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秦始皇血脈還存世嗎?你若是這四個姓氏,或許是他的後代

作者:李瑩瑩小史

前言:

在中國古代,王朝的更替往往伴随着宗室血脈的斷送。秦朝作為第一個統一中國的帝國,其興衰成敗和宗室命運尤具代表性。公元前221年,嬴政統一六國,建立秦朝,成就千古一帝的盛業一直以來,很多人都認為秦始皇的後人在秦末的那場亂世之中,已經被殺戮殆盡了,其實,偌大的一個秦王朝,總會有人成為漏網之魚,僥幸撿得一兩條性命,延續秦始皇一族的血脈。

根據相關史料記載,如果你是以下這四個姓氏,那麼或許就是秦始皇的後代,看看有你嗎?

一、秦朝覆滅,胡亥登基的不安全感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駕崩于邢台行宮,距其統一六國僅過去了15年時間。此時的秦王朝表面上仍然強大,實則已積重難返。秦始皇一生勞苦功高,卻也因為過度使用暴政手段而積聚了深重的民怨。他去世後,宦官趙高與丞相李斯等人秘不發喪,暗中殺害太子扶蘇,另立秦始皇幼子胡亥為帝,是為秦二世。

秦始皇血脈還存世嗎?你若是這四個姓氏,或許是他的後代

身為竊國者的胡亥即位後,心中便籠罩着濃濃的不安全感。他明白自己并非合法的嗣君,奪得皇位的手段也極其卑劣。這樣的帝位像巨石壓頂,随時可能被推翻。為了鞏固自己的皇權,消除這種威脅,他先後兩次在鹹陽發動政變,指令趙高屠殺自己的兄弟姐妹。第一次在鹹陽大街上處決了12名親兄弟,第二次又在杜郵街頭用石碾的方式慘殺了16名兄弟姐妹。據說現場血流成河,慘不忍睹。這場驟然襲來的血腥政變讓整個秦都陷入了恐慌之中,人心渙散。

胡亥之是以要下如此殘忍的毒手,也是出于卑劣的權力觀。他視這些手足為威脅,害怕他們謀反奪位。尤其是長兄扶蘇,更是自己奪權的巨大障礙。是以他先令扶蘇自盡,接着又殺害其他親人,可謂卑鄙無恥。這場兄弟相殘的悲劇在中國曆史上見證極少,充分暴露了胡亥的血腥與殘暴。

秦始皇血脈還存世嗎?你若是這四個姓氏,或許是他的後代

二、陳勝吳廣起義,秦朝覆滅的導火索

胡亥殘害自己骨肉的舉動最終釀成了秦朝崩潰的導火索。公元前209年冬,陳勝、吳廣在大澤鄉發動起義,不出數月便聲勢浩大,直逼鹹陽。章邯、李斯奮力圍剿才将起義軍擊退。然而此時天下已然失序,各路諸侯見秦朝已是風雨飄搖,紛紛起兵伐秦。項羽、劉邦、英布、蘇角等人率軍殺入鹹陽,秦王朝就此滅亡。秦二世被趙高所殺,子嬰又殺趙高後,在項羽面前繳械投降。項羽為了複仇,下令開啟了對秦室宗室的大屠殺。

秦始皇血脈還存世嗎?你若是這四個姓氏,或許是他的後代

胡亥的血腥殺戮直接導緻了秦朝的覆滅。他殘害自己骨肉,導緻人心渙散,為起義軍提供了空前機會。史書記載,澤鄉百姓參加陳勝起義的很多就是被秦末暴政所逼。如果不是胡亥的殘忍統治,陳勝也不可能聚集那麼多人馬。可以說,胡亥一個人就毀掉了秦始皇半生心血。他的狠毒殘暴最終導緻自己的王朝灰飛煙滅。天道循環,善惡到頭終有報,秦朝覆滅就是這個警示的明證。

三、子高率族人出奔改姓存種

在胡亥殺害諸弟的血腥政變中,秦室宗親中的很多人意識到自己必死無疑,紛紛想辦法保全一脈血脈。其中最引人矚目的是秦始皇的兒子子高。據《史記》記載,子高上書胡亥請求前往骊山陵墓殉葬,實則是想保全自己的家人。胡亥許可後,子高便帶着一家老小出奔,不知所終。有學者推測,子高極有可能改姓“高”,其家族後人才得以在亂世中苟延殘喘。

秦始皇血脈還存世嗎?你若是這四個姓氏,或許是他的後代

子高之是以要改姓,也出于當時“滅九族”的慣例。為免遭禍,他必須舍棄“趙”姓,而取一個普通的姓氏隐姓埋名。子高一家逃亡的具體路線無從稽考,但南逃巴蜀一帶的可能性較大。如今“高”姓在四川盆地等地比較多見,這或許就是子高後人的痕迹。子高的改姓可以看作是聰明的生存之道。他明白留在秦都隻有死路一條,逃亡改姓才可能保住自己一脈香火。我們不知道子高是否曆盡艱辛才來到巴蜀之地,但他的故事教育我們,面對危機應機變通融,方能轉危為安。

四、秦末其他宗室亦可能化名改姓

除了子高一家,秦室其他宗親是否也仿效他的做法改姓化名而得以存活下來,目前還沒有确鑿的證據。但以人之常情,要在那樣的大屠殺中幸免于難,改頭換面可能是最好的選擇。

學界認為,秦末逃出生天的宗室很可能選擇“趙”、“秦”等姓氏,部分人也可能藏身故土,化名為“張”、“黃”等普通姓氏。這些姓氏如今在秦始皇的故鄉陝西等地比較集中,似乎印證了這種猜想。

秦始皇血脈還存世嗎?你若是這四個姓氏,或許是他的後代

具體來說,秦朝先祖曾分封諸子為列國諸侯,這些旁支在秦末也有可能收留王室遺裔,讓他們改姓後苟活于亂世之中。這一部分以“張”、“黃”姓居多,如今散布在陝西、甘肅等秦族故地。他們是秦室宗親的可能性雖不能完全排除,但肯定不及子高、胡亥諸弟等直系後人高。

我們不得不佩服秦末這些宗室的生存智慧。他們化險為夷,才為自己的家族争取了生機。就像百年老店要經得起時代變遷考驗,他們也靠與時俱進的變通之道保住了香火。這向我們诠釋了生存的寶貴與意義所在。

五、秦朝影響源遠流長 是其真正的血脈

盡管我們無法确定秦始皇的後人是否還活在人世,但這已然不那麼重要。因為秦朝對中華文明的貢獻是根本性的、深遠的。統一度量衡、文字,修築馳道,開拓邊疆,奠定中央集權制度;這些都奠定了中華民族的基礎。秦朝所留下的政治、經濟、文化遺産,已經融入中華民族的血脈。正如杜牧所說:“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任何盛極一時的王朝終将覆滅,但他們留下的文明瑰寶卻将綿延不絕。

秦始皇血脈還存世嗎?你若是這四個姓氏,或許是他的後代

是以,隻要我們傳承秦朝的這份文化精神,就都是秦始皇的後人。這才是支撐中華民族延續幾千年的根本所在。中國人常說“誰家的祖上沒當過官”,這不僅顯示出中國悠久的曆史,也展現了文明在時間長河中的傳承再造。如今編修族譜成為一種風尚,很多人追根溯源,這正顯示出民族的自信和文化的傳承。

秦始皇血脈還存世嗎?你若是這四個姓氏,或許是他的後代

秦朝之是以能對中華文明産生如此深遠影響,正是它留下的政治遺産獨一無二。沒有秦朝的 中央集權,後世各朝各代也難以建立強大帝國。在這點上,秦朝的影響遠超其短暫的國祚。中國自秦漢以來形成統一多民族的局面,秦朝功不可沒。是以我們不應隻看它傾頹的一面,而要正确認識其對中華文明的貢獻。這才是秦朝真正的血脈所在。

結語

秦末動蕩之世,不僅國家覆滅,也導緻無數王室血親慘遭殺戮。子高南遷全家可能獲得新生,其他宗室或許也化名改姓才得以存續。但這已不那麼重要。我們要珍視秦朝給後世留下的文明财富,這才是其真正的血脈所在。隻要繼承其文化精神,我們都是秦始皇的傳人。曆史滾滾向前,文明像火種相傳。秦朝的光輝必将通過我們這些後人,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