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小山村舊事

作者:風火輪兒585

文/王才元

題記

有人說人老之後總愛回憶過去的往事,亦有人說這是沉澱在記憶中的生活複活,在我看來是種思鄉之情,離開故鄉已經四十多年,但山村舊事恍如昨日,常常回到夢中。适逢賽罕區文聯編輯《大美賽罕》文叢。應征文之約作此舊事系列呈現給有興趣的讀者。将故鄉小山村裡的那情、那景、那事、那人、來一次舊事重提寫出來,把那段即将淡忘的往事付諸文字,對那段歲月來一次穿越時光隧道的旅行,且當作一種消遣吧……

房事

衣食住行是人類生存的必要條件,人類由猿變成人走出原始森林,從住洞穴再搭搭棚築洞建房子到樓閣廳堂這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過程。這道命題還是留給人類學家和曆史學家解讀吧,我隻把我所居住的山村起房蓋屋的一些情況做簡單的記錄。

小山村舊事

小山村座落在大青山南坡腳下,丘陵半山區的地理環境,是土默川平原的最東端,東距大黑河隻有幾裡地之遙。行政區隸屬首府呼和浩特市賽罕區榆林鎮管轄,是城市的遠郊。這裡人類居住栖息的曆史可以追溯到刀耕火種的原始社會,這裡離發現大窯文化的新石器時代石器制造場不遠,這裡是平川邊緣的台地,背風向陽,很适合人類居住。前些年在村西北的大西梁坡地上,就有洪水沖刷出古人使用過的繩紋黑陶生活器皿和灰燼。證明有古人栖息生活的遺存。在離村子不遠的東幹丈村至今還保留着趙長城遺址。鄰村陶蔔齊村有漢代陶林古城遺址。有人就得有住的地方。最直接的證據就是明代阿拉坦罕據豐州灘墾荒建“闆申”(房子)了。小山村西有乃莫闆申,南有口克闆申。叫“闆申”的就是以房子為村名的。明代正德十二年,達延罕之孫阿拉坦罕在丯卅灘(土默川)實行屯墾種田,招募遷徒十萬漢民拓荒種糧,使這些出口外的漢人定居下來,在黑河沿岸,陰山之南蓋房子栖身安家,建房聚內建村,在土默川故有七十二個免名闆的說法(即七十二個叫闆申的村莊)。

小山村舊事

其實從口裡來的漢人,在土默川落腳,最先選擇的就是在丘陵半山區的地方挖窰築洞栖身。是以在土默川邊緣半山區丘陵地帶有許多帶窯的村名。從村名也不難看出帶闆申的村莊一般自然條件優越,比較富庶,邊山一帶帶窯的村子多以旱作農業為主,就是窮村子。

小山村舊事

在我童年記憶裡,我們小山村住窯洞的人家已很少了。住窯洞的算是村裡最窮的塌底人家了。隻有姓邊的一對老夫老妻住在村外崖下的兩孔窯洞中。老夫老妻去世後,有一戶姓宋的河北逃荒落戶的人當作栖身之所,直至上世紀七十年代在村裡蓋起了新房後搬出去,小山村的人才徹底告别了住洞穴的曆史。小時候在村西杏樹林下的崖畔有一排廢棄的窯洞,是我們常玩躲貓貓遊戲的地方,據父輩講,那是我爺爺和姓尚的村民家住過的窯洞。靠崖畔的窯洞,冬暧夏涼,隻要有力氣把崖畔的土掏出來、掏空成拱型洞穴,窯洞進裡入深約丈餘,寬有七八尺,有單孔雙孔,有氣力的還挖成三孔聯通,一進兩開。擋上簡易門窗即可遮風擋雨。在土默川即周邊地區住窯洞的必定是窮人,多有窯洞的村也是窮村子。土默川上叫窯的地方都是以遷來定居前原籍的地名、人名、和牛犋數或職業名命名的村子、如陽曲窯、三應窯、韓家窯大陳窯、三、什犋窯等村名。

小山村舊事

平川的村子無崖頭可依,窮苦人家蓋不起房子,就用土坯幹砌拱型券頂的窰,土默川上片石也極少,石砌窯成夲也不低,是以隻有土坯砌的窯。平川村莊住這種窯的人家屬村裡的窮人 ,有土坯窯 總比“竄房檐頭”(沒住處到處流浪)強 。但拓砌窯的土坯是力氣活兒,這土坯用黃粘土或白幹上經過水淫,和上麥桔麥糖攪伴和成泥,反複翻攪拌勻好幾遍才能進模脫坯。砌窯的土坯尺寸較大,長一尺二寸,寬有八九寸,厚有二寸多,成坯後經過晾幹就可使用。但砌窯的師傅是好瓦匠或好窯頭。要砌不好塌了頂是要出人命的。别看這土坯砌的窯,在叫窯的村子裡能住上這窯房巳經比挖的窯上了一個檔次。砌一處土坯窯洞工程是很大的,小家小戶很難完成,全靠親戚朋友、鄉裡鄉鄰幫襯。在窮苦的年月,人情世故也是很重要的。

小山村舊事

解放前後,沿大黑河流域土默川上的莊戶人家選擇地形較高的台地建“闆申”蓋房子聚居成村。我們村雖是丘陵半山區但也是土默川邊緣黑河流域,但也逐漸廢棄了窯洞和窯房,人們選擇蓋土坯房居住。土坯砌牆,麥稭和泥抹頂。那時房屋開間較小,一般寬2.7米,入3--4米。房檐高2.4米。土坯房頂大都是一出水(-坡頂)房屋結構主要是梁柱式。用木柱支撐梁、柁、檩、根據房屋進深尺寸有四柱式、五柱式、六柱式。但多有四和五柱式。因考慮過冬保暖的需要,房屋主要以向陽正房為多。正房的後牆(土坯牆)頂部一般都超過六十公分,按一拱三倍底寬超過了一米多。

小山村舊事

村裡的老房子以三間五間七間座北朝南,先蓋正房後蓋東西房和南房。形成長、方形院落橫向毗鄰。因宅基、地形、财力不同院落大小不同,參差不齊。窮人家氣力小東西南房根本無從談起,就連正房一次蓋不起就蓋一兩間剩下壘起一堵後牆。有的蓋不起房,先在宅基地上壘一堵後牆,這一情景在以前土默川農村屢見不鮮。村裡會經常看到一堵厚厚的土坯牆孤零零的聳立在那裡,那一定是這戶人家無力氣再蓋得起房子。屬村裡的“爬常”人家。(即生活無起色)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