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世居平邑的曾子後人祭祀曾子情況

作者:山尖的那一邊

費邑曾氏奉祀生

明景泰年間,朝廷诏封聖賢後裔,顔、孟後裔俱受封為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吏部左侍郎、翰林院學士顧鼎臣上疏請求以顔、孟二氏例,诏封曾子後裔,授以翰林院五經博士,代代承襲,以主祀曾子祠墓。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得曾子五十九代孫曾質粹于江西永豐縣,诏令以布衣徙居嘉祥奉祀。十八年(1539年),授翰林院五經博士,準予世襲,并賜祭田、廟戶。

明代成化初年有“山東守臣上言”,說在今嘉祥縣南武山發現了“碣曰‘曾參之墓’”的“懸棺”。少數人僞造曆史,以假亂真,曾子故裡始出現了“嘉祥說”。此後,不明真相的人便以為曾子故裡在今嘉祥南武城。

關于曾子故裡問題,先秦史籍如《論語》、《春秋經》、《左氏傳》、及《孟子》中均有明确記載,曆代名家注疏亦确認為費縣之武城即漢至北魏的南城縣,今之平邑縣南武城,并且直至明初本無異說。曾子故裡始出現了“嘉祥說”後,明嘉靖間學正、費人姚庭槐,著《曾子南武城考》辨證一文,後被收入明萬曆元年《兖州府志》卷八《聖賢部》,繼而明清史學大家王雅量、于慎行、顧炎武、葉圭绶、閻若璩、俞正燮等人紛紛發表言論,嚴加考證,據理力争,進行了有力辨駁,一緻認為曾子故裡并非嘉祥南武城,而應是費縣之南武城(今平邑縣南武城)。萊蕪侯墓在費之武城向無争議。清光緒《費縣志》在 “聖曾子墓”條稱“萊蕪侯既葬武城,曾子未聞他徙,亦葬武城耳(《費邑曾氏譜》雲:墓在武城境之土橋)。”清楊佑廷《費邑古迹考》亦有同樣記載。清末李景星《費縣鄉土志》亦有澹台墓、曾子墓俱“葬縣境”,“澹台墓在曾皙墓東”之記載。

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費縣重修了位于今平邑縣南武城的曾點、曾參墓。清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禮部覆示山東巡撫國泰,準予在今平邑縣南武城重修曾子父子墓,各設奉祀生一名。清嘉慶十三年督糧道孫星衍同費縣知縣郭志清立曾子墓碑,錢泳隸書。

然曾據南遷後,南武城仍有滞留曾氏後裔居住于此,本文稱為“費邑曾氏”。根據平邑縣輝泉村和沂南縣青駝鎮窩莊村曾氏墓(譜)碑記載,證明該地曾氏确系曾據南遷後滞留費之武城曾子後裔陸續自武城散居之(見《費邑曾氏碑文選》),其 “守先人之墳墓,故居之也特久”,“ 先世居費西南之武城,即古武城也,曾皙之墓在焉。曾氏之子孫居者守其墳墓也。”滞留在武城的曾氏後裔為今費邑曾氏先祖,費邑曾氏十六代至五十四代世系無考,自其五十五代後世系井然,今已傳至七十九代。

清代選費邑曾氏奉祀生,是朝廷對曾子墓在費之武城的認可。奉祀生負責祭祀先聖先賢廟墓。曾氏奉祀生從曾氏後裔中選拔,經禮部審查注冊,給以衣巾奉祀,負責曾子祠墓的具體事務及祭祀儀禮等。清雍正四年,已有各地曾氏奉祀生18名。至乾隆年間,陸續增加到41名。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禮部咨複準于費縣曾晳、曾參墓各設立奉祀生1名,此為費之武城設曾晳、曾參墓奉祀生之始。

費邑所設奉祀生均為費邑曾氏後裔。今沂南縣窩莊《曾氏譜碑》載:“六十八代興仁。六十九代毓溪 ,行一;毓池,行二,字青川,咨部奉祀,生于乾隆四十六年十二月初十日子時,卒于嘉慶二十年十月初三日酉時,娶孫氏邑庠生之女;毓沼,行三,字汝潛,咨部奉祀,生于乾隆四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四日酉時,卒于嘉慶二十二年四月初一日戌時,妻蘆氏;毓溶,行四;毓銮,行五,字殿華,咨部奉祀,生于乾隆五十六年正月初十日戌時,妻杜氏”。據以上譜碑知,窩莊曾興仁共有5個兒子,其中二子毓池、三子毓沼、五子毓銮先後“咨部奉祀”,襲任奉祀生。知其二子曾毓池生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可見據朝廷準許于清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準設奉祀生數年後,經過嚴格地篩選考查,始有曾氏奉祀生就任。但以上三人始任時間均不詳,二子、三子英年早逝,又先後于嘉慶二十年(1815年34歲)、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33歲)去世。最後由其五子曾毓銮接任奉祀生時,當在清嘉慶以後,任至何時又不得而知。曾毓銮後曾子奉祀生繼任者由窩莊轉至今平邑縣輝泉村,始由曾傳道繼任奉祀生,但具體奉祀情況今已無可考稽。

查今平邑縣輝泉村《曾傳道碑記》,碑記中生卒年月不詳,但其中提到兩件事:其一“宗主曾紀琏以兄弟相争,讓以位,堅不就,且邀族衆為和解之”;其二“鹹、同間,盜賊蜂起,衆舉公為資邱社團長”。另有“享年八十一歲”、“清例贈文林郎”之記載。清光緒《費縣志》載其為武城曾參曾點墓奉祀生,墓碑載 “身列成均”(入京師國子監讀書)。考:清道光初年,嘉祥曾紀琏承襲翰博後不久,因事革職,不準其後代承襲。道光七年(1827年),由曾傳錫之子曾紀瑚襲任翰博之職。在此所謂“兄弟相争”事件中,不管曾傳道起了什麼作用,想必是重要的參與者,此時應已襲任奉祀生,且在曾氏家族中德高望重,已經是一個小有影響的人物了。時年齡當在30 歲左右,即應生于清乾隆末、嘉慶初年。按此鹹豐、同治年間(1851~1874)任民間團練團長之經曆,當卒于清光緒初期,“享年八十一歲”。曾傳道逝世後其長子曾紀忠例襲奉祀生,曾紀忠任至何時不見記載。至民國十一年,曾昭宣等人為曾毓麟、曾傳道立石表墓時,亦未見記載。

曾子五十九代孫曾質粹赴嘉祥襲翰部落客祀曾子後,曾子故裡費之武城被人們忽視。費邑曾氏奉祀生,自乾隆四十三年後,先後由費縣曾子六十九、七十、七十一代孫襲任,計3代5人。據窩莊曾氏譜碑知,窩莊曾氏後裔曾毓池首任費邑曾氏奉祀生。清嘉慶二十年,曾毓池卒,其弟曾毓沼襲任。曾毓沼卒後,曾毓銮接任。再後奉祀生由輝泉曾子七十代孫曾傳道襲任。曾傳道卒後,由其長子曾紀忠襲任。有關奉祀生的奉祀情況,查清光緒二十五年續修《費縣志》《卷七·蔭襲》載:“曾子七十(應為六十九)代曾毓池、曾毓沼、曾毓銮,七十一(應為七十)代曾傳道,七十二(應為七十一)代曾紀忠襲奉祀生。”曾氏譜碑記載之奉祀生和《費縣志》所記完全相符。

上述奉祀生均為費邑曾氏後裔。由此說明,朝廷選拔費邑曾氏奉祀費之武城曾參曾點墓,是對曾子墓在費之武城的重新确認,是繼嘉樣主祀曾子240餘年後,人們對曾子故裡的再認識。用《費邑古迹考》作者的話說“乾隆四十三年禮部咨複山東巡撫國泰,準宗聖曾子墓設立奉祀生一名,與萊蕪侯墓同,是宗聖墓在費縣有明征矣。”

載《沂蒙史志》2013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