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政府花錢毀酒,法國葡萄酒過剩有多嚴重?

作者:NewEconomist

以下文章來源于魏城看天下 ,作者 魏城

意大利的葡萄酒消費量下降了7%,西班牙下降了10%,法國下降了15%,德國下降了22%,葡萄牙下降了34%,但整個歐盟地區的葡萄酒産量卻增加了4%

政府花錢毀酒,法國葡萄酒過剩有多嚴重?

法國葡萄酒馳名全球,但如今法國政府卻出錢,讓廠家大量銷毀葡萄酒,這究竟是為什麼?

據報道,法國政府将出資2億歐元,購買過剩的葡萄酒,并将其銷毀。

8月25日,法國農業部長馬克·費斯諾宣布,歐盟曾在今年6月專門提供了1.6億歐元,供法國銷毀過剩的葡萄酒,在此基礎上,如今法國政府将追加撥款,使所謂的“毀酒補貼”達到2億歐元。

“紅酒之國的煩惱”

法國被稱為“紅酒之國”,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葡萄酒生産國之一。法國的紅酒以波爾多、勃艮第、隆河等地區的葡萄酒最為有名。波爾多的葡萄酒以其豐富的芳香和堅果味著稱,勃艮第的葡萄酒則以其濃郁的果香和酸度而著名。法國紅酒的品質和口感一直深受全球葡萄酒愛好者的追捧,包括中國的葡萄酒愛好者。

但如今多種因素疊加在一起,導緻今年法國主要葡萄酒産地(尤其是波爾多)的葡萄酒産量嚴重過剩。這些因素包括生活成本危機、新冠疫情的連帶影響、法國消費者對葡萄酒的需求減少、全球消費者習慣的改變、葡萄酒出口市場的競争加劇和中國葡萄酒銷量的下降。

為了避免價格暴跌,法國政府不得不出錢毀酒。

費斯諾說,法國政府提供這筆2億歐元補貼的目的,就在于“避免價格暴跌,幫助葡萄酒制造商找到其他收入來源”。

葡萄酒飲用量的升降,部分上反映了全球經濟的起伏,而如今法國葡萄酒滞銷,也是全球經濟減速的無數症狀之一。

法國葡萄酒的最大出口國是美國,而波爾多葡萄酒的最大出口國是中國,但在三年新冠疫情期間,中國幾乎完全停止了對波爾多葡萄酒的進口。疫情之後,中國恢複了對波爾多葡萄酒的進口,但進口量遠遠沒有達到疫情前的水準。

法國華裔酒商俞正強表示,疫情之前,波爾多的酒莊每天等着貨車拉走葡萄酒,運往中國。但近些年來,來自中國的訂單大幅減少,有些酒莊和酒廠受制于中國進口量的下滑,而無法維系。

當然,葡萄酒銷量的減少并不局限于中國。僅就歐洲而言,歐盟委員會截至6月的資料顯示,意大利的葡萄酒消費量下降了7%,西班牙下降了10%,法國下降了15%,德國下降了22%,葡萄牙下降了34%,但整個歐盟地區的葡萄酒産量卻增加了4%。

就産量而言,歐盟是全球最大的葡萄酒生産地區。

波爾多地區農民協會的資料顯示,該地區多達三分之一的葡萄酒制造商均因産量過剩和價格下跌而遭遇了财務困難。

法國最大的葡萄酒産地朗格多克地區也遭受了沉重打擊,該地區葡萄酒生産商協會的讓-菲利普·格拉尼爾沮喪地說:“我們生産的葡萄酒太多了,銷售價格低于生産價格,是以我們在賠錢。”

法國葡萄酒市場專家伊麗莎白·卡特證明說,今年法國葡萄酒生産過剩已經導緻一些品種的價格下跌了20%之多,限制數量應該有助于支撐價格。

逾百座遊泳池“廢酒”

根據法國葡萄酒業的估算,今年法國過剩的葡萄酒高達3億升,相當于去年總産量的7%。據稱,這3億升需要銷毀的葡萄酒,足以填滿 100 多個奧林匹克規模的遊泳池。

此外,法國政府的這筆共2億歐元的撥款,還将用于補貼本國葡萄酒制造商,以供他們把葡萄酒中的酒精成分蒸餾成純酒精,然後虧本出售給洗手液、香水和其他行業。

此前,法國政府還曾撥款,補貼那些“拔藤”的葡萄種植者。

今年6月,法國農業部宣布撥款5700萬歐元,補貼波爾多地區的葡萄種植者,讓他們拔除約9500公頃的葡萄藤,平均每公頃補貼6000歐元。與此同時,法國政府還提供了其他公共資金,鼓勵葡萄種植者轉向種植橄榄等其他農産品。

據稱,這是法國政府自2006年補貼葡萄園主大規模拔除葡萄藤之後,再一次出手幹預。這次“拔藤”涉及的葡萄園面積,可能占整個波爾多地區葡萄種植園面積的13.6%。

歐洲上一次遭遇被稱為“葡萄酒湖”(wine lake)的葡萄酒産量過剩危機,發生在2005年-2006年期間,當時的危機就是被歐盟自己的補貼政策所刺激出來的。為了緩解那次危機,歐盟不得不改革它的農業政策。

消費者口味變化

法國馬賽KEDGE商學院專門研究食品和葡萄酒的經濟學教授奧利維爾·傑高表示,法國人葡萄酒飲用量減少,并不是最近才出現的現象。

1926年,法國人的葡萄酒消費量達到頂點,當時法國人平均每人每年能喝大約136升紅葡萄酒,此後逐年下降。2012年至2022年,法國人的紅葡萄酒的消費量減少了32%。如今法國人平均每人每年喝的紅葡萄酒不到40升,而年輕人紅葡萄酒的飲用量減少得更為急速。

原因很簡單:選擇多了。法國年輕人今天更喜歡喝啤酒、烈酒,或不含酒精的飲料,而對法國傳統且享有盛名的波爾多紅葡萄酒等并不感興趣。

最近的幾個調查的結果,證明了同樣的趨勢:今年法國超市啤酒的銷量可能第一次超過葡萄酒的銷量。

最近幾年全球範圍内葡萄酒消費量下降,也與新冠疫情的影響有關。各國在疫情期間紛紛采取了程度不同的封城措施,迫使酒吧和餐館關門,導緻葡萄酒銷量急劇減少。而歐美各國最近出現的通貨膨脹,更讓普通消費者勒緊了褲腰帶,減少了對葡萄酒等非必需品的消費。

但在葡萄酒消費量大減的同時,葡萄酒的生産成本卻增加了。而俄烏沖突打亂了制造葡萄酒所需的原料和酒瓶的運輸,也對葡萄酒業造成了負面影響。

而氣候變化也在此時“添亂”:今年由于氣候變暖和幹旱,葡萄的成長周期縮短,收獲季節提前。這一變化雖然可能會提升葡萄酒的品質,但也帶來了供應量的增加。對葡萄酒制造商來說,以往這的确是一個好消息,但在需求疲弱的今天,卻無疑是一個雪上加霜的壞消息。

氣候變化也給葡萄酒細分市場帶來了此起彼伏的影響。例如,氣候變暖提升了消費者對白葡萄酒和桃紅葡萄酒的需求,但降低了對紅葡萄酒的需求。波爾多地區的葡萄種植者史蒂芬·加巴德說:“在夏季,當溫度特别高的時候,人們更傾向于喝那些清爽、低溫的飲料,如白葡萄酒、桃紅葡萄酒和氣泡葡萄酒,而不喜歡喝傳統的紅葡萄酒。”

相比起低端的紅葡萄餐酒,高端葡萄酒和香槟賣得更好,是以一些法國生産商已經成功轉向高端市場,以應對需求下降。

桃紅葡萄酒賣得也不錯,是以,法國奢侈品集團路威酩軒(LVMH)和法國酒類生産商保樂力加(Pernod Ricard)等巨頭收購了一些桃紅葡萄酒品牌,如“輕語天使”(Whispering Angel)和“普羅旺斯的聖瑪格麗特”(Sainte Marguerite en Provence)。

依循同樣的邏輯,費斯諾在宣布2億歐元的“毀酒補貼”時特别強調,法國葡萄酒業需要考慮消費者口味的變化,适應新的現實,為可持續性的未來做好規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