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聽音樂的你,想必也聽說過李玉剛吧,或者聽過他的成名之作——《新貴妃醉酒》。
不過除了這首曾經火遍大江南北的經典樂曲,人們還會關注有關李玉剛的另一件事,那就是他和梅葆玖之間的恩怨糾紛。
但是,他們兩人一個是樂壇歌手,一個是平劇大師,看起來八竿子也打不着。
本來他們之間的關系相當和睦,甚至還有一點師徒之情。
可他們相交僅僅一年,兩人關系就突然變得惡化起來,而且沖突越來越深。
甚至,平劇圈提出“封殺”李玉剛,梅葆玖本人也撂下狠話:至死都不原諒對方!
那麼,他們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讓原本關系和睦的兩人從此走向對立。
完全相反的出身
李玉剛與梅葆玖的關系可以用字母“X”來形容。
早年,他們出身完全相反,追求領域也不一樣,但因為種種原因,兩人一度交叉在一起,可最終還是分道揚镳。
李玉剛出生在吉林的一個貧困家庭,因為家庭經濟條件太差,拿不起學費,他被迫主動放棄好不容易才考上的大學,隻身步入社會闖蕩。
可是,他要文憑沒文憑,要社會經驗沒社會經驗,是以,但凡稍微體面點的工作,都會拒絕他。
為此,他隻能去餐廳當服務員,一天到晚的傳菜、打掃衛生、照顧客人。
之後,他又到歌舞廳裡做打雜人員,負責的還是體力勞動,不僅辛苦,而且掙不到幾個錢。
為此,他決定轉行商業,最開始他做了一名銷售,可是業績卻不好。
随後,他又借錢去投資服裝店,可依然很失敗,不僅沒掙到錢,還欠了一身的債。
這一刻,李玉剛感覺自己人生已徹底失敗,心灰意冷之際,他産生了投河自盡的想法。
幸運的是一個路過的乞丐及時攔住了他,救了他一命。
自此,李玉剛開始重新審視自己。
他想:一個一無所有的乞丐都能積極面對人生,而自己好歹是讀過幾年書的,為什麼就不能勇敢地活下去呢?
想到這兒,李玉剛突然撥開雲霧,找到了屬于自己的那座山峰。
他發現自己喜歡唱歌,且對此很有天賦,既然如此,為什麼不在歌唱界闖一闖,試一試呢?
于是,李玉剛選擇到音像店上班,并是以改變了自己的一生。
在音像店裡,他不僅可以賺點錢養活自己,也趁機學會了許多歌曲,包括什麼男聲、女聲、流行以及戲曲演唱。
更重要是,他遇到了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授業恩師——馬洪才。
在馬洪才的指導下,李玉剛進步飛快,很快成為店内最頂尖的歌手。
與底層出身的李玉剛不同,梅葆玖出生在一個富庶的戲曲世家,他的父親就是大名鼎鼎的梅蘭芳。
梅葆玖是梅蘭芳最小的兒子,在剛出生那會,父親對他并不是特别重視。
可幸運的是,排在他前面的哥哥姐姐都不願意繼承梅蘭芳的衣缽,繼續唱戲,為此,梅蘭芳隻能把希望寄托在梅葆玖身上。
于是,梅葆玖10歲就開始學藝,13歲便正式登台演出,并赢得觀衆好評。
之後,他又再接再厲,最終成為了又一代平劇大師。
李玉剛與梅葆玖,一個是出身貧寒的音像店歌手,一個是生在名門的平劇大師,就因為這樣八竿子打不着的兩個人,卻被命運糾纏在了一起。
而這一切,還要從一次意外說起。
曾經的友誼
當時,李玉剛準備和一位女歌手共同演唱《為了誰》,結果到了出場時間,女歌手卻因為一些意外不能到場。
情急之下,李玉剛靈機一動,他通過運用男女聲的轉換獨自唱完了整首歌,赢得了滿堂喝彩。
因為這次成功,李玉剛決定開辟蹊徑,除了運用男女聲音切換,他還準備把一些戲曲元素也添加進來。
于是,在2006年,我們聽到了那首火遍大江南北的經典歌曲——《新貴妃醉酒》。
在這首歌曲中,李玉剛大膽運用了平劇元素,讓初出茅廬的他與當時的平劇大師梅葆玖聯系在了一起。
當時,戲曲這個傳統文化逐漸走向沒落,大火的《新貴妃醉酒》中的戲腔,讓它又重新進入大衆的視野。
這首夾雜戲曲的歌曲在那時可謂褒貶不一,有人說是神曲,也有人說是歪門邪道。
梅葆玖也同樣聽完了這首歌,他沒有去直接評價歌的好壞,而是鼓勵李玉剛說:藝術的形式是多樣的,你作為一個民間藝人,能走到今天這一步,是很不容易的。
可見梅葆玖十分包容開明,明知道自己在平劇界舉足輕重,卻未曾利用這個地位對年輕人指指點點。
李玉剛初出茅廬,能獲得梅葆玖先生的肯定和鼓勵,他心中既激動又振奮。
當時,梅葆玖先生手下雖然有44個弟子,但隻有1個“男旦”。
欣喜之餘,他想要和李玉剛交流切磋,甚至動了收他為徒的念頭。
作為一代平劇大師,隻要是能夠把戲曲文化發揚光大的事情,梅先生都是願意了解和嘗試的。
彼時兩人的态度還是尊重且友好:李玉剛作為後生小輩,對梅先生這種平劇大師滿是尊重;梅先生也不擺架子,對李玉剛歌曲中的戲腔表示看好。
可正當大家以為他們會成為忘年之交時,兩人的關系卻突然發生了變故。
沖突導火索:“前有梅蘭芳,後有李玉剛”的智語
李玉剛火起來之後,有很多粉絲為他應援,甚至還有人打着"前有梅蘭芳,後有李玉剛"的稱号幫他進行宣傳。
李玉剛雖然很優秀,但把他捧到梅蘭芳傳承人這樣的高度,實在是有些不妥當。
然而,不知道是李玉剛不想拒絕粉絲們的好意,還是什麼原因,他本人在聽到這樣的智語後,沒有做出任何解釋。
更要命的是,他沒有去換位思考:如果梅葆玖先生聽到這個智語後,會是什麼反應?
智語很快傳到了梅葆玖先生耳中,瞬間觸碰了他的逆鱗:他這個正經的梅蘭芳傳人也不敢如此跟自己的父親齊名,這個年輕人竟這般狂妄。
狂怒之下,梅葆玖也沒有想太多,直接就在媒體上公開批評李玉剛,打算好好殺一殺他的威風。
梅葆玖說道:作為一個男人,反倒戴着假胸罩,全身塗得白白的唱“貴妃醉酒”,實在是不像話!
梅先生的話說得很重,聽到的人都為之一驚:竟然絲毫沒有給李玉剛留面子。
李玉剛聽到這些話,心中雖有不安,但是想到自己日漸高漲的名氣,又不甘心就這樣遭受批評,反倒是公開“怼”了回去。
“就算平劇界不認可我,那我也是現在最火的男旦演員,這是事實。”
這般一來二去,兩人之間也沒了在戲曲上交流切磋的心思,隻剩下濃濃的火藥味。
這個宣傳稱号便是兩人沖突的導火索,雙方各執一詞,都不曾退讓。
就這樣,兩人僵持的局面一直沒有打破,直到央視站出來牽線搭橋。
真正結下恩怨:李玉剛自稱“梅派代表”
不久之後,央視邀請兩人同時參加晚會,大家都認為這是難得的機會,會上演一出“将相和”的佳話。
在中央電視台錄制的時候,導演就對李玉剛特别囑咐,讓他态度誠懇,把話題聊開,他也表示領會了導演的意思。
在他登台表演的時候,梅葆玖就坐在下邊的椅子上。
可是,不知道是李玉剛太過緊張,還是内心太激動,一開口竟說出:“今天,我将代表博大精深的梅派藝術,向全國觀衆,緻以崇高的敬意。”
全場愕然,本來還在說說笑笑的梅葆玖先生,聽到這些話後更是立馬冷臉。
“他也配代表梅派”,說罷,起身離開。
此時的李玉剛還沒察覺到自己所說的話冒犯到了梅葆玖先生,繼續自己的演講,直到從業人員的提醒,他才驚覺:事情被自己搞砸了。
這次的事情之後,兩人再無交集。
廣大網友們也紛紛感慨:“隻是起身走了,梅葆玖大師修養真好。”
“梅先生沒錯,李玉剛的藝術造詣,演繹技巧,基本功等和梅派不是一回事,還好梅先生當機立斷,不然大家就會以為,李玉剛平時唱的戲腔就是梅派的全部。”
“梅先生也在現場,而且他有那麼多的弟子,怎麼也輪不到李玉剛來代表梅派。”......
除了支援梅葆玖的聲音,網絡上也有一些人替李玉剛感到惋惜。
他們說:有些話真不該亂說,可是他真是記不住。
這之後,可能是央視也不想得罪梅葆玖先生,李玉剛的活動通告變少了。
而且據說,影視劇《梅蘭芳》本來都已經定好了李玉剛作為主演,在發生了這件事情後,導演也取消了跟他的合作。
為了給梅葆玖大師出氣,平劇圈直接把李玉剛劃入不歡迎對象,對其實施“封殺”。
就這樣,李玉剛一夜之間跌落神壇,而梅先生至死也不肯原諒他。
2016年3月29日,梅葆玖先生因為突發支氣管痙攣,導緻腦部缺氧而被送去醫院搶救,4月25日,在北京的醫院裡與世長辭,享年82歲。
李玉剛在微網誌發文悼念梅葆玖先生,可能他自己也意識到之前措辭的問題,但在梅葆玖先生的生前,他終歸是沒有找到道歉的機會。
每每想到他們兩人的情況,總是令人唏噓不已。
原本可以攜手合作,共同促進平劇文化的傳承和發展,究竟是為何變成這般兩敗俱傷的局面?
深究兩人未能和解的原因
明面上,兩人的恩怨是因為李玉剛的一些發言冒犯到了梅葆玖老先生,可如果隻是言語上的沖突,也并非無法和解,曆史上時常有“不打不相識”的佳話。
深入研究之後,兩人始終沒有和解的原因就會浮出水面:
一方面是粉絲效應。
“前有梅蘭芳,後有李玉剛”的稱号不是李玉剛自封的,而是個别粉絲借着喜愛之名,無限吹捧,才将他推到如此高度。
可李玉剛本人卻沒有意識到正确引導粉絲言論的重要性,甚至連個公開解釋都沒有。
他選擇享受這個稱号帶來的榮耀,最終的結果隻能是“粉絲行為,正主買單”。
自此,李玉剛和梅葆玖先生産生嫌隙。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粉絲也是如此,能捧你,也能害你。
例如2021年8月發生的趙麗穎與王一博粉絲互撕事件,直接導緻了趙麗穎工作室微網誌賬号被禁言15天。
而另一方面是溝通的問題。
面對稱号的事件,梅葆玖先生在尚未和與李玉剛私下溝通的情況下,選擇公開批評,讓已經成名的李玉剛心中惱火。
而李玉剛也沒有選擇找老先生溝通解釋,而是直接回怼。
兩人都不願放下面子,加上粉絲戰隊互撕,最終隻能讓沖突越來越大。
如果兩人低調地私下會面,敞開心扉地談論,結局可能就會不一樣。
這之後,央視也為他們兩人牽頭,可是李玉剛沒有意識到這次溝通的重要性,沒有做好萬全的準備,使兩人的溝通還未開始就已然結束。
一樁樁,一件件,就此形成了無法解開的恩怨。
可說實話,他們都為戲曲的推廣做出極大的貢獻。
梅葆玖先生自然不必多說,他為戲曲獻出了自己的一生。
李玉剛在經曆了這麼多事情之後,也在不斷沉澱自己,提升境界,褪去了之前的稚嫩和狂傲,隻剩下如水般溫和的力量。
而且,他也沒有忘記自己是因為沾到戲曲的光而出名,始終在為戲曲的傳承和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在音樂綜藝上演唱歌曲不是為了追求得票數,而是為了讓更多人知道國風音樂;
為了吸引年輕人,自己牽頭在抖音展開漫畫版中國戲曲接龍。
為了傳承和發展戲曲文化,李玉剛要做的還有很多。
從這個意義上來看,李玉剛和梅葆玖先生也算是殊途同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