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340年:伊凡大公辭世,長子謝苗·伊凡諾維奇繼任弗拉基米爾大公

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個“關注”,既能有很好的體驗,還可以有不一樣的參與感,謝謝您的關注!

前言

喬爾汗在特維爾橫行無忌,肆意搶劫和侮辱羅斯人,特維爾市民敢怒不敢言。8月15日早晨,有個特維爾市民牽馬飲水,被一夥蒙古人瞧見了,他們見這匹馬膘肥體健,威風凜凜,煞是喜歡,動手便搶。馬主人情急之中大聲喊叫,特維爾市民再也無法忍受,便發動起義,把所有蒙古人趕到一起,全部殺光,包括喬爾汗本人。

敕封伊凡為弗拉基米爾大公

事件發生後,月即别大汗怒不可遏,準備禦駕親征。伊凡見有機可乘,急忙來到金帳汗國,表示願效犬馬之勞。于是,月即别大汗就派伊凡和蘇茲達爾王公亞曆山大·瓦西裡耶維奇率5萬軍隊前往讨伐特維爾大公國。來到特維爾後,伊凡乘機報複,殘酷地鎮壓了起義,俘虜了大量人口,亞曆山大逃往普斯科夫。月即别大汗看伊凡對自己倒也忠實,便于1328年敕封伊凡為弗拉基米爾大公。伊凡如願以償,莫斯科大公再次成為全羅斯的主宰者。

1340年:伊凡大公辭世,長子謝苗·伊凡諾維奇繼任弗拉基米爾大公

伊凡榮升全羅斯大公後,并沒有志得意滿,就此止步。這時,他獲得了征收全羅斯的貢賦并直接送交金帳汗國的大權。此後,他便趁機以權謀私,充實莫斯科大公國的國庫。他在征收貢賦時,或者私自加碼,敲詐勒索;或者瞞天過海,從中截留。他原想做得神不知鬼不覺,但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他的所作所為還是被人看破,為此他獲得了“卡裡達”(錢袋)的綽号。但伊凡大公并不害怕被治罪或者丢掉大公之位,因為他早已從多收或截留的貢賦中拿出一部分買通了金帳大汗及其妻妾和近臣。

伊凡大公還到處收買土地,竭力擴充自己的勢力範圍。他通過收買兼并了加利奇等公國,他還收買了弗拉基米爾、科斯特羅馬、羅斯托夫等大公國的不少鄉村,這使莫斯科大公國的國土不斷擴大。同時,他又實行吸引人口的政策,以少繳或免繳賦稅的政策把其他公國的農民、市民吸引到莫斯科大公國來。此外,他還從金帳汗國贖買羅斯俘虜,讓他們成為莫斯科大公國的臣民。這就使得莫斯科大公國的人口迅速增長。

1340年:伊凡大公辭世,長子謝苗·伊凡諾維奇繼任弗拉基米爾大公

随着土地的擴大和人口的增長,莫斯科大公國的農業、手工業、商業進一步發展,城市數量在增加,城市規模在擴大,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這又對其他公國的領主産生了強大的吸引力,他們紛紛來到莫斯科大公國,或聚集到莫斯科大公國周圍,如切爾尼戈夫公國的領主羅季翁·涅斯捷羅維奇舉家遷到莫斯科大公國,主仆多達1700人。伊凡大公在位期間,奠定了莫斯科大公國強盛的基礎,他成為逐漸把所有羅斯公國統一起來的“第一位合并者”。

1340年,伊凡大公辭世,羅斯各公國的王公齊聚金帳汗國,等待大汗宣布弗拉基米爾大公的敕書。可以想見,有不少王公渴望得到這一敕書,以淩駕于衆王公之上;也不乏有人暗中活動,力圖得到這一敕書。然而,也許伊凡大公德高望重,政績輝煌;也許“錢袋”的錢沒有白花,金帳大汗出人意料地宣布伊凡的長子謝苗·伊凡諾維奇繼任弗拉基米爾大公,并把敕書頒賜予他。衆王公見木已成舟,便默然認可了。

1340年:伊凡大公辭世,長子謝苗·伊凡諾維奇繼任弗拉基米爾大公

“黑死病”席卷歐洲

謝苗大公并非尋常之輩。為了把持弗拉基米爾大公寶座,他對羅斯諸王公飛揚跋扈,頤指氣使,為此獲得了“驕王”的綽号。諾夫哥羅德大公一度不服統治,圖謀不軌,謝苗大公便派軍征讨,迫使其接受他為全權代理人。對金帳大汗,他竭力逢迎讨好,卑躬屈膝。他在位期間,曾5次帶着一車車豐厚的禮物長途跋涉來到金帳汗國,向金帳大汗朝貢。他得到的回報自然是“榮耀和賞賜”,以及統治全羅斯的弗拉基米爾大公的公位。

謝苗大公有心栽柳,卻無力回天。1353年,正當他雄心勃勃,力圖進一步擴大莫斯科大公國的勢力時,一場可怕的瘟疫——“黑死病”席卷歐洲,羅斯諸公國也未能幸免于難,不少地方人煙滅絕。謝苗大公也在這場可怕的瘟疫中一命嗚呼,同時死去的還有他的兩個兒子和兄弟安德烈。謝苗大公臨終前把幾個兄弟叫到病榻前,囑咐他們要團結一緻,不要聽從企圖挑撥他們兄弟關系的“惡人”的話,而要聽從都主教阿列克謝和可靠的領主的話。

1340年:伊凡大公辭世,長子謝苗·伊凡諾維奇繼任弗拉基米爾大公

謝苗大公死後,其弟伊凡·伊凡諾維奇繼大公位。在位期間,伊凡·伊凡諾維奇性格懦弱,優柔寡斷,毫無建樹,多虧他遵從兄長的遺囑,凡事請教都主教阿列克謝,才保住了弗拉基米爾大公位,沒有讓日益強大起來、時刻觊觎着大公寶座的特維爾、梁贊、下諾夫哥羅德三個公國奪去大公位。1359年,伊凡·伊凡諾維奇執政僅6年即死去,留下兩個年幼的兒子,長子德米特裡·伊凡諾維奇僅10歲。弗拉基米爾大公的敕書被下諾夫哥羅德公國的王公奪去。

德米特裡少年老成,心高志鴻,不同凡響,他決心奪回弗拉基米爾大公的敕書。大主教阿列克謝和莫斯科的領主更是積極支援德米特裡維護莫斯科大公國的地位。當時,金帳汗國出現分裂,短短二十年間就有18位大汗。1362年,德米特裡取得了受封為弗拉基米爾大公的敕書。然後,他們擁戴德米特裡率軍來到弗拉基米爾,趕走了盤踞在那裡的下諾夫哥羅德王公德米特裡·康斯坦丁諾維奇。

1340年:伊凡大公辭世,長子謝苗·伊凡諾維奇繼任弗拉基米爾大公

翌年,金帳汗國在收受厚禮之後也給德米特裡送來了弗拉基米爾大公的敕書。下諾夫哥羅德王公德米特裡·康斯坦丁諾維奇頗不甘心,又設法從金帳汗國獲得了弗拉基米爾大公的敕書,把德米特裡趕出了弗拉基米爾,但他隻在城裡堅持了12天便被莫斯科軍隊擊潰。德米特裡重登弗拉基米爾大公的寶座,德米特裡·康斯坦丁諾維奇隻得俯首稱臣,并把女兒嫁給了德米特裡。

德米特裡漸漸長大成人,他的雄心與才幹也與日俱增,他決心讓羅斯諸公國都服從他的意志。他首先降服了加利奇、羅斯托夫、斯塔羅杜布等公國,然後向最強大的特維爾大公國發起挑戰。特維爾大公國王公米哈伊爾·亞曆山德羅維奇自知不是莫斯科大公國的對手,便急忙向女婿——立陶宛大公阿爾吉達斯求援。1368年,阿爾吉達斯和其弟率立陶宛大軍攜同米哈伊爾的軍隊前來攻打莫斯科。

1340年:伊凡大公辭世,長子謝苗·伊凡諾維奇繼任弗拉基米爾大公

大軍壓境

德米特裡見大軍壓境,力量懸殊,便躲進用石頭改建的克裡姆林宮,緊閉城門,拒不出戰。立陶宛軍隊攻城不克,在城外燒殺擄掠三日後退去。1370年8月,德米特裡對特維爾宣戰,米哈伊爾逃往立陶宛,德米特裡的軍隊攻破了特維爾大公國,完全破壞了米哈伊爾的世襲領地米庫林公國。同年年底,米哈伊爾又帶着立陶宛軍隊打到莫斯科。德米特裡再次躲進克裡姆林宮。同時,幾個羅斯公國的王公率軍前來增援。阿爾吉達斯見形勢對他不利,便自行退兵。

這時,米哈伊爾又企圖利用金帳汗國與德米特裡抗争。1371年,他來到金帳汗國,設法從權臣馬麥處取得了弗拉基米爾大公的敕書,馬麥的使者陪同他到弗拉基米爾赴任,但弗拉基米爾人把他拒之門外,不讓他進入弗拉基米爾大公國。德米特裡聞訊後,立即把馬麥的使者請去,贈以厚禮,然後又帶着大量珍貴禮物來到金帳汗國,奪回了受封弗拉基米爾大公的敕書。

1340年:伊凡大公辭世,長子謝苗·伊凡諾維奇繼任弗拉基米爾大公

當時,米哈伊爾因無力償還金帳汗國的債務,把兒子伊凡·米哈伊洛維奇留在金帳汗國做人質。德米特裡便替伊凡償還了這筆債,把伊凡作為人質留在了他本人身邊。1375年,米哈伊爾終于被迫屈服,自稱莫斯科大公之“弟”,允諾放棄與立陶宛結盟,同莫斯科大公國一起攻打羅斯的敵人。至此,莫斯科大公國最強大的競争者屈服了。

參考資料:

阿甯.克倫斯基等目睹的俄國一九一七年革命[M].丁祖永,胡漢英,沈法良,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4.

北京大學曆史系《沙皇俄國侵略擴張史》編寫組.沙皇俄國侵略擴張史:上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陳樂民.西方外交思想史[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