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個女足隊員19個大學生!“踢”出精彩人生

作者:金東媒體中心

這個暑假,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三河國小的老校長孫曉鳴逢人就喜氣洋洋地說:“我們那20個女娃娃,到今年有19個都因為足球特長考上了好大學,有出息呀,有出息呀!”這群從山溝溝裡走出去的女娃娃是怎樣實作人生的逆襲,成為了大山裡飛出的“金鳳凰”?8月25日,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在石柱縣婦聯的帶領下,重返三河國小,重訪這群通過一粒小小足球改變命運的留守女童們。

1

組建足球隊 讓孩子們都走出去

石柱土家族自治縣位于渝東南高山地區,三河國小是這裡一所高山移民國小。由于地處偏遠、條件艱苦,師資力量缺乏,要靠文化成績拼進大城市,對于這裡大部分孩子來說幾率很小,許多孩子在國中畢業後或是在讀高中期間就辍學出去打工了。時任三河國小校長的孫曉鳴認為,山裡的孩子從小練就了吃苦耐勞的精神和強健的體魄,讓孩子們到更好的學校讀書,特長興許是一條出路。于是,在2013年,三河國小組建起第一支女子足球隊開始發展足球特長教育,讓擅長足球的孩子也能通過特長進城讀書。

20個女足隊員19個大學生!“踢”出精彩人生

2013年秋季開始,學校為每個孩子購買一個足球,每班每周開設一節足球課,每月組織各年齡段開展班級聯賽。為了不耽誤學習,姑娘們總是選擇在放學後和周末訓練;條件艱苦,訓練場地是水泥地,摔下去就是一道傷痕;颠球、控球熟悉球性,動不動就練幾個小時……有的姑娘因為傷痛哭了,有的姑娘因為疲累哭了,然而哭完又咬着牙加入隊伍繼續練習。足球隊員送走一批又加入一批,學校足球氛圍越來越濃厚,足球精神越來越高漲,足球已經融入孩子們的日常。

10年來,這支從山旮旯走出留守女童球隊,在市級以上賽事中奪得26個冠亞軍,3名隊員入選校園足球國家隊,被譽為“大山裡的铿锵玫瑰”,獲評2017年度“感動重慶十大人物”特别獎、“全國校園足球優秀特色學校”。三河國小校園足球成為石柱縣乃至重慶市教育系統的一張名片。這群姑娘們也通過自身的努力通過主城的學校選拔,一步一步走向更為寬廣的世界。

20個女足隊員19個大學生!“踢”出精彩人生

2020年,三河國小第一個足球隊員馬慶林以足球特長考入上海體育學院。作為國家一級足球運動員的她,現已成為上海申花隊的職業球員,随球隊參加了2020、2021年度中國足協女甲聯賽,助球隊分别獲得第4名和第6名的成績。2020年,她代表上海體育學院參加2019-2020年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大學女子超冠聯賽,助校隊奪冠;2021年,她代表上海體育學院參加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聯賽(大學組)的比賽,助校隊榮獲冠軍……馬慶林的“成功之路”使她成為了三河國小衆多學生的偶像,當“球星”、捧“冠軍”成了孩子們心中向往的目标。

2022年、2023年,三河國小的20位女足隊員參加聯考,其中19位都考入理想的大學。北京體育大學、上海體育學院、甯夏大學、東北師範大學……足球不僅成為這些女孩兒們心中的熱愛,更幫助她們走向更遠的未來。

2

奮鬥吧少女 路就在你腳下

剛到三河鎮,曾經的三河學校足球女童秦芙蓉、劉麗萍和向宇馨就迎了上來,常年遠離父母在主城求學的她們特别懂事,特地準備了水果和礦泉水盛情邀請石柱縣婦聯一行和記者坐下。這次,石柱縣婦聯也為她們送去了被子等暖心禮物,祝賀她們考上理想的大學。

“是足球讓我們一家看到了希望。”秦芙蓉眼含熱淚地說。秦芙蓉家庭經濟不寬裕,家裡爺爺身體不好,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全力供養她姐弟三人上學。在學校老師的談話中,開明的父親認識到足球可以給女兒一個更好的未來,他常常打電話叮囑秦芙蓉:“你靠着踢球走出了大山,現在學習生活條件這麼好,你在外面要安心讀書、踢球,什麼都不要多想,咱們借錢都要上學。”

“一定要考上好的學校,不辜負爸爸媽媽和教練的關愛。”秦芙蓉暗下決心,從此更加勤奮地學習和練球。星光不負趕路人,孝順的她因為足球特長考上國家“雙一流”東華大學,也成為家族的驕傲。“上大學以後,我要把專業學好,把球踢好,出來以後可以當教練、裁判,讓爸爸媽媽過上好的生活。”秦芙蓉對未來的生活充滿期待。

對于劉麗萍來說,足球給予她最直接的好處就是健康的身體和自信的品質。她笑着說:“你們不曉得哦,在踢足球之前我身體才撇(不好),一場感冒就可以讓我病一個月,他們都用骨瘦如柴來形容我。而且小時候我性格特别内向,和别人說一句話都要鼓足半天勇氣。自從五年級加入了足球隊,天天起早貪黑鍛煉,我的身體肉眼可見壯實了起來,也不生病了。身體好了,我的性格也好了,賽場上的團隊作戰讓我學會了和其他姐妹溝通交流,每次成功都增強了我的自信心和責任心,可以說足球從裡到外改變了我這一個人。”

20個女足隊員19個大學生!“踢”出精彩人生

而在向宇馨心中,足球是快樂的代言詞。她講起那個時候,要專業場地沒有專業場地,要專業教練沒有專業教練,最開始大家都隻是踢着玩,但是2015年她們捧回了全市校園足球的比賽冠軍,大家才意識到原來踢足球真的可以改變命運,原來踢足球可以成為生命中一件快樂的事情。從那以後她們訓練就更加刻苦。慢慢地,她們就愛上了這項拼體力更拼智慧,講突破更講團結的運動。憑着一腔熱愛,無論刮風下雨小夥伴們都會聚在一起踢球,哪怕是20、30塊錢的球鞋,她們都踢出了精彩的比賽、精彩的人生。

3

那粒黑白的小球 已成為生命的重要部分

“每一刻都像永遠。因為一次選拔被發現,自那開始從母校認識足球,從此足球與我盎然交手。四年級:那年懵懂,一心學習基本功的一位短發黑娃。五年級:少年老成,持隊長封号跟随冉教所向披靡。六年級:稚氣未脫的王教練持證上崗,拿下國小末冠……高一:厚積薄發,高冷的王教練終于豎起來了他的大拇指。高二:遺憾負傷,含淚當上小助理看着家人們奪冠。高三:開啟回憶倒計時,思緒擊中高三學子最痛苦最熱血的一年, 加油是挂在嘴上最多的一句話,最後一張的咔嚓為高三附上最完美的句号!九年就像小火炖慢粥,我好像樂在其中。”考上東北師範大學的李春菊這樣總結自己與足球結緣的九年時光。這九年她來,教練成為父母,足球成為夥伴,隊友成為戰友,她經曆過失敗的苦,也品嘗過成功的甜,在她心中,踢球已經成為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

20個女足隊員19個大學生!“踢”出精彩人生

陳相伶,國家一級運動員,重慶市校園足球聯賽市級總決賽女子組冠軍,重慶市城市足球聯賽女子U13組冠軍,足球協會杯賽女子甲組第一名。這個倔強的石柱妹子提起足球,眼中閃爍着耀眼的光芒:“是足球教會了我自信和堅強。”

早上6.30起來洗漱、吃飯;7.30開始早讀、8.30—10.30英語;10.40—12.30數學;14.00—16.00看政治、國文;17.00—19.00訓練。這是陳相伶在家複讀的作息表。

她直言,複讀的這一年獨自一人選擇在家複習,這很考驗心态和控制力。學習上,開始的時候很迷茫,不知道從哪裡開始,沒有氛圍,遇到問題沒有人一起讨論,隻有自己鑽研,直到制訂了學習計劃,依照學校的作息規律,慢慢地一切都進入了正軌。後來因為染上了新冠沒法進行訓練,好不容易找到的狀态又沒了,好幾次差點堅持不下去。但足球帶來自信和堅韌讓她始終沒有放棄。

“經過365天的拼搏,今年我終于被湖南師範大學錄取。輕舟已過萬重山,這束光還是照進來了,雖然晚了一年。望明年考試的學妹取得優異成績,考上理想的大學。”陳相伶在給學妹的一封信中回憶起這些年與足球相伴的點點滴滴。

4

從懷疑到支援 爸爸媽媽放手讓你們飛翔

“祝賀張婕,考上了心儀的大學!”記者撥通今年剛考入北京體育大學的張婕的媽媽馬培芳的電話時,她剛剛把女兒送上開往北京的列車開啟新的人生旅程。回憶起當年那個希望通過踢球到主城讀書,就可以和爸爸媽媽在一起的女娃娃,現在已經成為一個英姿飒爽的運動員,張媽媽感歎是足球改變了女兒的人生軌迹。

“她是我們的幺女,從小就捧在手掌心上。我和她爸爸都覺得踢球太辛苦,怕她受傷,又怕她耽誤學習,一開始都不支援她去踢球,但她說她不怕,受得住。”天下父母愛子之心都是一樣的,可是随着老師一次一次登門的勸說,和女兒始終的堅持,馬培芳和丈夫“妥協”了,決定讓女兒去試一試。

2015年,張婕和隊友們捧回了冠軍,重慶市主城的學校向她們伸來了橄榄枝,馬培芳和丈夫才真正感覺到原來踢球是可以改變命運的。可是當時張婕才9歲,這麼小的丫頭離開父母學習生活怎麼辦?馬培芳不是沒有忐忑過,但是經過幾年的訓練,她選擇了相信女兒和教練。在沉浸于女兒和隊友們一次次捧回榮譽的喜悅中,在目睹女兒和隊友們哪怕下大雨仍然堅持一次次射門的熱情後,馬培芳和丈夫徹底放手了。讓她驕傲的是,女兒從大山到主城再到大都市,飛得越來越高,越來越遠。

20個女足隊員19個大學生!“踢”出精彩人生

現在的馬培芳,非常感謝三河國小的老師和教練們,是他們讓一棵好苗苗成長為一棵大樹。她笑着說:“我現在還在給别人做工作,說搞體育真的可以讓娃娃有個好前途,哪怕今後不從事體育,但是培養的性格和品質也可以改變人的一生。”

5

始終如一的關愛 加油!追風少年

“十年前在一所農村國小,從四、五年級女生中組建一支留守女足隊,十年不長,十年堅持很難。但你們用實際行動改變了人生,在十年的奮鬥途中你們感動了多少人,更激勵着後者。在十年裡有社會及各界人士給你們的力量,你們從不孤獨。有隊友和老師及他們的陪伴。十年裡你們收獲了很多很多,實作了我們共同夢想。師者父母心,我為你們高興和驕傲!人生的旅途沒有終點隻有奮進。堅信你們用大山裡的铿锵玫瑰精神去譜寫你們更輝煌的人生。”孫曉鳴在微信中寫下對姑娘們的寄語,這也是陪伴和關愛她們成長的所有人的共同希冀。

20個女足隊員19個大學生!“踢”出精彩人生

石柱縣婦聯主席馬建瓊表示,縣婦聯将積極牽線搭橋讓愛心女企業家和這些困境女大學生結對,幫助她們完成學業實作夢想。同時利用縣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在假期開設留守兒童課外足球教育訓練,邀請這些充滿正能量的姐姐們回鄉開課,既讓孩子們從中學到足球知識和技巧,更能學到她們在困境中堅韌不拔的精神,同時也幫助這些女大學生得到社會實踐機會,通過自己的勞動得到報酬和成長。在她們畢業後還将對她們進行就業創業教育訓練,為她們的人生指引方向。

2023年

《中國婦女報》《中國婦運》

來源/中國婦女報(ID:fnb198410)作者/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 任然/樂丁責編/陳曉冰審簽/一帆監制/志飛

20個女足隊員19個大學生!“踢”出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