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今晚大事件!鮑威爾吓崩美股?

作者:華爾街見聞

美國通脹已進入“最後一英裡”,美聯儲接下來怎樣發力?針對這一問題的探讨或将成為周五傑克遜霍爾會議的主題。

去年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傑克遜霍爾的演講吓崩了美股,市場仍“記憶猶新“,在短短9分鐘内,“痛苦”的主題直接導緻美國三大股指在當天重挫3%—4%,也在接下來的一年讓各大媒體充斥着悲觀和衰退的基調。

今年的鮑威爾是否會讓“痛苦”延續?

經濟學家們普遍認為,鮑威爾在當地時間8月25日周五上午10點05分(中原標準時間8月25日22:05)發表講話時會強調,将利率“長時間保持在限制性區間”的立場,但并不認為他會對短期政策路徑發出強烈信号。

今年會議的主題是“全球經濟的結構性轉變”,根據這一主題,經濟學家們認為,鮑威爾或許也将對中性利率(也稱為 r*)進行了一些讨論,美國經濟是否會回到低利率水準。

“新美聯儲通訊社”Nick Timiraos在8月21日撰文稱,他推測生産率的提高和美國赤字的增加可能會讓美聯儲提高“中性利率”,進而限制美聯儲的降息。

渣打銀行分析師Steve Englander認為,随着美國十年期等長端利率飙升至,曆史新高,鮑威爾可能會“隐晦”的表達自己想要穩住長端利率的信号。

《金融時報》強調稱,目前市場最關注的問題是各國央行将維持高利率水準多久:

從美國來看,随着基準利率超過5%,美聯儲已經放緩了加息步伐,可能即将結束加息周期。美國經濟韌性削弱了市場對經濟衰退的擔憂,但它也讓市場無法判斷美聯儲何時會開始降息周期。
今晚大事件!鮑威爾吓崩美股?

鮑威爾将繼續釋放“鷹派”信号?

去年各國央行齊聚一堂,強調重中之重是将通脹降低至2%的目标,并在這一年間将利率推至數十年來的高點。

但現在,情況已于一年前截然不同,美聯儲正進入抗擊通脹的最困難階段——如何對利率進行下一步調整,恰到好處地控制通脹,同時又不對市場和經濟産生嚴重影響。

華爾街見聞在多篇文章中分析指出,經濟學家們開始擔憂,美聯儲走到加息的“最後一英裡”,正面臨重重困境,随着未來幾個月消費者和企業支出加速,通脹近期的下降趨勢将停止,這将迫使美聯儲再次加息。

摩根士丹利指出,預計鮑威爾将保持鷹派論調,重申将通脹降至2%的目标,繼續強調利率 "長期處在高位 "的主題,但将避免給出明确的短期指引。

高盛分析師在最新的報告中指出,鮑威爾的講話不太可能像去年那樣發出“痛苦”警告,但總體上傳遞的資訊仍将是“堅持到底”。

渣打銀行分析師Steve Englander認為,鮑威爾可能将繼續維持鷹派的政策立場,并稱會考慮美聯儲結束加息周期,但不排除進一步緊縮的可能性,同時抑制市場對于美聯儲開啟降息周期的預期。

三菱日聯金融集團(MUFG)在一份報告中表示,近期包括7月零售銷售資料在内的一系列經濟資料表明,鮑威爾在傑克遜霍爾的表态“幾乎沒有理由”轉為鴿派。

現在,随着通脹繼續降溫,美聯儲内部開始産生分歧,市場希望鮑威爾能概述美聯儲将如何評估是否應該繼續加息,并确定何時開始降息。

鮑威爾在7月議息會議後的記者會上表示:“我認為,如果資料證明有必要,我們可能在9月份的會議上加息,也有可能在這次會議上選擇維持利率不變。”

前美聯儲副主席Donald Kohn表示,他希望鮑威爾能說明他所依賴的資料是什麼,防止市場對每項資料都“反應強烈”。

美聯儲前進階官員Joseph Gagnon指出,美聯儲現在才真正處在必須小心行事的情況下:

美聯儲的大部分緊縮政策是為了從此前不恰當的寬松立場中恢複過來,是以隻有在最近的幾次加息中他們才真正将利率提升至限制性區域。

市場對美聯儲是否會在9月加息也越來越不确定。根據期貨市場的反應,市場目前預計今年不會再次加息,但他們也不排除美聯儲在今年四季度再加息一次的可能性。

根據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美聯儲觀察工具的資料,截至8月24日周四,交易員認為9月份加息的可能性隻有13.5%。

今晚大事件!鮑威爾吓崩美股?
今晚大事件!鮑威爾吓崩美股?

低利率時代結束了?

分析師指出,對于鮑威爾的部分“鷹派”預期取決于這樣一種假設,即中性利率高于過去水準。由于通脹仍在放緩,但經濟活動依然強勁,對中性利率的評估在未來幾個月可能會變得更加重要。

市場多數觀點認為,鮑威爾不會在周五做出明确表态,措辭會比較模糊。

“新美聯儲通訊社”Nick Timiraos在8月21日撰文稱,曆史性的低利率時代可能已經結束,生産率的提高和赤字的增加可能會提高“中性利率”,進而限制美聯儲的降息:

每個季度,美聯儲官員都會預測利率在較長期内的穩定水準,這實際上是他們對中性利率的估計。如果借貸和支出強勁,通脹壓力上升,中性利率必須高于目前利率。如果借貸疲軟且通脹正在消退,那麼中性利率一定會更低。預期中值從2012年的4.25%降至2019年的2.5%。減去2%的通貨膨脹後,實際中性利率(有時被稱為“r*”或“r-star”)為0.5%。6月份的中位數仍為0.5%。

摩根士丹利解釋道,鮑威爾對中性利率的看法可能發生的轉變值得市場關注,因為這将意味着政策利率的預期路徑發生變化,進而導緻整個收益率曲線發生變化:

從概念上講,如果政策利率高于r*,那麼貨币政策正在放緩經濟,如果政策利率低于r*,那麼它正在刺激經濟。更廣泛地說,r*應該對債務可持續性、收益率曲線水準和其他資産價格産生影響。但是,在簡單的情況下,估算r* 也很困難。
今晚大事件!鮑威爾吓崩美股?

需要注意的是,紐約聯儲主席威廉姆斯參與開發的一個模型被廣泛采用為市場對“中性利率”的判斷,雖然中位數沒有變化,但一些官員的預期一直在攀升。6月份,17位官員中有7位的預測中性利率高于0.5%,隻有3位預測低于0.5%。相比一年前,有8位官員的預測低于0.5%,2位官員的預測高于0.5%。

而關于中性利率是否會上升的争論正愈演愈烈,一方面有觀點認為,不斷膨脹的政府赤字和對清潔能源的投資可能會增加儲蓄需求,進而推高中性利率。同時人工智能等提高生産率的投資機會也可能會推高中性利率。

摩根士丹利指出,加息後經濟的韌性讓人們猜測“中性利率”比疫情前更高,他們認為紐聯儲開發的一個模型并不能反映“中性利率”的短期變化:

在實時情況下,我們不可能精确地知道R*。盡管貨币政策一直在收緊,但上周的零售銷售資料卻意外上揚,甚至高于我們的一緻預測。我們是否需要全面反思?R*是否比人們想象的要高,我們是否已經進入了限制性領域。

Englander認為,鮑威爾可能會指出R*較高将帶來的風險,表明對降息持謹慎态度是合理的,同時強調此類估計的高度不确定性,并避免對較高的 r* 是否可取進行任何評論。沒有問答環節,他的講話可以在政策上保持中立。

今晚大事件!鮑威爾吓崩美股?

高盛經濟學家指出,美聯儲中性利率高于上一個周期時的中性利率,也高于市場的普遍預期。他們認為中性利率的增長可能源于美國政府财政赤字的增長。

另一方面,也有觀點指出,老齡化的全球勞動力增加了儲蓄的供給,技術變革降低了生産的資本密集度,最終将使中性利率降至甚至低于疫情前的水準。

今晚大事件!鮑威爾吓崩美股?

會對長端利率表達出擔憂嗎?

為了應對可能到來的鷹派言論,市場甚至在會議開始之前就提前抛售美債,導緻10年期美債收益率重新整理16年新高,并推動美元指數連續5周走強。

此前8月22日,10年期基債收益率最高漲約10個基點上逼4.36%,重新整理2007年10月以來的十五年最高。

今晚大事件!鮑威爾吓崩美股?

同時,衡量實際利率的10年期美國通脹保值證券TIPS收益率漲穿2%,為2009年以來首次,這一名額曾在2020至2021年因美聯儲降息而跌至負值水準。

今晚大事件!鮑威爾吓崩美股?

有分析稱,由于投資者擔心美聯儲将利率維持在較高水準的時間比預期更長,本月美國債收益率一直在上升,且長債收益率領跑,上周10年期美債收益率躍升14個基點至十個月高位。

Englander指出從長遠來看,更陡峭的收益率曲線對銀行體系是有利的,但由于一些銀行可能仍存在“借短買長”的錯配壓力,是以收益率曲線快速陡峭可能并不可取。

Englander分析認為,如果鮑威爾在講話中談及了對中長期收益率突然上升的擔憂,“可能會出現一輪獲利了結”。但任何信号都可能都會受到目前美聯儲處境的制約,因為美聯儲仍然緻力于量化緊縮,且不希望被市場認為“開後門”采取收益率曲線控制:

但任何沖突情緒都可能在短期内削弱美元。最近幾周的經濟資料和美聯儲評論通常對固定收益和風險偏好有利,對美元不利,但這些均為短期内的趨勢。

是以,Englander總結稱,現在可能需要更大的沖擊才能扭轉逢低買入美元、賣出固定收益的心态:

美元的中期走勢承壓,但短期内尚不清楚美聯儲的前景需要多大的轉變才能扭轉目前的市場情緒。

對于美股而言,彭博社分析認為,傑克遜霍爾會議也許可以幫助扭轉美股“黑八月”的狀況。從曆史上看,會議後美股表現較為樂觀。道瓊斯市場資料顯示,從1978年以來,傑克遜霍爾會議召開之後的1周内,道指、标普500和納指上漲的機率近70%。

今晚大事件!鮑威爾吓崩美股?

平均而言,會議結束一個月後,道指上漲0.1%,标普500上漲0.3%,納指上漲0.6%。會議結束後越久,股市表現越好。會議結束三個月,道指平均上漲3%,标普500平均上漲2.8%,納指平均上漲3.6%。

今晚大事件!鮑威爾吓崩美股?

總體而言,鮑威爾的鷹派立場或将令避險情緒進一步蔓延。但若措辭不及預期鷹派,甚至出現上調通脹目标(目前目标為平均2%)的暗示,已經提前計價的美股和美元指數走勢可能會出現反轉。

9月2日周六 最後10席興業醫藥首席孫媛媛上海線下大師課

創新藥和創新醫療器械領域有哪些新機遇?

今晚大事件!鮑威爾吓崩美股?

點選即刻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