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複旦大學校門,一位穿背帶服的女生
複旦大學,是中國最頂尖的文科大學之一,985老牌名校。為什麼叫“複旦”呢?日常使用的漢語中,并沒有“複旦”一詞。
原來,上海最初有一所大學叫震旦公學,後來有一部分師生脫離震旦獨立,成立複旦大學。既有不忘震旦大學之義,也有《尚書》“日月光華,旦複旦兮”中的寓意。
90年代的中國大學生,雖然數量比80年代有大幅提升,但能考取複旦大學,依然有極大的難度。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是當時考大學的真實寫照。
複旦大學宿舍:90年代女大學生,氣質真的不一樣
90年代的大學生,是一個承前啟後的階段:他們既不像80年代大學生那樣,過于理想主義,抱負過于宏偉;也不像2000年之後擴招的大學生那樣,過度務實,被物質主義影響,被批評為“精緻的利己者”。
90年代的大學生,經濟條件已經有大幅改善。80年代大學生,使用的都是海鷗、鳳凰相機,拍黑白照片;但90年代大學生,已經使用美能達、尼康、柯達、佳能這些進口相機了,而且普遍拍攝彩色照片了。
下面,一起來看一下,90年代的複旦女大學生,氣質和現在的大學生有什麼不同?
90年代的複旦大學校園,充滿文藝氣息。當時的女大學生,雖然現年看起來,穿着有些“土氣”,但從女生的精氣神來看,跟如今完全不同。
90年代,一位複旦女生在校園拍的生活照。這個年代,彩色照片已經取代黑白攝影了。
90年代的複旦大學女生宿舍,一間住4位女生,雖然條件簡陋,但擋不住學子們對追求學問、熱愛生活的熱情。她們的笑容十分純粹,不含任何雜質。
複旦大學是文科名牌大學,校園氣質和上海交大完全不同,女生多、熱愛文藝,是最明顯的差別。複旦的中文系、新聞系、分子人類學研究,都是業界領先的。
90年代的複旦大學女生,穿着方面還比較保守,這是她們在宿舍門口拍的照片。當時的宿舍,牆面綠漆掉渣,房間裡連空調都沒有。
畢竟進入90年代了,女生宿舍裡裝有一部公用電話,不過那是播号電話,就是要先輸入很長的帳号、密碼之後,才能打電話。如今的大學女生,很多時間耗在玩智能手機上。
90年代的複旦大學校園風貌,教學樓非常破舊——真正的大學是有大師,而不是有大樓。當時的女生非常活潑,大家都是天之驕女,專心緻志,比較少焦慮。
如今,三十多年過去了,當年的這批女大學生,也走上了教育、科研、管理、實業等不同的崗位,為國家建設做出巨大貢獻。照片中有部分學生,如今已經退休,在家裡帶孫子、外孫了,90年代已經成為遙遠的昨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