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雍和宮遊覽路線、各殿供奉佛祖、祈福、開光攻略

作者:悠閑美欽

雍和宮是國家4A景區,清朝時期的皇家寺廟,因出了雍正、乾隆兩位皇帝而被稱為潛龍邸。我希望能以最簡單的語言将雍和宮介紹給大家。讓大家憑本攻略就能覽精華、拜佛、開光,一步冤枉路都不走。

雍和宮遊覽路線、各殿供奉佛祖、祈福、開光攻略

雍和宮全景圖 網上下載下傳

一、雍和宮建築分布及參觀路線

雍和宮由整體結構。由南到北:

中軸線是牌坊-天王殿-四體碑亭-須彌山-大雄寶殿-永佑殿-法輪殿-萬福閣-綏成樓。

西側建築:依次為:鼓樓-西碑亭-講經殿-時輪殿-西配殿-戒台樓-雅曼達嘎樓-西順山樓。

東側建築:依次為:鐘樓-東碑亭-密宗殿-藥師殿-東配殿-班禅樓-照佛樓-東順山。整體是一個三座牌樓和五進院。我們參觀的順序也是按照由南到北、由東到西的順序。

二、雍和宮各殿具體位置及供奉的佛祖:

銀杏大道:進檢票處的正門牌樓後,就是銀杏大道,春夏秋三季,銀杏枝葉屏蔽了陽光、雨水。走在這條大道,立即感覺到全身沐浴在佛家仙氣之中。銀杏大道的盡頭就是雍和宮的大門(昭泰門)。門前兩側為寺院贈香處,可根據自己的需求領取。

雍和宮遊覽路線、各殿供奉佛祖、祈福、開光攻略

大門口

進入昭泰門(也叫雍和門,乾隆手書),門内東西兩側是鐘鼓樓,西側的鼓樓旁,是一口重達八噸的大銅鍋,此鍋即為寺院過去熬制臘八粥用。銅鍋的北側是八角亭。昭泰門正對面即是天王殿(雍和門殿),裡面供奉的是彌勒佛以及四大天王。

雍和宮遊覽路線、各殿供奉佛祖、祈福、開光攻略
雍和宮遊覽路線、各殿供奉佛祖、祈福、開光攻略

天王殿前的大獅子

出天王殿,往北即是大雄寶殿(雍和宮殿),裡面供奉的是三世佛,即釋迦牟尼佛、燃燈佛、彌勒佛。兩面山牆是十八羅漢。大殿外院内是四學殿,東側,南端是密宗殿,供奉的是宗喀巴大師、文殊菩薩、襲饒僧格像;北端是藥師殿,裡面供奉的是藥師佛。西側,南端是講經殿,供奉的是宗喀巴大師、白改傘佛母、綠度母像。北端是時輪殿,裡面供奉的是時輪金剛佛。

雍和宮遊覽路線、各殿供奉佛祖、祈福、開光攻略

出大雄寶殿,是永佑殿。店内供奉的是阿彌陀佛、藥師佛、獅吼佛。

出永佑殿,即是法輪殿。法輪殿供奉的是宗喀巴大師,宗喀巴大師背後是五百羅漢山。與法輪殿平行的左右兩個建築為班禅樓和戒台樓,是雍和宮藏傳佛教藝術博物館文物展室。法輪殿院内的東配殿供奉的是密宗五大金剛、吉祥天母護法、六臂勇保保護法、閻王護法、财寶護法。西配殿供奉的是釋迦摩尼和八大菩薩。分别是文殊菩薩、觀音菩薩、除蓋障菩薩、慈氏菩薩、金剛手菩薩、地藏菩薩、虛空藏菩薩和普賢菩薩。

雍和宮遊覽路線、各殿供奉佛祖、祈福、開光攻略
雍和宮遊覽路線、各殿供奉佛祖、祈福、開光攻略

宗喀巴

出法輪殿,往北是萬佛閣以及東西兩側的永康閣和延綏閣。萬福閣内的大佛地上高18米,地下埋入8米。佛身寬8米,地上是用一整棵名貴的白檀香木雕刻成的。是整個雍和宮的核心,香火也最旺。永康閣和延綏閣與萬佛閣相連相通。西連的永康閣,每層供四尊無量壽佛;東連的延綏閣,内供四尊木雕貼金釋迦牟尼佛。

雍和宮遊覽路線、各殿供奉佛祖、祈福、開光攻略

在萬福閣院内的東側是昭佛樓,乾隆生母鈕祜祿氏禮佛的地方,内供旃檀佛。裡面有著名的金絲楠木佛龛,刻有99條金龍。這佛龛也是雍和宮三絕之一。萬佛閣院内東側是雅曼達嘎樓,内供大威德金剛,也叫雅曼達嘎。

雍和宮遊覽路線、各殿供奉佛祖、祈福、開光攻略

萬佛閣後的最後一個樓閣是綏成樓,裡面主要供奉的大白傘蓋佛母、一世、五世、六世班禅,一世、七世達賴。

雍和宮遊覽路線、各殿供奉佛祖、祈福、開光攻略

三、雍和宮必看的精華

雍和宮最有名的文物是木雕三絕和須彌山。無論你是進香還是旅遊參觀,寺内的木雕三絕和須彌山,是寺内精華,不能錯過。

1.木雕三絕:

木雕三絕是指五百羅漢山和邁達拉佛和楠木佛龛。

五百羅漢山在法輪殿内,整個山體由紫檀木雕刻而成。邁達拉佛即是雍和宮最高的大佛,在萬福閣。大佛已是吉尼斯世界紀錄中最大的木制佛。楠木佛龛在照佛樓内,佛龛由楠木雕刻而成,共雕有99條各式的盤龍,在佛龛内正中供奉的是一尊高約2.5米的元代銅鑄“旃檀佛像”,是從什刹海中打撈出來的元代遺物。

2.銅鑄須彌山

雍和宮大殿前的庭院裡,橢圓形漢白玉石座上的石池中,有座高達1.5米的青銅“須彌山”。它是古印度神話中的名山,據說是世界的中心。佛經認為,世界的最底層是風輪,其上是水輪,再上是地輪。地輪之上有九山八海,須彌山就在這山海之間。

雍和宮遊覽路線、各殿供奉佛祖、祈福、開光攻略

四、法物流通處及開光室

雍和宮請法物有三處,分别位于入口處的西側、銀杏大道西北側昭泰門前、講經殿旁。購買法物,人多的時候建議首選入口處西側的流通處,人相對少一些。開光處在永佑殿西側。開光的法物可以是法物流通處購買的、也可以是在其他地方買的。開光費用随緣,沒有硬性要求。

如果做佛事活動,可以在開光室旁邊的房間登記。

五、拜佛須知

1、一定要衣着得體,不要過于暴露。

2.進每個院落都要先到大殿禮佛,然後再去院落内各偏殿拜佛。

3.必須用寺院贈送的香,如果還想表達誠意可以帶自帶鮮花和水果和錢。

4.拜佛修行,首先要堅持心存善念,行善積德。

六、雍和宮門票

雍和宮門票25元,學生半價,60歲以上老年人、殘障人士免票。

雍和宮官網、微信公衆号可實名購買。如當天預約未滿,也可現場購票。

七、交通

雍和宮位于北京市東城區北新橋街道大街28号。強烈建議坐地鐵,不打車(打車不比公交快)、不坐公交(公交站離售票處較遠)、更不開私家車(附近的停車場離售票處比較遠)。乘地鐵五号線或二号線,F東南出口出來後左轉,向南行400米即可到達。

八、雍和宮的曆史(介紹給不了解雍和宮的朋友)

明朝時期,雍和宮這個地方是太監官房。康熙32年,此地賜給四阿哥胤禛作為貝勒府,第二年,雍正搬進貝勒府。康熙48年,雍正封為親王,又改為雍親王府。1722年,雍正皇帝繼位,正式賜名“雍和宮”。府邸西半部分作為黃教上院,東半部分作為雍正的行宮。

1735年,乾隆登基,将行宮進行修建為東書院。東半部分的規模幾乎與現在的雍和宮相當,當時,東書院與西半部的黃教上院風格不同、格調迥異的建築群相輔相成構成了雍和宮的全貌。1744,西院正式改為藏傳佛教寺廟。從此,雍和宮開始了它既為皇家第一寺廟又為連接配接中國曆屆中央政府與蒙古、西藏地方紐帶、橋梁作用的輝煌曆史。

1900年,八國聯軍占領北京時,大量物品也都被日本人搶走,東書院被日本人所燒。隻留下了西半部分,也就是現在的雍和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