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名98歲的老人,把人性之惡展現的淋漓盡緻,警察都被整無語了

作者:條文筆記本

浙江紹興,8月18日的一個午後,樹葉将陽光剪碎平鋪在地上,知了在樹上一聲聲叫着夏天,孩童們在盡情嬉鬧玩耍,就是這樣一個安甯祥和的地方,卻成了老人發洩怒氣的舞台。

一位98歲的老人,手柱拐杖,在一家餐飲店裡大發脾氣:摔打餐具,敲碎玻璃,吓跑顧客,所到之處一片狼藉。那麼究竟什麼原因讓這位老人如此大發雷霆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怒火背後的真相。

一名98歲的老人,把人性之惡展現的淋漓盡緻,警察都被整無語了

一塊豆腐引發的怒火

一位98高齡的老人,手柱拐杖,步履蹒跚但精神飽滿的走進了一家餐飲店。老人徑直走向了一個貨架,但站在貨架前環顧四周後發現并沒有自己喜歡吃的豆腐。老人突然暴怒,于是令人震驚的一幕發生了!

老人拿起自己的拐杖開始砸東西,将貨架上擺放的食物全部打翻在地,接着朝着店裡的其他設施破壞一通,不一會,地上滿是碎片。

周圍的顧客都被這一突如其來的變故驚呆了,沒有人敢上前阻止,都怕惹禍上身。因為破壞者是個上了年紀的老人,店主也很無奈,勸解無果,隻好撥打了當地派出所的電話。

一名98歲的老人,把人性之惡展現的淋漓盡緻,警察都被整無語了

勸解未果警察束手無策

很快,兩名警察來到了店裡,剛開始他們以為隻是簡單的尋釁滋事,可沒想到,對方竟是一位年近一百的老人。面對如此高齡的老人,警察們竟感覺到無從下手。

老人的情緒異常激動,警察好言相勸根本無濟于事,但又因為年齡的特殊性,也無法采取強硬措施。如果強制執法,可能會對老人産生更大的身心刺激,造成更加嚴重的後果,很有可能也會遭到輿論的譴責。如何安撫住老人的情緒,又不使局面失控,成了一道頭疼的難題。

對于不聽勸解的老人,警察們束手無策。這時,圍觀群衆裡有人提議說應該聯系老人的家屬,讓家屬出面解決可能會更好。于是警方趕緊想辦法聯系老人的家屬,等待家屬到來的過程中,警方也從店主那裡了解到了更讓人意想不到的真相。

一名98歲的老人,把人性之惡展現的淋漓盡緻,警察都被整無語了

長達半年的免費白食

店主姓姚,四十多歲,是一個特别熱心腸的人,總是笑呵呵的,經常幫助周圍的人,是以他的店裡生意很好。但此時的他一臉滄桑和無奈,細細講述了關于老人的事情。

老人是半年前來到店裡的,當時他站在豆腐貨架前站了很久,但他沒錢去購買。店主看出了他的窘迫,于是熱心的無償為老人切了一塊,還對他說:“什麼時候想吃豆腐了可以到這來。”

老人感激的點了點頭,第二天果然又來了。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每次來店主都熱情的為老人切好熱騰騰的豆腐送到她面前,這樣的事情竟持續半年之久。直到今天,店裡因生意火爆是以很多食物都早早售完,當老人看到沒有自己最愛吃的豆腐後便勃然大怒,所有的怒氣都凝結在這一刻,開始亂摔亂砸東西。店主沒想到,自己的善意之舉竟換得這樣的結果。

一名98歲的老人,把人性之惡展現的淋漓盡緻,警察都被整無語了

冷漠兒女不管不顧

剛開始大家都以為老人無人依靠,無兒無女,一次意外的談話中才發現老人竟有一雙兒女,并且都在杭州工作,可是從來沒有見他們管過自己的老母親。警方打電話聯系他們也一直聯系不上,過了很長時間才終于撥通了老人兒子的電話,可是他的回複更是讓人寒心。

“我媽有老年癡呆症,自從患病以來脾氣也變得暴躁,喜怒無常,經常亂發脾氣,我也管不了她,去了也無濟于事,而且我現在工作很忙脫不開身。”老人的兒子寥寥幾語便挂斷了電話,再打過去,已是無人接聽。

兒子的冷漠讓在場的人都感到無比憤怒,大家紛紛開始譴責起老人的兒女來。自己的母親在素不相識的好心人那裡吃了長達半年的白食,作為子女卻從未露過面,就算沒時間照顧老人,好歹也可以為老人付了飯錢吧?老人行為異常脾氣暴躁砸壞了人家很多東西,一句管不了便撇開了自己的責任不管不顧,實在是難以了解!

一名98歲的老人,把人性之惡展現的淋漓盡緻,警察都被整無語了

而老人的異常行為是老年癡呆症導緻的嗎?癡呆症是很複雜的一種病症症,會對患者的記憶力,認知,行為方式産生一些影響,可能會做出一些異常行為,但我們不能把所有原因都歸咎到癡呆症上。

即使一個人患有癡呆症,但他的價值觀和基本的性格通常不會受到太大影響,是以我們不能把老人的破壞行為都看做是癡呆症導緻的。

試想,一個癡呆症的老人,怎麼會準确的記得每天給自己提供食物的店面位置?怎麼會記得店主不計較自己吃白食而幾乎一天不落的來到這家餐飲店?老人的異常行為或許有老年癡呆的原因,也可能是子女的不供養導緻老人得不到溫暖而變得性格暴躁,也有可能是自己晚年生活的痛苦使得自己崩潰爆發。

一名98歲的老人,把人性之惡展現的淋漓盡緻,警察都被整無語了

這個事件引起了大衆關于人性的反思,也給我們一定的警示和思考:年近一百的老人有兒有女,卻靠好心老闆接濟才能吃上自己喜歡的豆腐,那麼子女的責任在哪裡?老人上了年紀各方面能力都會下降,這個時候需要子女關心和照顧,不要拿工作忙碌為借口讓父母老年無依,孤寂度日。老人不應該被遺忘,而需要被溫暖。

不管是孩子還是老人,沒有人應該必須要為她們做什麼,别人的幫助是出自良心而不是理所應當。當自己年邁的父母對别人造成傷害後,子女應該積極承擔起責任去彌補。年齡并不是逃避責任的擋箭牌,更不是可以傷害别人的理由。人應該有一顆感恩的心,不要社會上的善意被消耗,讓善良的人寒了心。

作為社會成員,我們應該宣揚正能量,齊心協力建設一個溫暖的社會,使老有所依,幼有所養,愛有所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