系,形成連貫的和相輔相成的複雜數字平台生态系統。

第三,實施互惠主義。互惠主義是指數字平台生态系統中的新進入企業避免與在位企業直接正面競争的方法,包括開發和擴充兩個階段。開發階段強調新進入企業與在位企業數字平台生态系統的共生關系,具體實施方式包括利用現有資源、發展控制權以及培養對在位企業數字平台生态系統的補充與合法性認知;擴充階段強調新進入企業與在位企業數字平台生态系統的共栖關系,具體實施方式包括标準化與共同發展、放棄控制權和戰略聯盟。共生是一種純粹的互惠方式,是指組織通過瞄準不重疊的細分市場提供互補價值。共栖可以包括合作和部分競争,是指組織通過瞄準一定程度上重疊的細分市場提供替代性的解決方案。

原文刊發 《中國工業經濟》2023年第7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