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成龍已經完全沒有票房号召力,又不缺錢,為何非要賣力地拍電影?

作者:電影微笑君

成龍的票房号召力大不如前,這是不願面對但也不可否認的事實。

回首下成龍大哥從2012年到2017年主演的7部影片:

《十二生肖》(2012年12月公映):8.81億元,評分6.7分。

《警察故事2013》(2013年12月公映):5.4億元,評分5.8分。

《天降雄獅》(2015年2月公映):7.44億元,評分5.9分。

《絕地逃亡》(2016年7月公映):8.89億元,評分5.7分。

《鐵道飛虎》(2016年12月):6.99億元,評分5.2分。

《功夫瑜伽》(2017年1月公映):17.53億元,評分5.0分。

《英倫對決》(2017年9月份公映)5.37億元,評分7.0分。

成龍已經完全沒有票房号召力,又不缺錢,為何非要賣力地拍電影?

我們可以看到,這五年内,成龍大哥票房最少的《英倫對決》也有5億元多,最高的《功夫瑜伽》17億元多,是2017年春節檔的冠軍。

這時候說成龍大哥是當時國内票房最穩定的巨星,是沒有人質疑的。

但,英雄見白頭,終會發生。

成龍已經完全沒有票房号召力,又不缺錢,為何非要賣力地拍電影?

我們再看看最近幾年成龍大哥主演電影的票房:

《機器之血》(2017年12月公映):4150萬,評分4.7分。

《神探蒲松齡》(2019年2月公映):1.52億元,評分3.8分。

《龍牌之謎》(2019年8月16日公映):2083萬,評分3.6分。

《急先鋒》(2020年9月30公映):2.94億,評分4.4分

成龍已經完全沒有票房号召力,又不缺錢,為何非要賣力地拍電影?

綜觀2012年至2017年間的作品,再對比後面的失敗之作,有一點很清楚,就是前者作品注重原創,創作态度也嚴謹得多,而且都是成龍自己牢牢把控,作品一部是一部。如果說《機器之血》是成龍有意在科幻題材上進行開拓,雖敗猶榮,那麼,《神探蒲松齡》、《龍牌之謎》這兩部影片,就是在劇本挑選上有明顯失誤了。

成龍已經完全沒有票房号召力,又不缺錢,為何非要賣力地拍電影?

再者,成龍大哥已經69歲了,對于一個演員來說,這個年齡大部分都已經退居二線,含饴弄孫,更何況是一個動作明星。

《急先鋒》中有一個鏡頭,成龍準備跳樓,但邊上的迪拜警察告訴他,“邊上有樓梯,”大哥一聽,“太好了,那就走樓梯。”

這個情節,被很多網友們紛紛解讀,“5塊錢特效再多也追不回成龍拼命的青春。”

成龍已經完全沒有票房号召力,又不缺錢,為何非要賣力地拍電影?

今年的《龍馬精神》裡,在片尾面對一個危險動作時,成龍大哥停住了腳步,表示這個動作做不了。

“沒想到我會說這樣的話。”成龍無奈地承認他已經“老了”。

成龍已經完全沒有票房号召力,又不缺錢,為何非要賣力地拍電影?

在被問到何時準備退休時?這位老大哥聲音哽咽:“我現在拍一部少一部,畢竟年紀在這邊了。當然,我大可以退休,但是那對我來說很沒意思。”

他說:“我的習慣就是老忘了自己的歲數”,“我老是認為自己還是年輕的時候,但有時候真的是力不從心”。

成龍大哥希望自己晚年還能發揮餘熱,是以他還是要不停地拍和演,他是為了賺錢嗎?

我想不是的,就是放不下那份電影夢,以至于在觀衆眼裡,這場夢你早就該做完了,可他還是固執的活在夢裡。

成龍已經完全沒有票房号召力,又不缺錢,為何非要賣力地拍電影?

我們都知道賭王七十二還生了個女兒呢,難道就叫他在家閑着吃吃喝喝嗎?當然不可以了, 是以成龍大哥還是要不停地拍和演,他依然要在一群人中忙碌,因為他夢想的就是電影,要賺錢也是在電影上賺錢,甚至哪怕不賺錢,也要堅持下去, 這就是一個精神追求。

成龍已經完全沒有票房号召力,又不缺錢,為何非要賣力地拍電影?

成龍跟劉德華都是同一類人。

雖然錢已經多到三代以後都能财富自由了,但拍電影對他們而言,不是工作,而是人生中最大的享樂。

是以,我們外人覺的他們拍電影,又累,又苦,但他們真的是樂在其中。

成龍已經完全沒有票房号召力,又不缺錢,為何非要賣力地拍電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