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ETF行情複盤
A股三大指數早盤低開低走,截至收盤,滬指跌0.55%,深成指跌0.61%,創業闆指跌0.69%。滬深兩市全天成交額8292億元。北向資金淨賣出42.96億元。盤面上,光刻膠、Chiplet、中藥、科創次新股闆塊漲幅居前,房地産開發、房地産服務闆塊雙雙大跌。
ETF方面,半導體裝置闆塊延續漲勢,國泰基金半導體裝置ETF漲2.09%。日股上揚,工銀瑞信基金日經ETF、華夏基金日經ETF分别漲1.42%、1.32%。中藥闆塊午後拉升,彙添富基金中藥ETF漲1.29%。
地産闆塊遭遇重挫,地産ETF、房地産ETF分别跌5.61%、5.38%。創新藥闆塊下挫,港股醫藥ETF跌2.71%。證券闆塊延續跌勢,香港證券ETF跌2.56%。
8月,農産品、化工、黃金、證券等闆塊相關ETF漲幅亮眼,其中豆粕ETF漲幅超過10%。港股消費股、美股納指相關ETF也漲幅靠前。
下跌方面,跌幅榜前十的ETF均跌超10%,有色金屬、新能源、醫藥、旅遊、基建等闆塊下跌幅度較大。
從本年度期限來看,遊戲闆塊漲幅登頂,兩隻遊戲相關ETF均漲超50%。美股穩定上漲,納斯達克ETF漲幅接近50%。
下跌方面,旅遊ETF跌幅居前,跌超25%。醫藥、科創股、有色金屬等相關ETF2023年來均跌超20%。
今日ETF行情點評
今日A股大盤低開,早盤呈縮量調整态勢,三大指數均跌超0.5%,午後呈現橫盤整體态勢,三大指數均收跌,滬指跌0.55%,報3119.88點,深成指跌0.61%,創業闆指跌0.69%。昨日強勢的科創50指數也沖高回落。另外B股指數今日重挫逾5%。
今日是本月最後一個交易日,從整個月度來看,本月滬指跌超5%,創業闆指跌6%。
量能上看,成交額大幅萎縮,滬深兩市合計成交額8292億元,較上個交易日縮量1551億。
北向資金繼續流出,全天淨賣出42.97億元。自8月7日至今的19個交易日中,北上資金僅在8月24日呈現淨買入态勢。整個8月,北上資金已減倉A股896億元,單月淨賣額創曆史新高。
内外資的較量仍在持續,量能未能維持住9000億元,後續可能将保持震蕩結構,需要一段時間構築市場底。大盤在連續縮量後已在5日均線附近,明日或将面臨方向選擇。
闆塊方面,醫藥闆塊表現亮眼,龍津藥業、華森制藥、大理藥業等漲停。已有64家中藥上市公司公布2023年上半年成績單。近八成實作營收、淨利潤雙升。
半導體闆塊延續昨日強勢,中富電路、超訊通信、晶方科技、澳柯瑪等相繼漲停。
光刻膠闆塊表現活躍,容大感光20CM漲停。從基本面而言,光刻膠是半導體制造的核心材料,其性能直接影響晶片性能和良率,随着半導體國産化程序加快,國産光刻膠也有望獲得不錯發展。
下跌方面,房地産闆塊遭遇重挫,中華企業、首開股份、中迪投資、深振業A、城建發展、大龍地産、天健集團等集體跌停,近50隻個股跌幅超過5%。消息面上,廣深兩市執行認房不認貸。消息面利好卻導緻市場負回報,可能是受到了邊際效益遞減的影響。
券商股跌多漲少,錦龍股份、信達證券跌超5%,哈投股份、山西證券、華鑫股份等集體走弱。
今日基金新聞速覽
A股半年報披露收官 逾600家淨利潤增幅翻倍
截至8月30日21時,共有5218家上市公司披露半年報,2698家上市公司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實作同比增長,占比達到51.71%。電信營運商、光伏、新能源汽車、锂電池等行業表現較好。有1828家上市公司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超過1億元,344家淨利潤超過10億元,46家淨利潤超過100億元。剔除金融股影響,中國石油、中國移動、中國海油淨利潤居前。2243家上市公司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增幅超過10%,1125家淨利潤增幅超過50%,641家淨利潤增幅超過100%。187家計劃中期分紅。
8月股票型ETF淨申購逼近千億份
8月以來市場波動劇烈,但股票型ETF份額淨申購量卻接近千億份,創今年以來單月新高。下半年以來,股票型ETF總淨申購份額已超過1400億份。其中,華夏上證科創闆50成份ETF的區間淨申購份額超過200億份,穩居首位;華泰柏瑞滬深300ETF、易方達上證科創闆50成份ETF、華夏上證50ETF等寬基産品增幅也較大。
10隻ETF公告上市 最高倉位59.05%
8月以來共有10隻股票型ETF公告上市,平均倉位僅為35.84%,倉位最高的是糧食ETF,倉位為59.05%,倉位居前的還有華夏中證智選300價值穩健政策ETF、博時中證國新央企現代能源ETF、800增強ETF,倉位分别為54.61%、50.57%、45.39%,倉位較低的為南方中證通信服務ETF、廣發上證科創闆成長ETF、易方達上證科創闆成長ETF,倉位分别為10.31%、12.51%、14.98%。
頭部私募大買ETF
ETF這類上市基金的前十大持有人名單裡面,出現了多家百億級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的身影。周應波掌舵的運舟資本旗下多隻産品,現身科創50ETF、科創晶片ETF的持有人名單中,期末持有市值達到4.86億元。但斌的東方港灣投資,旗下産品也買進華夏納斯達克100ETF、博時标普500ETF等多隻産品。量化私募也青睐ETF投資工具,比如思勰投資買進了科創50增強政策ETF、雙創50ETF基金、創50ETF、國債ETF等多個品種。
55家公募交半年卷
截至8月30日,全市場共有55家公募上半年業績曝光,總體來看,公募累計實作淨利潤172.91億元,較2022年同期的180.21億中繼資料小幅下滑。同期,上述公募平均淨利潤為3.14億元,同比基本持平。從營業收入來看,在部分基金公司未披露營收資料的基礎上,資料可統計的49家基金公司總營業收入達505.47億元,較2022年同期的514.24億元同比減少1.71%。平均營業收入為10.32億元,較2022年同期的10.57億中繼資料小幅度下滑,同比減少2.37%。
東方基金以62%收益率排名暫居第一
截至8月30日,東方區域發展以62.48%的收益率居年内基金回報榜首,動漫遊戲類ETF緊随其後,華夏中證動漫遊戲ETF、華泰柏瑞中證動漫遊戲ETF、國泰中證動漫遊戲ETF年内收益率均超50%。前8個月,全市場共11097隻基金(A/C份額合并計算)中,有5822隻基金淨值上漲,5249隻基金淨值下跌,其餘淨值持平。
逾430隻公募基金本周份額增幅超5%
8月28日至8月30日,有超過430隻公募基金份額漲幅逾5%。其中,排名首位的基金份額漲幅接近10%,有14隻基金份額漲幅均在7%以上。與此同時,近百隻産品區間收益率超5%,地産主題基金成為最大赢家,榜單TOP5均為中證全指房地産主題産品。
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管業務規模止跌回升
截至2023年7月底,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管業務規模合計13.43萬億元(不含社保基金、企業年金),較上月底增加2233.86億元,增長1.69%。這也是私募資管業務規模在5月份和6月份連續兩個月下滑後的首次上漲。相比上個月,除了證券公司私募子公司存續産品規模環比減少18.88億元外,其餘各類機構産品規模均有所提升。
易方達基金上半年淨利潤16.17億元
廣發證券8月30日晚間披露的2023年半年報顯示,截至今年6月末,其持有22.65%股權的易方達基金的公募基金規模合計約1.73萬億元,較2022年末增長9.98%,剔除貨币市場型基金後的規模合計約1.04萬億元,行業排名第一。易方達基金今年上半年實作營收61.85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9.46%;淨利潤為16.17億元,同比減少6.31%,營收、淨利潤位列行業首位。
中小公募迎高管換帥潮
8月30日,中加基金釋出公告稱,總經理職位由董事長夏遠洋代任。而外資公募路博邁基金也在近期迎來趙大年履新高管。此外,近期還有東興基金、京管泰富、富安達基金、益民基金、北信瑞豐基金、太平基金、同泰基金、貝萊德基金、泰信基金等基金公司先後更換核心高管。
外資二季度追捧A股三大産業
截至8月30日收盤,644家上市公司的半年報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出現QFII身影。QFII在二季度重點加倉汽車、機械裝置、美容護理等行業公司,較一季度末的增加幅度均超過20%。北向資金也對以上行業公司進行了顯著加倉,外資對新能源汽車、高端制造、“顔值經濟”等産業頗為青睐。對于長期以來一直偏愛的食品飲料、家電兩大行業,QFII出現減持迹象。
橋水近9億布局黃金ETF
全球頭号對沖基金橋水境内私募“現身”多隻黃金ETF的前十大持有人,旗下兩隻基金橋水全天候增強型中國私募基金三号、橋水全天候增強型中國私募基金二号,合計持有華安黃金ETF9708.97萬份,與2022年底持平。橋水(中國)近期在路演中表示,依然看好中國資産,海外和内地都沒有“看空”。
美國對沖基金8月抛售中概股
8月份美國投資者淨賣出中概股美國存托憑證(ADR)33億美元,其中美國對沖基金經理是此輪長時間抛售的主力。摩根士丹利估計其于這一時期從中概股淨流出34億美元資金,是中概股淨賣家。美國對沖基金抛售最多的股票是百勝中國(NYSE:YUMC)、攜程網(NASDAQ:TCOM)和拼多多(NASDAQ:PDD)。
原Citadel交易員創立的對沖基金資管規模縮水25%
曾在Citadel工作的貨币經理Niall O’Keeffe和Tio Charbaghi創立的對沖基金FIFTHDELTA的資産管理規模7月縮水大約13%,使得2023年迄今累計下滑25%——跌幅一度達到29%。據悉,兩人于2021年在倫敦成立了前述對沖基金FIFTHDELTA,是歐洲最大的對沖基金初創公司。
知名基金經理最新動态
葛蘭重點加倉太極集團和達仁堂
截至6月底,葛蘭管理的規模和張坤比較接近,達到了767億元。其中規模最大的是中歐醫療健康和中歐醫療創新股票。從代表作中歐醫療健康來看,前20大重倉股中,特别是第11至第20位中,太極集團和達仁堂的持股數量大幅增加,上半年整體持倉偏向于在中藥闆塊的調整。中歐醫療健康上半年主要的賣出标的為我武生物、智飛生物、歐普康視、聯影醫療等。葛蘭認為,醫療作為典型的剛需行業,其需求可能會受階段性因素影響而遲滞,但長期來看不會消失或減少。
朱少醒減倉邁瑞醫療、東方财富等
上半年前20大持倉中,朱少醒大部分都進行了加倉,前10大重倉股中,持股數增加比較明顯的有金域醫學、春風動力和藍曉科技,第11至第20位重倉股中,持股數增加比較明顯的是瑞豐新材、東方雨虹。此外,減持的主要是邁瑞醫療、五糧液和中國海油。買入的基本上集中在大消費領域的醫療服務、家電、航空、消費電子、通信服務等闆塊。賣出的個股主要集中在非銀、白酒、免稅等闆塊,其中東方财富、五糧液、藥明康德、中國中免、寶信軟體等個股的減持幅度較大。
周蔚文:看好制造業龍頭和科技、醫藥等創新行業
從中長期角度看,周蔚文看好有國際競争力的中國制造業龍頭,特别是那些在國際上份額将不斷提高的龍頭;另外,中長期還看好科技、醫藥等創新行業,其中既有替代進口邏輯,也有行業高β、長期景氣機會。在落地以上機會的過程中,将注重相關公司的中長期價值,提高組合的穩健性。
丘棟榮:未來重點關注三大投資方向
丘棟榮表示,主要包括三個投資方向: 第一,估值至低位,業務穩健但成長屬性強、未來彈性較大的網際網路股和醫藥科技股。第二,估值處于曆史低位的價值股,重點關注供給端收縮或剛性行業,及其在需求複蘇情況下的潛在彈性,主要行業包括以基本金屬為代表的資源類公司和能源運輸公司,大盤價值股中的地産、金融等。第三,低估值且具有成長性的成長股,重點關注國内需求增長為主、供給有競争優勢的高成本效益公司,主要行業包括有色金屬加工、醫藥制造、電氣裝置與新能源、汽車零部件、輕工、機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