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浪莎内衣再上監管“黑榜”、郎朗、吉娜夫婦“結伴”七夕宣傳:最近五年内衣營收整體下滑四成,營收占比降至不足三成

作者:娛樂三國

近日,浪莎内衣又被抽檢出不合格,涉及男士内褲。需要注意的是,近年來,浪莎頻頻爆出抽檢不合格,涉及項目包括纖維含量不合格、産品使用說明不合格等。值得留意的是,内衣闆塊作為浪莎股份(600137)營收的重要來源,最近五年不管是營收情況還是營收占比,均呈現較大幅度下滑,其中營收整體下滑四成。

内衣抽檢又不合格

再次上監管“黑榜”

近日,廣東市監局披露的《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服裝産品品質監督抽查情況的通告》顯示,經抽樣檢驗,發現不合格産品405款,不合格項目為:産品使用說明(辨別)、纖維含量、pH值、甲醛含量、耐水色牢度、耐酸汗漬色牢度、耐堿汗漬色牢度、耐幹摩擦色牢度、耐濕摩擦色牢度、耐光色牢度、耐光、汗複合色牢度、起球、表面抗濕性、可分解緻癌芳香胺染料。

本次抽檢不合格的品牌涉及浪莎等多個知名品牌。其中,通告顯示,浙江浪莎内衣有限公司生産的内衣“VIP-浪莎鴻運純棉男士内褲4 條裝”不合格,不合格項目為産品使用說明(标 識)。

浪莎内衣再上監管“黑榜”、郎朗、吉娜夫婦“結伴”七夕宣傳:最近五年内衣營收整體下滑四成,營收占比降至不足三成

據浪莎股份2022年度報告,浙江浪莎内衣有限公司為浪莎股份全資子公司,該公司 2022 年總資産 64,706.45 萬元,全年實作營業收入 32,672.07 萬元(約3.27億元),淨利潤 1,767.29 萬元(約0.18億元),産生現金流量淨額-935.97 萬元,全年向母公司四川浪莎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現金分紅 1,500.00 萬元(約0.15億元)。公開資料顯示,2022年度,浪莎股份整體營收為3.27億元,淨利潤為0.17億元。

針對上述不合格産品,通告顯示,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已組織轄區市場監管部門依法做好監督抽查不合格産品的責令改正和行政處罰等後處理工作,并依照《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産品品質信用分類監管規範》的規定,将相關産品及其經營者的失信資訊錄入品質信用檔案。同時将追根溯源,分析産品不合格原因,進一步組織對産品的經營者開展行政指導或品質技術幫扶。

其實,今年以來,浪莎股份不止一次被爆出旗下産品不合格。兩個多月前,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釋出的《學生校服等67種消費品品質省級監督抽查情況的通報》,顯示,其中,針織内衣抽查産品200批次,不合格7批次,抽查不合格率為3.5%,有7批次産品的纖維含量項目不合格。另外,女性内衣抽查産品100批次,不合格8批次,抽查不合格率為8%,為纖維含量項目不合格。

浪莎内衣再上監管“黑榜”、郎朗、吉娜夫婦“結伴”七夕宣傳:最近五年内衣營收整體下滑四成,營收占比降至不足三成

而這些不合格内衣品牌中,包括浪莎股份旗下全資子公司浙江浪莎内衣有限公司生産的内衣,不合格項目顯示為“纖維含量(公定)”。

據悉,纖維含量是紡織服裝産品所用原料的明示标注,其反映了産品的真實屬性。由于消費者在選購紡織服裝産品時往往是依據明示纖維含量進行選購,纖維含量标注與實際不符或未明示纖維含量将直接損害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在國内銷售的紡織産品,其纖維含量應符合标準GB/T 29862-2013《紡織品 纖維含量的辨別》的要求。

另外,業内指出,産品使用說明(辨別)項目主要考核産品的辨別資訊是否符合标準或明示要求。如果該項目不合格時,将使消費者缺乏正确使用商品的依據,同時也剝奪了消費者對商品的知情權,不利于監督部門對商品的有效監督。而産品使用說明(辨別)不合格的原因主要展現在兩方面:一是企業對産品使用說明(辨別)問題不夠重視;二是生産者不了解服裝産品使用說明(辨別)的标注要求,導緻有意或無意漏标或錯标。

内衣曾撐起100%主營收

如今占比卻降至不足三成

對于浪莎股份而言,内衣曾是支撐公司業績的根基,也是主營的全部。據浪莎股份2011年度報告,内衣營收超4億元,也構成了主營收的唯一來源,該營收也是證券簡稱從“長江控股”變更為“浪莎股份”後,至今,内衣闆塊錄得的最高營收。

然而,自此後,浪莎股份内衣闆塊的業績整體大幅下滑。從最近五年即2018年度—2022年度來看,浪莎股份内衣闆塊的營收分别為:1.57億元、1.11億元、1.01億元、1.11億元、0.88億元,整體下滑43.95%。若從2011年度的4.10億元下滑至去年度的0.88億元,那麼, 内衣闆塊的營收,巅峰時至今,則整體下滑了78.54%。

從營收占比來看,最近五個年度,即2018年度—2022年度,浪莎股份的内衣營收占主營收的比例分别為:40.56%、33.64%、29.28%、27.61%、26.99%。可見,巅峰時,内衣曾作為浪莎股份100%的主營收來源,而今,内衣闆塊的營收占主營收比例已不足三成。

從行業競争來看,作為“老品牌”的浪莎,似乎已不敵一衆新興品牌。據媒體報道,近兩年,市面上崛起了一批網際網路新銳内衣品牌,例如ubras、蕉内等,這些品牌在年輕消費者群體中頗受歡迎。2021年“雙11”内衣排行榜中,愛慕股份排在第一位,ubras、蕉内分别排在第七、第八,浪莎則位居第九。

另外,iiMedia Ranking艾媒金榜釋出的《2022年上半年中國女士内衣品牌十強榜單》,上榜的分别為:Ubras、都市麗人、紅豆、歌瑞爾、曼妮芬、愛慕、古今、恒源祥、黛安芬、蕉内。而浪莎并未能入圍其中。

如此看來,浪莎的是被“後浪”“拍倒了”?那到底是什麼原因導緻浪莎内衣在市場上不斷“退步”,内衣營收不斷下滑?

從營銷端來看,2018年度—2022年度,浪莎股份的銷售費用分别為:0.14億元、0.15億元、0.10億元、0.09億元、0.08億元,可見,最近五個年度,銷售費用整體下滑42.86%,并且連續四年下滑。值得注意的是,同期,浪莎股份内衣的營收也整體下滑43.95%。

從産品端來看,如前述提及的,浪莎内衣今年以來至今,已兩次出現抽檢不合格,以及此前也曾多次出現抽檢不合格。業内指出,産品頻頻抽檢不合格,對于消費者而言,消費選擇上自然也會大打折扣。

另外,年初浪莎股份一則“一日遊”廣告宣傳公告或許也可窺探其經營上“窘況”。

今年1月4日,浪莎股份披露《浪莎股份所屬公司簽訂廣告演出及肖像使用形象代言人的提示性公告》,顯示,“四川浪莎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所屬全資子公司浙江浪莎内衣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浪莎内衣’)作為甲方,近日與乙方浙江億燊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及乙方藝人郎朗先生、吉娜(Gina Alice)女士簽訂了《廣告演出及肖像使用合同》,自2023年3月1日起,到2025年2月28日止,公司廣告産品包括使用吉娜代言産品、吉娜郎朗代言産品以及郎朗吉娜夫妻共同代言産品,為公司浪莎品牌擔任全球品牌代言人。”。

根據公告,甲方應支付乙方報酬做為沿用乙方藝人形象代言費用共計為含稅275萬元(人民币)。需要指出的是,該代言費用,可是占了浪莎股份2022年歸母淨利潤的15.92%。

然而,1天後,即1月5日,浪莎股份披露《關于取消所屬公司簽訂的廣告演出及肖像使用形象代言人合作的公告》,稱,因合同相關條款發生變更,公司所屬浙江浪莎内衣有限公司取消與浙江億燊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及藝人郎朗先生、吉娜(Gina Alice)女士簽訂的《廣告演出及肖像使用合同》。

浪莎内衣再上監管“黑榜”、郎朗、吉娜夫婦“結伴”七夕宣傳:最近五年内衣營收整體下滑四成,營收占比降至不足三成

從公告代言,到公告取消代言,僅一天,其中的“不嚴謹性”也引發了投資者們的不滿:如此兒戲。

不過,筆者今日發現,上述兩名藝人卻突然出現在浪莎“七夕”活動的宣傳中。

浪莎内衣再上監管“黑榜”、郎朗、吉娜夫婦“結伴”七夕宣傳:最近五年内衣營收整體下滑四成,營收占比降至不足三成

然而,根據巨潮資訊網,浪莎股份除了此前披露取消該兩名藝人的代言公告後,并未再披露恢複相關代言的公告。

不過,筆者發現,公衆号《浪莎集團》今年3月3日官宣:郎朗的老婆吉娜成為浪莎的全球代言人。與今年1月初的同時簽約兩人(随後取消)形成鮮明對比,那麼,前後的廣告費用又是多少?此舉又意欲如何?為何沒有以公告披露的形式,在上交所、巨潮資訊網上進行相關披露?值得關注。

浪莎内衣再上監管“黑榜”、郎朗、吉娜夫婦“結伴”七夕宣傳:最近五年内衣營收整體下滑四成,營收占比降至不足三成
浪莎内衣再上監管“黑榜”、郎朗、吉娜夫婦“結伴”七夕宣傳:最近五年内衣營收整體下滑四成,營收占比降至不足三成
浪莎内衣再上監管“黑榜”、郎朗、吉娜夫婦“結伴”七夕宣傳:最近五年内衣營收整體下滑四成,營收占比降至不足三成

另外,這一波全新代言,又能否引發浪莎股份内衣闆塊的升溫,營收端今年能否有所改善?值得市場關注。

(圖檔來源:巨潮資訊網、京東商城)、廣東市監局等)

關于本篇文章的更多報道,我們已在【和訊财經APP】上刊登,應用商店搜尋“和訊财經”,下載下傳并參與猜指數活動赢取京東卡和萬元現金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