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高品質發展調研之旅丨“中國光谷”如何解決“卡喉”問題

作者:華北設計

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素有“中國光谷”之稱。最大的雷射産業基地。

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光谷每家龍頭企業的成長和每項核心技術的自主掌控幾乎都伴随着“卡脖子”問題的突破。從公司單打獨鬥到全産業鍊合作,今天的高品質發展調研之旅,記者遠赴湖北武漢,看看“中國光谷”如何解決“卡脖子”問題。

輕工“鍊條”組合攻堅

助推“國産替代”加速

這是國内最大的三維五軸雷射切割機生産線,從業人員對即将傳遞的産品進行最後的技術性能測試。2022年10月,這條生産線剛剛投産,産品訂單已達到近五年的總和。

華工科技三維五軸産品線總工程師胡軍巍:2022年我們實作了200台的傳遞,今天(2023年7月底)我們已經實作了近280台的傳遞。

三維五軸雷射切割機目前應用于汽車、船舶、機械制造、航空航天工程等領域。它是加工異形曲面零件的利器,也代表了當今世界雷射數控機床的最高技術水準。三維五軸雷射切割機的熱成型技術由于精度高、速度快、截面更光滑,可以有效減輕車輛重量。近年來,新能源汽車市場對此的需求尤為迫切。

華工科技三維五軸産品線總工程師胡軍巍:三維五軸雷射切割機涵蓋了主要單元技術,一是數控系統,相當于它的“大腦”;二是三維五軸雷射切割機。第二個是雷射,對應它的光源;第三個是三維五軸切割頭,相當于一把刀。通過“大腦”引導光源,通過刀頭加工零件的特殊形狀曲面。整個過程是一站式的過程。

一方面來自于三大核心單元技術的高效協同。記者在研究過程中發現,一台完整的三維五軸雷射切割機的制造,涉及到300多家企業供應的上萬個零部件,而核心的“三件套”直到2015年才問世。年。完全擺脫進口依賴。

高品質發展調研之旅丨“中國光谷”如何解決“卡喉”問題

早在2018年,華工科技就推出了第一套帶有局部切割頭的三維五軸裝置,是以也獲得了當年的湖北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然而,當産品真正投入市場時,華工科技仍然面臨着普及困難,因為另外兩項核心單元技術的國産化是不可或缺的。

銳科雷射副總經理李傑:又是國外壟斷。你所有的汽車廠或者钣金加工廠都在排隊,你得拿着現金等待。有大量的市場應用,就有需求,也努力幫助國家的産業解決問題。我們如何打破這種局面。

要打破這種局面,不僅要解決客戶的痛點,還要突破行業的堵點,攻克共性難點,打破壟斷。兩家公司一拍即合。銳科雷射成立于2007年,曾是華工科技自己孵化的公司。經過十餘年的深耕,銳科自主完成了産業鍊上遊的整體布局,成為進口雷射器最有力的競争對手之一。

高品質發展調研之旅丨“中國光谷”如何解決“卡喉”問題

銳科雷射副總經理李傑:如果我想打破國外壟斷或者高端應用,我還需要一個高端支點來實作我的更新,然後到更高的技術水準。

華工科技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馬新強:企業競争,包括行業競争,核心是供應鍊和産業鍊的競争。我們認為這種供應鍊、創新鍊一定是獨立可控的。隻有這樣我們才能開發出更好的産品來滿足客戶的需求。

保障供應鍊自主可控,要推動産業鍊與創新鍊深度融合。華工科技與銳科聯手後,迅速給華中數控潑了一把橄榄油。

武漢華中數控有限公司董事長田茂勝:看上去是一個簡單的裝置,但實際上它是一個機械、電氣、液壓、控制、材料等綜合性的系統工程。我們的目标和使命是用“中國大腦”、中國制造的裝置。

強鍊補鍊,發力立體五軸C位登場

數控系統是高端機床裝備的“指揮大腦”,曆來是國外對大陸實施長期封鎖的戰略物資。截至2020年,一個“換腦工程”正式開啟了三維五軸全面國産化替代之路。圍繞這條破局之路,啟動了以“鍊主”為驅動的全産業鍊上下遊協同創新機制。聚合力量。

湖北省釋出的《關于進一步深化制造業重點産業鍊鍊長制實施方案》集中了16條重點産業鍊。該計劃的機制之一是選擇産業鍊上的龍頭企業作為“鍊主”,通過整合創新攻克一批“卡殼”的關鍵技術,全力推動産業鍊高品質發展。

華工科技、銳科雷射、華中數控三大連鎖業主成立“聯盟”,在一條生産線上進行多企業、多領域、多學科的協同創新。

華工科技産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馬新強:國家支援的一些産業方向是我們重點發力的。加上這些核心企業,大家都是專班,封閉研發,供應鍊也反應非常靈敏。

武漢華中數控有限公司董事長田茂勝:從上遊來說,我的晶片廠家,我自己的電機,我的材料等等,這些供應商合作,保證我的整套數控系統産品和技術有保障,深度融合,我的鍊條将被連接配接起來。

高品質發展調研之旅丨“中國光谷”如何解決“卡喉”問題

記者考察了幾家企業,感受最深的是三大“鍊主”成為提問者,而圍繞數控系統、切割頭、雷射延伸機的産業鍊各個環節都成為答案,有着豐富的内容。應用場景和明确的市場需求,三軸、五軸的本土化替代,在制造業轉型更新、高品質發展過程中,真正成為推動産業發展的“看不見的手”。從1台到100台的突破,華工科技足足打磨了5年,聯合創新将100台到200台的進度速度縮短到了不到一年的時間。

銳科雷射副總經理李傑:從政府的角度來說,對産業鍊提供了這樣的支援,加上我們的技術突破,開辟了藍海。

在華工科技三維五軸智能裝備的這條生産線上,訂單本地化率超過90%。成本下降,産能增加。在我們的調查中,該公司收到了一家汽車制造商的近50台訂單。目前,華工科技三維五軸國内市場占有率已達70%。

聚合催化讓實驗室和市場雙向發展

引領産業鍊協同創新的“鍊主”機制,在湖北着力打造的優勢産業和新興産業叢集中發揮着重要作用。創新主體如何從單點到叢集發揮作用,助力國家戰略需求和國民經濟發展?光谷的另一個創新機制也在積極探索答案。

來自巴勒斯坦的瓦阿裡畢業于北京大學醫學院。2022年受邀加盟武漢納博生命科技有限公司。加入擔任營銷總監。這是一家成立僅不到一年的初創公司。這些來自南美洲的羊駝受益于納米抗體領域價值數千億的市場。

武漢納博生命科技有限公司營銷總監瓦阿裡:我們通過末梢血管采集他的血液,然後進行分離。

來自羊駝的納米抗體已成為生物技術産品,可用于治療癌症和病毒感染等疾病。它們在生物分子識别、生命科學工具、創新藥物開發和醫療領域有着廣泛的應用。場景。

高品質發展調研之旅丨“中國光谷”如何解決“卡喉”問題

武漢納博生命科技有限公司市場總監瓦阿裡:現在納米抗體,全球市場上可能有一些藥物可以用,但有幾十種藥物還在三期臨床研究,是以它是在說明什麼,保護人類健康,我們現在看到的就是未來。

瓦利在劉建峰眼中看到的未來,是大陸納米抗體技術成果轉化中必須打通的“最後一公裡”。在華中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劉建峰和他的團隊正緻力于提高實驗室的技術,以實作有組織的成果轉化。華中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劉建峰:抗體相當于生命科學的晶片。它們是源頭,但實際上是一種“卡脖子”的技術。這個研發周期很長,而且屬于新一代。抗體技術,是以如果做好了,我們就可以繞過很多技術壁壘。

高品質發展調研之旅丨“中國光谷”如何解決“卡喉”問題

早在八年前,劉建峰就開始從事納米抗體的技術研發。他首先與法國隊合作。2019年,他帶領科研團隊開啟自主創新。劉劍峰告訴記者,與國外納米抗體研究相比,中國目前處于并行程序。

近年來,全球抗體市場巨大,各國都在争奪抗體試劑和藥品的出路。但目前大陸自主生産供應的抗體不足1%。實驗室的技術積累與龐大的市場需求往往存在差距。在踢球的關鍵時刻失去重心。

華中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劉建峰:如何将這些成果轉化為生産力,一直是我們科學家包括我自己也嘗試過創業的一個痛點。很多時候人出去嘗試回來,并不是你的結果不好,而是你整個轉化的路徑還存在一些問題,這是你們科學家無法介入的。

建構納米抗體“朋友圈”的創新生态平台。

科研團隊敲不開市場大門,一直是科技成果轉化的“卡點”。2022年4月,武漢被準許為國家第五個科技創新中心。幾乎與此同時,“武漢産業創新發展研究院”也肩負着助力科技成果轉化的使命而來。這個被當地人稱為“四異圖”的機構如何打通從實驗室到市場的“最後一公裡”?

武漢産業創新發展研究院院長李西嶺:過去我們的科學家團隊不了解市場,更不了解資本,當然也沒有較高的信任度。無創研究院(武漢産業創新發展研究院)作為政府打造的平台,具有相對中立性和公益性。在此前提下,我們幫助技術團隊連接配接市場和資本各方,共同推動這個項目的發展。

無創研究院成立之初就明确了自己的定位。它不是政府機構、事業機關、公司,也不是實驗室。這個平台的存在本身就是一個創新生态。針對光谷在光電和生命科學領域不斷發力的情況,無創研究院主動敲開了劉建峰實驗室的大門。

華中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劉建峰:他們幫我們找到了合适的投資者,為我們提供了包括羊駝在内的羊駝養殖基地,通過這種方式給了我們一個未來可能的“獨角獸”,提供了,我們原來的科研團隊,我們的上遊,我們的下遊是有機結合的。

高品質發展調研之旅丨“中國光谷”如何解決“卡喉”問題

圍繞納米抗體,五創源想要打造産業生态的“朋友圈”。愛博泰克總部位于武漢,是全球抗體和分子酶試劑的核心供應商。其銷售網絡已覆寫中國大陸、美國、歐洲、日本等國家和地區,連接配接國内及全球各大藥企。無創所找到這家“獨角獸”企業進行合作,它是中國納米抗體技術全球化的“支點”。

武漢艾博泰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志才:無創研究院(武漢産業創新發展研究院)的創新體系也是一個開放的體系,吸引更多的全球人才加入到我們偉大的團隊中來,為了我們共同的目标,共同努力來實作它。

高品質發展調研之旅丨“中國光谷”如何解決“卡喉”問題

同時,無創院還引入了分領域的領先資本,以及資本化運維的專門機構。在這個産業生态的“朋友圈”中,分工技術、項目管理、市場需求和資本等要素因變化而聚集,劉劍鋒和他的團隊也正式成為新公司納博生命的重要成員。前途一片光明的同時,劉建峰心裡更踏實,因為與之前的資源嫁接不同,無創學院是一個不會脫離圈子的“群主”。

武漢産業創新發展研究院院長李西嶺:合作不應隻是口号我們認為我們需要共生。隻有真正成為緊密的共生聯盟,我們的關系才能可持續,最終才能彙聚當今乃至全球的創新成果。強強聯手,推動高品質發展。

湖北省科技廳廳長馮燕飛:湖北聚焦具有突破發展優勢的5大産業,大力發展以無創院為代表的新型研發機構,打通科技強向産業強的通道經濟強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