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安市轄區。位于淮安市北部。總面積為1264平方公裡。總人口91萬(2010年)。下轄14個鎮、7個鄉:望營鎮、趙集鎮、吳鎮、南陳基鎮、碼頭鎮、望興鎮、棉花莊鎮、丁基鎮、五裡鎮、徐峪鎮、漁槽鎮、無濟鎮、西宋集鎮、三墅鎮、漢橋鄉、新都鄉、老張集鄉、靈橋鄉、元濟鄉、劉老莊鄉、古村。王營鎮區政府,距離淮安市中心2公裡。
地處黃淮沖積平原,西南高地,東北低地。雨量充沛,年降水量958毫米,年平均氣溫14攝氏度。位于洪澤湖,鹽盆、鹽岩資源極為豐富。205國道和甯連公路等主幹道在境内,京杭運河東西橫貫,廢黃河、鹽河、蘇北灌溉渠縱橫交錯。國家商品糧食基地。古迹包括鄭文英墓、韓侯故居、漂流母親墓等。
南宋先玄九年(1273年)在清河口組建清河軍,清河縣與郭。燕仙十年在築波縣大慶口(今元濟鄉桂塘)。元至元15年(1278年)斬江軍,縣。太定新年(1324年)因黃河斷裂,大慶口縣被毀,縣内遷至甘羅市。天曆新年(1328年)并遷至小清口西北部(今碼頭鎮舊縣)。明崇宣新年(1628年)縣遷回甘羅市。清順治三年(1646年)再次遷縣,統治小清口西北。青千隆二十七年(1762年),地處小青河縣小青口,以山陽縣清江堡為清河縣,同時,清江浦周圍原山陽縣,10多個鄉鎮(等地)進入清河縣。
1914年,由于與河北省清河縣混合,更名為淮陰縣。清江市始建于1945年,1948年更名為淮陰縣。1948年12月,淮陰市解放,清江市和淮安市組成兩個淮城(鄉下仍為淮陰縣)。1949年3月,淮二市被廢除,清江改建為淮陰縣。1951年春,清江縣城成立,淮陰縣政府遷至望營鎮。1958年8月,市縣合并為淮陰市,清江大道市政府成立。1964年11月,市和縣被分割。1972年,淮陰縣政府遷回望營鎮營地西路73号。
2000年12月21日,國務院準許淮陰市更名為淮安市,并撤銷淮陰縣,設立淮安市淮陰區,原淮陰縣行政區為淮陰區,區政府設在王營鎮。它于2001年2月正式實施。
1949年10月,官方區劃入水水縣。1952年,江壩區成立。1954年8月,松雞區劃為文科區,撤銷江壩區,保留江壩鎮。1956年2月,張集、定濟、新都、澄南、順河、無極、寶、高軒8區,新棉、陳集、雙溝3區;1957年11月,撤銷了8個區級機構,62個鄉合并為22個鄉。1958年9月,該鎮更名為公社。
1958年8月,淮陰縣與清江市合并成立淮陰市,下轄清江、文學院、唐吉、公墓、嘉英、漁溝、日上、五裡、丁濟、三樹、袁集、江濟、海明、通塔、王興、五餘、高峪、趙集、陳集、無極、新都、碼頭、定池、王營等公公社。
1964年,市和縣被分割。淮陰縣下轄小營地,楊莊、澄南、趙濟、陳濟、無濟、高齊、碼頭、和平、無極、魚池、新都、王興、棉花、張吉、劉老莊、古寨、徐玉、五裡、丁吉、元濟、漁溝、三墅、江濟、唐吉、北無極、漢玉、松雞28公社和果田。
1972年,省政府準許将城市南部和Minke地區劃歸清江市。1983年,和平國術被配置設定到青浦區。1983年9月,省政府準許增設漢橋、嶺橋、大興、漢莊四個鄉鎮。1987年3月,經省準許,碼頭、漁溝和兩個鄉鎮撤退,設立鎮。
目前,淮陰縣下轄旺營、碼頭、漁溝3個鎮和高崎、趙濟、漢橋、南無極、南陳基、楊莊、袁濟、定吉、五裡、劉老莊、古寨、徐煊、漢莊、西松雞、唐吉、北無極、漢俞、蔣濟、靈橋、三墅、老張集、大興莊、王興、新都、棉花莊、小營26個鄉鎮和鄉鎮級果林養殖場。
1996年,淮陰縣面積1264.1平方公裡,人口79.3萬。下轄4個鎮、24個鄉鎮:望營鎮、碼頭鎮、漁溝鎮、趙集鎮、唐集鄉、徐玉鄉、三墅鄉、新都鄉、王興鄉、南無極鄉、南陳集鄉、烏裡鄉、江集鄉、漢莊鄉、韓璐鄉、西松集鄉、劉老莊鄉、靈橋鄉、高義鄉、漢橋鄉、古寨鄉、老張吉鄉、 棉花莊鄉、北無極鄉、丁吉鄉、大興莊鄉、元濟鄉、揚莊鄉;縣政府駐紮在王營鎮。
2000年2月,楊莊(并入王營嶺橋)、大興莊(并入棉村)、唐吉(并入西宋)、江濟(并入三樹)、韓禹(并入漁溝)、高莊(并入趙霆)、漢莊(并入徐嶼)7個鄉鎮和開發區高林洋。分區調整後,全縣轄13個鎮、8個鄉:望營鎮、兆濟鎮、吳鎮、南陳基鎮、碼頭鎮、望興鎮、棉花莊鎮、丁基鎮、五裡鎮、徐嶼鎮、漁溝鎮、無濟鎮、西松集鎮、漢橋鄉、新都鄉、老張集鄉、靈橋鄉、元濟鄉、 劉老莊鄉,劉老莊鄉。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淮陰縣總人口838184人,其中:望營鎮145518人、兆基鎮39263人、南陳基鎮59594人、碼頭鎮25217人、棉莊鎮50246人、定濟鎮31657人、徐嶼鎮35519人、漁溝鎮55120人、南吳集鎮31678人、望興鎮32494人、 五裡鎮27933人,北無極鎮33822人,西宋集鎮46892人,漢橋鎮30855人,新都鄉26256人,老張集鄉27726人,靈橋鄉29929人,元濟鄉25809人,劉老莊鄉24698人,古寨鄉21249人,三戍鄉36709人。
2004年底,全區轄13個鎮8個鄉。王營鎮61.39平方公裡/161399人,趙集鎮98.25平方公裡/41585人,武城53.12平方公裡/32737人,南陳基鎮134.68平方公裡/62769人,碼頭鎮32.80平方公裡/24609人,望興鎮58.00平方公裡/33809人,棉村鎮70.78平方公裡/52734人,定濟鎮40.30平方公裡/32140人, 五裡鎮51.00平方公裡/29670人,徐嶼鎮64.30平方公裡/35552人,漁溝鎮88.40平方公裡/52296人,無極鎮57.00平方公裡/33210人,西宋集鎮73.90平方公裡/50333人,漢橋鎮120.70平方公裡/32385人,新都鄉46.50平方公裡/23963人,老張積鄉50.88平方公裡/27789人, 靈橋鄉68.56平方公裡/30075人,元濟鄉39.40平方公裡/26526人,劉老莊鄉41.20平方公裡/24853人,古寨鄉44.90平方公裡/21300人,三墅鄉78.98平方公裡/39716人。(資料摘自《江蘇省統計年鑒》)
随着經濟開發區的建設和發展,望營鎮、新都鄉、棉花莊鎮等部分村劃歸開發區管理。2005年,經省政府準許,淮陰經濟開發區正式成立。2006年,三墅鄉被廢除,三秨鎮成立。調整後,全區轄14個鎮、7個鄉鎮:望營鎮、趙集鎮、武城、南陳基鎮、碼頭鎮、望興鎮、棉花莊鎮、定基鎮、五裡鎮、徐嶼鎮、漁溝鎮、無濟鎮、西松集鎮、三墅鎮、韓橋鄉、新都鄉、老張集鄉、嶺橋鄉、元濟鄉、劉老莊鄉、 劉老莊鄉;望營鎮區政府。
2009年底,淮陰區總面積1264平方公裡,總人口9000萬人。其中,王營鎮面積61.39平方公裡,人口157475人,趙集鎮面積98.25平方公裡,人口38156人,吳鎮面積53.12平方公裡,人口33142人,南陳集鎮面積134.68平方公裡,人口55418人,碼頭鎮面積42平方公裡,人口24681人,望興鎮面積61平方公裡, 人口34504人,棉鎮面積70.78平方公裡,人口43088人,定濟鎮面積40.3平方公裡,人口33259人,五裡鎮面積51平方公裡,人口29648人,徐峪鎮面積64.3平方公裡,人口39106人,漁溝鎮面積97平方公裡,人口56615人,無極鎮面積57平方公裡, 人口35961人,西松集鎮面積73.9平方公裡,人口5.1萬人,三墅鎮面積79.68平方公裡,人口39935人,韓橋鄉面積54平方公裡,人口32969人,新都鄉面積46.5平方公裡,人口26718人,老張集鄉面積50.88平方公裡,人口28429人,靈橋鄉面積68.56平方公裡, 人口29813人,袁繼祥面積39.4平方公裡,人口23746人,劉老莊鄉面積32.79平方公裡,人口25484人,古寨鄉面積38.85平方公裡,人口20665人。(資料摘自《江蘇省統計年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