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重走喀喇昆侖公路⑧|塔克西拉,英雄對英雄的緻敬

作者:新湖南
重走喀喇昆侖公路⑧|塔克西拉,英雄對英雄的緻敬

湖南日報·新湖南用戶端記者 徐亞平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8月17日,旅居伊斯蘭堡的華人傅軍、孔繁偉,熱情陪護中國援巴老兵和烈屬赴巴通路團,來到伊斯蘭堡西北約50公裡的塔克西拉(Taxila)古城遺址,憑吊唐代高僧玄奘。長沙老兵曾躍輝說:“唐僧是我們老兵心目中的大英雄!”

英雄相惜,此之謂也。

重走喀喇昆侖公路⑧|塔克西拉,英雄對英雄的緻敬

塔克西拉,是一座有着2500年曆史的古城,是巴基斯坦犍陀羅藝術發祥地。

“地稱沃壤,稼穑殷盛,泉流多,花果茂。氣序和暢,風俗輕勇,崇敬三寶。”在《大唐西域記》中,玄奘如此描寫塔克西拉。傅軍說,這兒是玄獎西行取經的途徑地,是《西遊記》中“西天”的原型。

重走喀喇昆侖公路⑧|塔克西拉,英雄對英雄的緻敬

聽聞此言,曾躍輝的夫人李曉波自言自語道:“我姨媽左大玢,在《西遊記》中扮演了觀音。” 志願者王宏開玩笑道,曾大哥,您跟巴鐵的感情更鐵啦!

“塔克西拉”是何意思?記者問。

“在梵文中,它就是石雕之城。”傅軍解說道。公元前6世紀,塔克西拉為犍陀羅王國的首都。公元前5世紀,古城所在地區成為波斯大流士帝國的一部分。公元前3世紀,印度孔雀王朝君主阿育王将塔克西拉歸至麾下,因阿育王信仰佛教,塔克西拉逐漸成為香火鼎盛的佛教聖地和學者雲集的哲學宗教藝術中心。公元前2世紀,古希臘亞曆山大大帝東征至此,古希臘文化也開始在此紮根。

唐僧的講經堂遺址,就在一座山包上,須跨過一道小溪、爬上百級台階方能抵達。

小橋流水,花紅葉綠。特别是鮮豔的三角梅和高高的構樹,讓人倍感親切。

重走喀喇昆侖公路⑧|塔克西拉,英雄對英雄的緻敬

拾級而上,眼前的塔克西拉古城遺址輪廓鮮明,堅固高大的城垣、精巧别緻的佛塔、形象逼真的人物浮雕,分布錯落有緻,充分顯示了這座不朽城池的往昔輝煌。

重走喀喇昆侖公路⑧|塔克西拉,英雄對英雄的緻敬

此時此刻,中國來客的注意力幾乎全集中在講經堂。

此遺址共分兩層,磚石建造,十分古樸。底層頗感擁擠,四周密密麻麻嵌着一個個狹小的打坐間,廳堂裡則分布着很多打坐台。

重走喀喇昆侖公路⑧|塔克西拉,英雄對英雄的緻敬

遺址管理者說,第二層才是講經的地方。四周依然是一間間打坐聽經的小間,中間有一個天井(是一般聽講者席地而坐的所在),各個方向都有打坐台。通路團成員在打坐台之間的彎道中小心翼翼地挪動,管理者依然追着用烏爾都語喊“别碰别摸”。

聽說大家來自中國,管理者連忙領着客人,來到西南角最大的打坐台前,用還算流利的漢語興奮地喊道:“唐僧,唐僧!”

他隻差說,唐僧,您老鄉來看您了。

援巴老兵劉獻榮、張瑞平、毛炜,向唐僧的打坐台緻以标準的軍禮。

這是英雄對英雄的敬意。

重走喀喇昆侖公路⑧|塔克西拉,英雄對英雄的緻敬

與講經堂一牆之隔,尚有遺址。據說是僧人的宿舍和飯廳。宿舍的輪廓很明顯,石塊、石片砌的牆垛依然儲存完好。孔繁偉多次提醒大家,唐僧的宿舍是26号,記得去看看。

是很簡單的一房間,家徒四壁,卻令人肅然起敬。

傅軍嘴上說來過這裡很多次,但此次依然不停地拍照,仿佛要給唐僧的風骨做一個X光片似的。他對記者說,唐僧在這裡學習一年,然後講經三年,真的不易!

玄奘抵達犍陀羅大約是公元630年,在此修行4年;中國援巴老兵入巴援建喀喇昆侖公路是1968年,浴血修路10餘年。都是“修行”,前後相隔1000多年的滄桑歲月。玄奘是經曆什麼樣的艱難困苦才抵達這裡的?隻有中國援巴老兵知道:從大戈壁到達犍陀羅,至少要徒步翻越天山山脈、帕米爾高原、喀喇昆侖山、興都庫什山、喜馬拉雅山;這些山脈,是常人難以逾越的世界級天險!

但是,千山萬水、千難萬險,都被華夏優秀兒女所征服。安徽援巴老兵趙俊感歎道:“唐僧來探路,取經,傳播文化;我們來修路,架橋,建立友誼。”

重走喀喇昆侖公路⑧|塔克西拉,英雄對英雄的緻敬

站在犍陀羅遺址中,志願者查娟既為中國古代佛教旅行家而驕傲,也為當代援巴築路官兵而自豪。她說,他們都是英雄、大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