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勇闖世界杯四強的澳洲女足,到底吃了多少海參?

作者:澳洲芝麻街

上周六,澳洲女足在四分之一決賽中對戰瑞典隊失利,以0比2結束了本次世界杯之旅。

但是,澳洲女足這支名不見經傳的隊伍,毫無疑問是本次女足世界杯中最亮眼的一匹黑馬——在小組賽中戰勝愛爾蘭和加拿大,在16強和8強中又分别幹翻丹麥和法國,直到4強時才被英格蘭截住。

勇闖世界杯四強的澳洲女足,到底吃了多少海參?

為了助陣勢如破竹的澳洲女足,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澳洲足球粉絲們也紛紛湧入體育館,為這批勇往直前的姑娘們助威呐喊。

那麼澳洲女足的一戰成名,和前不久來自中國貴州的“村超”和“村BA”是否有異曲同工之妙?

這些可能一輩子都沒吃過海參的足球運動員,究竟是如何通過超強的技藝赢得全球焦點的?

她們的薪資待遇到底又是什麼樣的呢?

這些迷思,其實和大部分人的固有認知完全不同。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澳洲女足的工資和收入情況。

以本次女足世界杯為例,國際足聯(FIFA)一共設定了1.65億美元的總獎金池,其總量達到了2019年女足世界杯的3倍以上(4,500萬美元)。

顯然,名次越高的球隊,就會獲得越多的獎金。

據《澳洲體育新聞網》(SportingNews)報道,凡是進入小組賽的球隊,每位球員可以獲得3萬美元獎金;進入16強之後獎金就翻倍達到6萬美元。

勇闖世界杯四強的澳洲女足,到底吃了多少海參?
勇闖世界杯四強的澳洲女足,到底吃了多少海參?

進入8強後,獎金再次上升至9萬美元,是以,當任何一支球隊殺進8強後,每位球員的累計獎金就已經達到18萬美元。

18萬美元折合目前萎靡不振的澳元,大約是28萬澳元。以《福布斯雜志》資料為參考——2022年收入達到13萬澳元以上的人士,已經屬于頂尖的10%,那麼28萬澳元的獎金顯然已經超标。

接下來就是四分之一決賽,從第四名到第一名的獎金分别為16.5萬、18萬、19.5萬以及27萬美元。

同樣的,獎金将在8強的基礎上疊加,這也就是說,冠軍球隊每人的獎金将達到45萬美元(以目前匯率折算約合70萬澳元)。

勇闖世界杯四強的澳洲女足,到底吃了多少海參?

對于奪得第四名的澳洲女足而言,每人累計獎金就是34.5萬美元(54萬澳元)。以2022-2023财年的個人所得稅标準計算,每人需要向澳洲稅務局上繳21.36萬澳元。

可見,這明顯是一筆不菲的收入,而且别忘了,這隻是本次世界杯的獎金部分,其中并不包含球員的“底薪”。

在“底薪”方面,其實每位球員的薪資水準相差非常之巨大,除了球隊的基本工資以外,大部分收入仍然取決于球員的俱樂部會費和贊助。

在澳洲女足的23名球員中,年薪(底薪)收入中間值(median)為21.5萬澳元,而其中收入最高的澳洲女足隊長Sam Kerr的年薪就達到了驚人的334萬澳元,比16位低薪球員的總和還高,也幾乎到達了第二名的2倍。

勇闖世界杯四強的澳洲女足,到底吃了多少海參?

由此可見,以澳洲女足在薪資和經費方面的待遇,吃點海參肯定沒問題。

相比之下,今年初在中國貴州榕江縣興起的“村超”(也叫“村FA”)顯然是完全不同的畫風——從賽程安排到晉級規則,均有民間組織自發組織、自發決定和實施。

廣西大學在1940年遷入榕江後,足球這一運動才正式進鄉下,而最早的始發地也是一片被洪水沖毀的廢棄農田,此後形成了“村超”的雛形。

另一方面,“村超”的所有參賽人員均來自不同職業背景,比如魚販、挖掘機駕駛員、小賣部企業主以及汽修工等,這些參賽人員平均年齡為45歲,全程自費出席,并且不領取任何獎金。

雖然風格迥異,但是澳洲女足和貴州“村超”對體育界帶來的影響卻是一樣的震撼。

貴州“村超”平均每場吸引5萬名觀衆,線上直播觀衆超過5,000萬次,甚至吸引來西方财經媒體的追蹤報道。《華爾街日報》(WSJ)在8月初的報道顯示,退役的足球和籃球明星專場前往貴州,就是為了一睹草根階級對體育運動最純粹的熱愛。

勇闖世界杯四強的澳洲女足,到底吃了多少海參?

在南半球的澳洲,本次女足世界杯同樣掀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足球熱——近200萬觀衆跨越了澳洲和紐西蘭的多個球場,同樣隻為一睹澳洲女足的風采。

要知道,在2014年澳洲女足對戰巴西隊的時候,觀衆席上隻有區區2,600名觀衆,不到本次的0.13%。

另外,除了百萬名狂熱的現場觀衆以外,賽場外的熱情同樣高亢——澳洲9号和10号電視台的收視率紛紛在本次世界杯期間創下曆史最高紀錄,而這顯然必須歸功于澳洲女足。

在這一陣陣熱浪的背後,澳洲女足還帶動了驚人的産業鍊和經濟效益。

據澳洲廣播公司(ABC)資料顯示,本次在澳洲和紐西蘭舉辦的女足世界杯一共實作了1億澳元的門票收入,各類贊助商出資高達3億澳元,這包括阿迪達斯、麥當勞、可口可樂等國際大牌,而媒體購買直播版權的收入也達到了3億澳元。

對此,澳洲知名财經分析師Shane Oliver表示:

“(澳洲女足和澳洲舉辦世界杯)帶來的經濟效益大概在12億澳元左右,和整個澳洲經濟相比其實微不足道,但是這種舉國狂歡和對國家的榮譽感,遠遠超出了經濟效益的範疇。”

勇闖世界杯四強的澳洲女足,到底吃了多少海參?

确實,據澳洲橄榄球協會(Football Australia)調查顯示,目前14歲到24歲的澳洲青少年中,将足球(soccer)選擇為“第一體育愛好”的比例已經達到20%,甚至大幅超出了被譽為澳洲國球的澳式橄榄球(Australian football)。

是以,豐厚的薪資和肩負推動經濟發展的重任,澳洲女足并不是草根戰士。但是,就像中國女足和貴州“村超”一樣,能夠在經濟減速的大環境下激發觀衆對運動和生活的鬥志,這也許才是當下最可貴的精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