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曆史文脈中留住鄉情記憶——走進中國傳統文化村落艾葉鎮李家橋社群

作者:自貢觀察

自貢網記者 張翠娜 攝影 宋姿熠

清澈如鏡的旭水河蜿蜒而過,灰瓦白牆的民居商鋪臨河而立,鹽運古道河灘壯美,祠堂宅院古韻悠然……在貢井區艾葉古鎮,被青山環抱、以綠水相依的李家橋社群有着獨特的自然風光和文化底蘊,被列入第二批中國傳統文化村落、四川省首批傳統文化村落。

近日,記者來到李家橋社群,漫步于老街宅巷,憑吊昔日的鹽運盛況,感受如今的閑适美好,細細追尋留在曆史文脈裡的鄉情記憶。

曆史文脈中留住鄉情記憶——走進中國傳統文化村落艾葉鎮李家橋社群

歲月悠長 古道遺韻猶在

李家橋社群位于中國曆史文化名鎮貢井區艾葉古鎮的核心區域,當地人多稱這裡為艾葉灘。史料記載,漢代時,這裡便有土著人依灘而居,留下雷公坡崖墓群。北周武帝時期(561一578年),朝廷組織開鑿大公井取鹵熬鹽并設公井鎮,這裡便被納入公井鎮管轄。

曆史文脈中留住鄉情記憶——走進中國傳統文化村落艾葉鎮李家橋社群

北宋慶曆年間,李家橋開始顯現其物資集散地的特殊地位。南宋乾道末年(1173年),旭水河艾葉灘至汪家灘75公裡長的航道成型後,艾葉灘便成為旭水河鹽運古道上第一個翻灘運輸的集散碼頭。千百年來,作為旭水河航道上重要的物資集散地,艾葉灘為自貢市鹽業發展作出了特殊貢獻。

據史料記載,清康熙至道光年間,每年在艾葉灘轉運的食鹽多達三、四萬噸。此外,煤炭竹木、農副産品等大量貨物也在此轉運。太平天國和八年全面抗戰時期,兩次“川鹽濟楚”,富榮西場各井竈食鹽彙集艾葉碼頭上船,經“八裡秦淮”一路盤灘過坳,入釜溪、下沱江、進長江、至楚岸,運量數倍于以往,既緩解了軍民淡食之苦,又成就了鹽都的輝煌曆史。

曆史文脈中留住鄉情記憶——走進中國傳統文化村落艾葉鎮李家橋社群

李家橋作為物資集散地,聚集了擡鹽勞工、船工、來往馬幫等各類人群,承載了食宿休憩、商貿交易、餐飲娛樂等多種功能,曾經車水馬龍、商賈雲集,一派熱鬧繁華的景象。宋代陸遊詩作《入榮州境》“長筒吸井熬雪霜,辘轳咿啞官道傍”,描繪出貢井産鹽勝景。名儒趙熙于抗戰初期到艾葉灘,吟出了“井竈如林沖雲霄,黑白巨龍天上饒”的詩句,可見當年盛況。

數百年來的物流交集、商貿興繁,鹽運文化、碼頭文化、商貿文化交融彙集,造就形成了李家橋獨特的格局風貌與曆史文化。

曆史文脈中留住鄉情記憶——走進中國傳統文化村落艾葉鎮李家橋社群

作為古代水陸鹽運的樞紐,李家橋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3條驿道。其中,橫街長350餘米,形成于唐宋時期,依沱灘而建;正街長900餘米,形成于元順帝時期,兩側建築為川南特有的穿鬥式建築群落;平康路長300餘米,形成于清光緒28年,街巷建築為民國風貌。

曆經歲月滄桑,李家橋傳統街巷格局如今仍儲存完整,以路、河為建築肌理,以鹽井、竈房為核心,構成團聚式建築群落。曾經的古宅院、古商鋪、古戲院散布其間,雖然早已不見舊日風采,但仍以另一種姿态靜默而立,仿佛輕聲訴說着往昔的繁華。

鹽運遺珍 見證曆史變遷

歲月更疊,光陰荏苒。曾經的“鹽運古道第一灘”上,古驿道、古橋、古轉鹽碼頭等仍儲存完好,隻是少了鹽船競渡、人聲鼎沸的喧鬧,多了飽經歲月的滄桑與沉靜。

曆史文脈中留住鄉情記憶——走進中國傳統文化村落艾葉鎮李家橋社群

千年的井鹽生産和水陸鹽運為李家橋留下了諸多曆史遺存。最初,艾葉灘隻有碼頭,是當時榮州煤炭下運至貢井鹽場的駁轉點和自貢鹽巴水路運輸的起點。為連接配接東西兩岸陸路交通,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當地修建了平康橋。此後,為提高水位翻轉鹽船,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修築平康堰閘。清康熙年間,艾葉碼頭建成,成為艾葉灘船槽至沱灣的第一碼頭。如今,這套水利交通樞紐工程仍儲存完好,具有較高的曆史價值和開發保護價值。

曆史文脈中留住鄉情記憶——走進中國傳統文化村落艾葉鎮李家橋社群

除了這些豐富的鹽史遺存,李家橋還留下了不少傳統古建群落。而今,李家橋社群仍儲存着貢井鹽場三大鹽倉之一的艾葉橫街鹽倉。該鹽倉始建于清代,面積達243平方米,原為貢井大鹽商羅萬森的私家鹽倉,後由貢井鹽廠接管。該鹽倉在貢井鹽業發展過程中具有較大的貢獻和作用,也具有較高的文物儲存價值。

曆史文脈中留住鄉情記憶——走進中國傳統文化村落艾葉鎮李家橋社群

吳家祠堂建于清代,是貢井吳姓地主的家族宗祠,建築面積1384平方米。該祠原為兩層四合院,現存正堂面闊8間、進深2間。吳家祠堂布局雖已殘缺,但儲存了古樸原始的風格,屋脊灰塑、雕飾和建築布局不同于其他民間宗祠,具有較高的文物儲存價值。

曆史文脈中留住鄉情記憶——走進中國傳統文化村落艾葉鎮李家橋社群

李家橋天宮堂始建于明代天啟年間,清代重修,現存建築面積389平方米。天宮堂系魏忠賢黨羽所建,崇祯時誅魏,剪除其黨羽,此廟堂充公。數百年間,鄉團、鎮公所皆設于此。2002年,龔扇生産廠家選址于此,這裡如今便成為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龔扇的編織中心。

近年來,艾葉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古傳統村落的保護與發展,深入挖掘其曆史文化,對李家橋社群的格局和曆史文化遺存進行妥善保護和整治。該鎮先後修繕了天宮堂、古鹽道、艾葉橫街等文物點和傳統街巷,保護了艾葉灘、鹽運碼頭等遺迹遺址,使其曆史風貌和自然人物景觀得以重制,煥發新的光彩。

曆史文脈中留住鄉情記憶——走進中國傳統文化村落艾葉鎮李家橋社群

2022年8月,艾葉鎮李家橋社群村史博物館、艾葉鹽業曆史文化陳列館在天宮堂建成投用。展館以“井鹽古鎮、鹽運要津”為主題,通過實物、文字、圖檔等形式,展示了這裡豐富獨特的鹽史文化遺産。

曆史文脈中留住鄉情記憶——走進中國傳統文化村落艾葉鎮李家橋社群

與此同時,李家橋社群持續開展風貌整治,對傳統街巷環境進行提檔更新,修繕路面、花壇,開展管杆電線和晾衣架規範整治,實施4公裡亮化工程,使李家橋社群環境大為改善,古村落舊貌換新顔。

曆史文脈中留住鄉情記憶——走進中國傳統文化村落艾葉鎮李家橋社群

傳承保護 煥發現代活力

“您先坐,喝喝茶,一會兒就上菜來!”在李家橋橫街“胖妹兒鲫魚”小餐館中,63歲的社群居民李永紅忙碌着招呼客人。這個餐館其實是他從小居住的家,70多平方米的面積,被其布置得溫馨整潔,擺上5張餐桌,如同家宴一般。

曆史文脈中留住鄉情記憶——走進中國傳統文化村落艾葉鎮李家橋社群

李永紅告訴記者,他是土生土長的李家橋人,河灘、古橋、老街巷……每一處磚石草木都承載着他成長的記憶,他也曾一度為這裡的老舊破敗而失落。不過近些年來,李家橋有了很大的變化,環境變美了,街道熱鬧了,無人問津的老舊社群搖身一變成了網紅打卡地,不少遊客前來欣賞鹽運古道風景,在石灘清流上嬉戲玩耍,在老街深巷中拍照留念,探尋百年龔扇的奧秘,品嘗艾葉土雞腳、古鎮豆花等美食……

曆史文脈中留住鄉情記憶——走進中國傳統文化村落艾葉鎮李家橋社群

看着家鄉如此變化,曾經從事過餐飲業的李永紅躍躍欲試。幾經思索,他把老房子裝修一新,開起了小餐館。艾葉鎮政府對橫街進行風貌打造時,他家旁邊的平台被修整一新,李永紅便将此處種花養草裝點一番,擺上露營桌椅,供遊人品茶休憩。此處正好臨河觀景,别有一番情緻。

“去年3月開業的,生意還行,現在周末節假日來的人還是不少。”李永紅告訴記者,開業前一天,他還召集街坊鄰裡舉辦了一場壩壩宴,共擺了17桌。鄉裡鄉親聚在一起閑話家常、品嘗美食,在溫馨熱鬧的氛圍中感受濃濃的鄉情。李永紅和居民們希望,政府能繼續加大保護開發力度,讓李家橋環境更美、生活更好。

曆史文脈中留住鄉情記憶——走進中國傳統文化村落艾葉鎮李家橋社群

李永紅和其他社群居民的盼望,也是艾葉鎮黨委、政府高度關注并正在積極推進的工作。艾葉鎮委托四川省村鎮建設發展中心編制了《艾葉鎮李家橋社群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規劃(2014-2030)》,堅持“保護為主、合理利用、改善環境、有效管理”的指導思想,從傳統建築保護利用、曆史環境要素修複、基礎設施和環境改善、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利用等方面着手,統一規劃、突出重點、分期治理,在有效保護傳統村落文化遺産的基礎上,适度發展特色旅遊。

曆史文脈中留住鄉情記憶——走進中國傳統文化村落艾葉鎮李家橋社群

目前,李家橋社群正規劃打造“一心三軸三區”的空間布局形态。“一心”是以橫街子、正街、平康路為基礎形成的古街巷旅遊發展核心;“三軸”是以旭水河水系景觀為依托的濱水景觀控制軸,由正街和橫街子組成的以老街建築風貌為主的人文旅遊軸線,由艾芝路構成的城鎮商貿發展軸線;“三區”即古村風貌保護區、特色風貌塑造區、一般風貌控制區。

曆史文脈中留住鄉情記憶——走進中國傳統文化村落艾葉鎮李家橋社群

同時,李家橋社群還結合自身獨特的自然風貌和曆史文化特色,以保護李家橋社群傳統村落整體風貌、重要建築為核心,注重保護和傳承物質文化遺産,繼承和弘揚非物質文化遺産,将打造集古鹽文化、曆史街巷、休閑度假、鹽都美食于一體的傳統古村落旅遊目的地,讓李家橋社群傳統村落煥發現代活力。

編輯:歐亞非

編審:吳山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