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間煙火氣 永遠東來順——大型新編話劇《西去東來》舞台藝術再現

作者:自由喜鵲Jd
人間煙火氣 永遠東來順——大型新編話劇《西去東來》舞台藝術再現

120年人間煙火,是一幅歲月悠長的曆史畫卷;

120年京華風雲,是一段刻骨銘心的傳承記憶;

120年匠心獨運,是一曲跌宕起伏的非遺詩行。

任憑歲月洗禮,老北京人的口味依然如故,一刻也未曾改變。

任憑時代變遷,東來順的涮羊肉風味依舊,一刻也未曾改變。

新編話劇《西去東來》,穿越時空經典演繹東來順120年風雨曆程,将原汁原味的藝術再現“國家級非遺項目——東來順”精彩故事,一波三折,起伏跌宕,情真意切,動人心弦。該劇由著名導演郎昆做總導演,著名演員劉佩琦飾演男一号——東來順創始人丁德山,北京人藝優秀演員于明加飾演女一号——丁德山的妻子馬悅蓮。該劇選取了1912年、1925年、1945年、1949年這4個重要節點,集中刻畫了時局維艱、瀕臨歇業,丁德山忍辱負重、艱辛創業的風雨曆程和心誠意笃、矢志不移的開拓精神。在如此長的時間跨度中塑造角色、點亮主題、演繹故事、彰顯神韻,足見導演、主演、群演的思想碰撞和藝術功力的高度契合。就這樣,一部120年的東來順發展史,似乎信手拈來,又一環緊扣一環,一幕緊接一幕,在《西去東來》的話劇舞台上精彩綻放。

人間煙火氣 永遠東來順——大型新編話劇《西去東來》舞台藝術再現

百年滄桑 序幕即精彩

舞台上,亮如白晝鎂光燈聚焦聚焦再聚焦,定格在東來順飯莊,觀衆們屏住呼吸,穿越時空,尋覓120年前的那一幕幕怦然心動的場景。

1912年初春時節,宣統帝退位,東來順開業的大幕徐徐開啟。

一棟建立的三層小樓,小樓門前挂着一塊招牌:東來順飯莊。進進出出的客人熙熙攘攘。丁德山、馬悅蓮、丁母、二春、陸掌櫃、陳掌櫃、魏太監等一衆食客、夥計,操着各種京腔京調,先後登台亮相,立即把觀衆帶入到120年前的情景。東來順眼看要開張,前來道喜的人絡繹不絕,可唯獨掌櫃丁德山不見了,老掌櫃丁母隻好親自應酬,一下子扣人心弦,丁掌櫃哪裡去了?所有人帶着疑問,期待掌櫃出場。然而,等來的消息是“警察廳來人,把掌櫃帶走了!”掌櫃的怎麼了?警察為什麼帶人?一連串的疑問接踵而來,在衆人疑惑聲中,丁德山出場,向大家報告一個好消息:“南京來的蔡專員要請袁大總統吃飯,點名要東來順。”丁德山接着說:“選東來順算對了,因為這個火鍋啊,又叫共和鍋。”一句諧音,把人們帶入辛亥革命時代的“共和國”。在衆人的掌聲中,丁德山朗聲宣布:“能到咱店裡的都是緣分人,能進來坐一坐的都是瞧得起我的人,能吃上一道菜的都是照顧我的人。” 這句擲地有聲地話,成為東來順的百年堂訓。

人間煙火氣 永遠東來順——大型新編話劇《西去東來》舞台藝術再現

由此,東來順飯莊正式開業了!然而,又有誰想到,在一片“東來順一定火起來”的祝福聲中,東來順真的“火”了,火勢蔓延,濃煙滾滾,東來順飯莊被燒得噼啪作響,突然随着一聲巨響,轟然倒塌。

樓塌了,店沒了,拉了一屁股“饑荒”,丁德山欲哭無淚,絕望至極!

匠心永築 一諾勝千金

大火吞噬了東來順,卻吞噬不了丁德山永不泯滅的心。

第二天,落魄至極的丁德山沒有倒下,沒有氣餒,而是在廢墟上扯起了粥棚,繼續叫賣着稀粥、米飯、花卷……他說:“我丁德山向各位債主做個承諾,飯店沒了,可是攤位還在!借大家的錢,我會一分不少的還給大家!請寬限一段時間,謝謝各位喽!”

13年後,丁德山還清了所有債務,又在東來順飯莊原址上起了一座三間瓦房,大堂挂着的是一幅東來順新匾。丁德山說:“東來順的羊都是從口兒外的錫林郭勒盟來的,全部是羯羊,肥而不膻,肉味清香。”很快,東來順涮羊肉吸引了達官顯貴、商賈雲集,就連“假皇上”也時常光顧,騙吃騙喝,解饞過瘾。社會各界紛至沓來,排隊等候,為的是吃上一頓色鮮、口香、味美的銅火鍋涮羊肉。現實中,丁德山是一個極有生意天賦的人,很小就知道通過賺差價掙錢,也能夠在東安市場中敏銳發現商機——開粥鋪。他還是一個不甘失敗,永不服輸的人,東來順在一場大火中燒沒了,他沒有倒下,從零起步,經過13年打拼又重起“東來順”字号。

人間煙火氣 永遠東來順——大型新編話劇《西去東來》舞台藝術再現

在兵荒馬亂的日子,丁德山左右逢源,無論遇到地痞、流氓,還是日軍、國軍,他都會謹小慎微、客客氣氣,徘徊于達官顯貴和市井無賴之間,不谄不媚、不驕不傲,恪守生意正道,始終保持東來順屹立不倒。直至成立民國時期最早的“聯合企業集團”。東來順成為集東來順涮羊肉特色經營,又一順清真菜肴兼焖爐烤鴨經營,天義順、永昌順前店後場自産自銷經營,以及長興鐵鋪、大中較高價的電梯大廈、東來大車店等六七家企業于一體的農工商聯合企業。

120年間,東來順謹遵創始人于德山的經營之道:“東來順隻選羊的“上腦、小三岔、大三岔、黃瓜條、磨裆”五個部位,又鮮又嫩,品質優良;東來順的肉片,薄如紙、勻如晶、軟如棉、齊如線、美如花。放在青花瓷盤裡,那就是一幅畫。”如今,東來順憑借着“品牌、品質、誠信”三大基石,發展為全國150多家門店,擁有各方食客信任和擁戴的百年老字号的傳奇。

國家非遺 舞台芳華

中國飲食文化曆史悠久,博大精深。東來順便是中國傳統飲食文化中的一顆璀璨的瑰寶,是一項重要的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

為進一步展現中華飲食文化和話劇文化的魅力,新編話劇《西去東來》旨在承擔起“讓民族品牌大放異彩”的重任,讓更多的國人了解我們的曆史,感覺我們的飲食文化。著名導演郎昆、著名制作人黃誠堅、青年導演闫銳聯袂執導,著名演員劉佩琦、蔡明、于明加、劉流、句号、楊樹林、楊九郎等紮根角色,傾情演繹,為觀衆呈現出一場情景式沉浸式的大型話劇。拉開《西去東來》的大幕,火鍋熱氣騰騰,帶着觀衆回到東來順1912年的景象。那個空間是有立體感的,其間,有達官貴人,也有販夫走卒;有卡座,也有包廂;有自己點一個火鍋的,也有因為吃不起和别人‘拼鍋’的。這部劇主題是‘求真’,物料真、食材真、手藝真,會真的把東來順的肉放在青花瓷的盤子裡,薄如紙、軟如棉、齊如線、美如花,同時還會從側面示範那個時代的‘亂’和‘假’。”丁德山妻子馬悅蓮出場是從研制糖蒜開始的。這個程序裡,有着時間的跨度和對生活的領悟,就像台詞裡所說:“用天亮之前沒被太陽照過的蒜,放進壇子裡,先放鹽殺,再放糖腌,用石頭壓,在地上滾。就這麼熬着,堅持下來,就總會有甜的那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這部劇在基于豐富史詩的現實主義的風格之上,還通過意向化的空間處理,拓展人物的情感,引出當下和曆史的對話,展現出浪漫主義的色彩和超現實主義的風格。

人間煙火氣 永遠東來順——大型新編話劇《西去東來》舞台藝術再現

國家非遺項目,舞台綻放芳華。新編話劇《西去東來》在一波三折、情景交融的故事中,人物性格、品牌故事、起承轉合、篇章結構等一一展現,給觀衆帶來深刻的感官認知和情緒飛揚。

大幕開啟,音樂響起,一部以現實主義為基礎,力圖浪漫唯美的史詩級大戲《西去東來》,正在離我們愈來愈近,愈來愈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