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攜手邁向發展共同體 共創美好繁榮未來

作者:光明網

攜手邁向發展共同體 共創美好繁榮未來

——習近平主席在“金磚+”上司人對話會上的重要講話引發多國人士強烈共鳴

當地時間8月24日上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約翰内斯堡出席金磚國家同非洲國家及其他新興市場和開發中國家上司人對話會。習近平主席發表題為《勠力同心攜手同行邁向發展共同體》的講話。

多國人士高度評價習近平主席在講話中對全球發展事業作出的深刻論述。他們認為,習近平主席的講話推動國際社會聚焦發展問題、建構全球發展夥伴關系,推動攜手邁向發展共同體,彰顯負責任大國的擔當。他們指出,中國同廣大開發中國家不斷深化合作,助力其實作高品質和可持續發展,為推動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作出了重要貢獻。

推動發展問題重回國際議程的核心

習近平主席在講話中指出,發展承載着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開發中國家的第一要務,也是人類社會永恒主題。目前,多數可持續發展目标落實緩慢、令人擔憂。全球發展事業面臨巨大挑戰。國際社會要以天下之利為利、以人民之心為心,推動發展問題重回國際議程的核心。

尚比亞穆隆古希大學學者安西托斯·姆萬薩認為,習近平主席對全球發展事業現狀和面臨挑戰的論述十分深刻。他說,發展是事關各國利益的重大問題。目前,政治和經濟不穩定等問題困擾着許多開發中國家,特别是非洲國家。“要提高開發中國家在全球治理中的代表性和發言權,支援開發中國家實作更好發展。要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建構全球發展夥伴關系”……習近平主席提出的重要主張,彰顯了中國着眼國際社會共同利益、推動為共同發展營造安全穩定國際環境的擔當。

南非國際事務研究所研究員羅安達·姆蓬戈塞十分贊同習近平主席關于國際社會要“推動發展問題重回國際議程的核心”這一主張。他說,開發中國家的國情各不相同,但發展是其共同的追求,廣大開發中國家應在促進共同發展方面加強團結合作。習近平主席提出全球發展倡議,主張建構全球發展夥伴關系,對廣大開發中國家獲得公平發展機會而言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在泰國泰中“一帶一路”研究中心主任威倫·披差翁帕迪看來,習近平主席的講話反映出廣大開發中國家的共同心聲。他說,開發中國家的發展需求更加緊迫,開發中國家聲音應得到更多傾聽,確定其在全球治理中發揮應有作用。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等倡議促進互聯互通,為沿線國家帶來繁榮,使廣大開發中國家更好地融入全球治理架構。

埃塞俄比亞戰略事務研究所進階研究員梅拉庫·穆盧阿萊姆說,作為開發中國家、“全球南方”的一員,中國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秉持互利共赢原則,尊重各國人民的共同利益與需求,為許多開發中國家減少貧困、改善民生提供幫助,“使開發中國家共享開放發展的機遇和成果,為推動南南合作作出了巨大貢獻”。

俄羅斯科學院世界經濟與國際關系研究所專家阿列克謝·庫普裡亞諾夫表示,在目前國際形勢不确定因素增加背景下,如何通過合作應對各種挑戰越來越受到重視,這也是“金磚+”合作各方的共同關切。中國着眼世界共同發展,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向其他開發中國家提供技術、資金等支援,這有助于提升開發中國家的社會福祉和國際地位。

委内瑞拉新興經濟體發展高等研究中心學術研究主任路易斯·德爾加羅認為,開發中國家的發展水準和品質對全球和平與穩定有直接影響。各國應高度重視發展問題,攜手建構全球發展夥伴關系,共同應對全球發展面臨的挑戰。

為促進共同發展持續貢獻中國力量

習近平主席在講話中指出,中國始終同開發中國家同呼吸、共命運,過去是、現在是、将來也永遠是開發中國家的一員!我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就是為了讓全世界聚焦發展,為落實可持續發展議程提供助力。去年,中國舉辦首屆全球發展高層對話會,推出一系列發展合作舉措,取得可喜進展。

“在我的家鄉俾路支省,中國幫助我們建設港口,在農業、教育等領域提供援助,對當地的發展作出顯著貢獻。”巴基斯坦參議員薩娜·傑馬利對習近平主席的講話深有感觸。她說,巴中兩國在農業、能源、衛生和教育等領域的合作,“對巴基斯坦推動高品質發展、增強發展韌性發揮了重要作用”。她說,中國對發展問題的關注促使國際社會更多關注開發中國家的需求。提出全球發展倡議、成立全球發展和南南合作基金、将推出專項資金專門用于落實全球發展倡議……這些行動舉措展現出中國切實履行對推動國際合作、促進可持續發展的承諾。

墨西哥城自治大學國際政治研究員愛德華多·齊利說,全球發展倡議将中國與廣大開發中國家的發展緊密聯系起來,這一倡議是團結廣大開發中國家、實作全球更具包容性和可持續性發展的“關鍵所在”。

巴西中國問題研究中心主任羅尼·林斯同樣從習近平主席的講話中感受到中國對全球發展問題的高度重視。他說,全球發展倡議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理念,倡導實作包容、普惠的發展,“這展現了中國願為推動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積極作為的堅定決心”。

在高棉智庫亞洲願景研究所研究主管通孟戴維看來,全球發展倡議為廣大開發中國家促進社會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特别是在減貧、保障糧食安全、減緩氣候變化影響、促進綠色發展等方面。他說,中國對高棉等開發中國家的投資和援助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而且非常重視民生,改善了當地人民的生活,幫助這些國家實作更好發展。

阿拉伯商人聯盟會長、約旦商人協會會長哈姆迪·塔巴說,在應對全球性挑戰、促進共同發展方面,中國展現出一以貫之的行動力,在減貧、應對糧食危機、推動綠色可持續發展等方面持續作出貢獻,這為包括約旦在内的廣大開發中國家帶來寶貴機遇。“全球發展倡議能夠促進各國間的經驗交流和資源共享,進而為系統性應對全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破解全球發展難題作出貢獻。”

為非洲實作可持續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習近平主席在講話中強調,中國是非洲的可靠朋友,過去10年向非洲提供大量發展援助,參與建設6000多公裡鐵路、6000多公裡公路、80多個大型電力設施。下階段,中國将同非洲國家開展更多合作,支援非洲增強自主發展能力。

埃塞俄比亞投資委員會副主任丹尼爾·特裡薩對非中10年友好合作成果感慨良多。“10年來,中國幫助埃塞俄比亞建設了大量基礎設施,為埃塞建立工業體系打下基礎。”特裡薩說,在中國支援下建設的亞吉鐵路等項目為埃塞和非洲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準提高作出了重要貢獻。

畢馬威盧旺達有限公司進階經理安傑洛·穆辛古齊十分認同“中國是非洲的可靠朋友”。他說,10年來,非中合作不斷走深走實,中國通過援建公路、鐵路等基礎設施,為很多非洲國家擺脫貧困發揮了關鍵作用。中國還積極幫助非洲等地區開發中國家提高科技水準,這對相關國家實作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提供衛星測繪成套資料産品”“實施‘智慧海關’合作夥伴計劃”“協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開展‘全球發展倡議助力非洲未來’行動”……習近平主席就支援非洲實作可持續發展提出的一系列舉措,讓阿爾及利亞《獨立青年報》新聞主任卡邁勒·曼薩裡深感振奮。“阿爾及利亞同中國在新能源、航天、醫療等領域開展了合作。”曼薩裡認為,同中國深化合作,對阿爾及利亞和其他開發中國家實作更好發展越發重要。

“受益于中國的援助和支援,尚比亞修建了現代化的體育設施、機場、道路、醫院等。”尚比亞大學研究員韋比·卡利基蒂說,中國為非洲提供的發展援助,對非洲國家實作發展和轉型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安哥拉能源和水利部長若昂·博爾熱斯看來,非中合作符合非洲國家的利益,受到非洲國家廣泛歡迎。“安方期待與中方繼續加強各領域友好合作,安中在清潔能源、可持續發展領域合作前景廣闊。”

盧旺達學者埃吉德·卡魯蘭加說,非洲擁有豐富的資源,中國擁有先進的技術和經驗,非中深化合作将對非洲發展産生積極影響,也有助于促進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标的落實,“期待未來非中深化在能源轉型、制造業、數字經濟等領域合作,繼續造福雙方人民”。

(新華社北京8月25日電綜合新華社駐外記者報道,執筆記者:何夢舒、湯潔峰、商婧)

《光明日報》(2023年08月26日03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