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台灣遊記:台北中正紀念堂印象

作者:楓之嶺
台灣遊記:台北中正紀念堂印象

中正紀念堂位于台北中央政府辦公區南側,這座通體白色上覆藍色琉璃瓦的建築其實并非是安葬蔣介石的陵墓,而是類似于美國華盛頓林肯紀念堂那樣的紀念館。

台灣遊記:台北中正紀念堂印象

1975年4月5日時任民國總統的蔣介石去世,行政院長蔣經國主持召開行政會議決定在此建造中正紀念堂以資紀念。

台灣遊記:台北中正紀念堂印象

中正紀念堂是目前台灣保留着的最具國民黨特征的建築,設計深受南京中山陵和廣州中山紀念堂的影響,為一座建造于三層大型平台上的方形亭式建築,内外通體白色上覆藍色琉璃瓦八角攢尖頂,象征着國民黨的标志顔色。

蔣介石畢生與共産黨人為敵,但在搏鬥中可說是屢戰屢敗,把手上一把好牌打得精光,1949年最終兵敗逃往台灣。

台灣遊記:台北中正紀念堂印象

1949年底在解放戰争的最後階段,蔣介石赴重慶、成都召集軍事會議組織抵抗,在兵敗已定四川軍人劉文輝、鄧錫侯等與雲南省政府主席盧漢密謀欲扣留蔣的危險時刻,蔣于12月10日乘飛機倉促離開成都飛往台灣,從此之後他就再也未能踏上大陸的土地。

台灣遊記:台北中正紀念堂印象

蔣退守台灣後面臨黨國崩潰的局面,首先是财政金融完全崩潰,法币、金圓券如同廢紙。其次是軍隊損失慘重,大量的将領和士兵陣亡、投降和被俘,已經完全潰不成軍。國民黨内派系對立組織渙散,代總統李宗仁從南京出走不歸,許多人脫黨轉投共産黨。台灣内部局勢動蕩,共産黨已經深入台灣民間不斷發動群衆抗議和暴動,激發出台灣人的強烈本土意識,希望擺脫國民黨的強權統治。随着大陸地區完全丢失,解放軍發動渡海作戰攻打台灣的軍事風險大幅增加,台灣能否守住也是前景堪憂。

台灣遊記:台北中正紀念堂印象

蔣介石緊急将最值得信任的軍隊優先撤往台灣,同時加強沿海各主要島嶼的防守,着手重新整編軍隊、修築碉堡工事和補充武器彈藥,試圖進行最後的抵抗。1950年3月解放軍渡過雷州海峽發起渡海作戰,5月國軍在海南島全境失守,解放軍乘勢開始籌劃對台作戰,就在這個危機時刻北韓戰争爆發後解放軍大量入朝參戰,戰争一時陷入了僵持狀态,美國派艦隊巡航台灣海峽提供防守,解除了暫時的軍事危機。

台灣遊記:台北中正紀念堂印象

大陸的軍事威脅解除後,蔣介石随即推出國民黨改造方案,設立由其本人為首的16人“中央改造委員會”取代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作為黨的臨時核心上司機構,通過頒布《原有黨員整肅辦法》,對變節通敵、腐化堕落、信仰動搖、放棄職守者一律開除黨籍,重新進行黨員登記。1952年國民黨七大召開選出了新一屆中央執行委員會,蔣宣告黨的改造完成,“中改委”解散。

台灣遊記:台北中正紀念堂印象

為了化解台灣内部社會對立沖突和保證經濟發展,1953年蔣介石與行政院長陳誠着手推進“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改革措施,解決土地配置設定不公和農民貧困的問題。規定地主可保留水田三甲或旱田六甲,其餘由政府用征收補償方法交佃農承租耕種,地主可以将政府提供的補償資金投入工業和商業,由此催生了一批有影響力的企業。

台灣遊記:台北中正紀念堂印象

在局勢趨于穩定之後,蔣介石利用戡亂戒嚴條例把黨政軍的權力全部集中到了自己手上。1946年在南京召開的第一屆制憲國民大會通過了《中華民國憲法》,随着國共内戰全面爆發局勢逆轉,1948年7月國民大會緊急通過了張群等71名委員提出的《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授予總統實施緊急處分的權限以友善政府進行作戰。

台灣遊記:台北中正紀念堂印象

1954年國民大會遷移台灣後重新召開會議,将原本已經到期的《臨時條例》繼續延期且不再設定失效期限。1960年國民大會進一步修改《臨時條例》,當機《憲法》中規定的總統連任不得超過兩屆的限制條款,為蔣第三次當選總統鋪路,并使其成為終身總統。此後又繼續修訂《臨時條例》,授權總統設立動員戡亂機構、調整中央政府組織與訂頒辦法增補選中央民代等,使蔣介石擁有對黨和國家絕對的權力。

1967年台灣發起“中華文化複興運動”應對,以忠、孝、仁、愛、信、義等理念,樹立自己才是中國文化的承繼者和捍衛者形象。出版大量中國古代典籍,推行《國民生活須知》,訂立包括衣、食、住、行、娛樂等方面之九十九條具體規則,作為國民必須遵守的行為準則等等。

台灣遊記:台北中正紀念堂印象

台灣在蔣介石、蔣經國父子的治理之下七十年代實作了經濟騰飛,進入了“亞洲四小龍”行列,成為全球經濟不可忽視的力量。但1971年聯合國通過第2758号決議接納中華人民共和國為合法代表,以及随後1972年尼克松對中國大陸的通路使蔣介石陷入了人生至暗時刻。

台灣遊記:台北中正紀念堂印象

蔣介石政府被美國政府抛棄是與國際戰略大環境的變化直接相關的,二戰之後美、蘇聯形成兩大陣營對峙,北韓戰争中蘇聯手抗美援朝,美國自然會扶持台灣政府對抗大陸。此後中蘇交惡在珍寶島發生武裝沖突,中美聯手抗擊蘇聯全球擴張,美國與台灣的關系降到了次要位置。

台灣遊記:台北中正紀念堂印象

另一方面,蔣介石在台灣推行的個人獨裁統治并不符合美國人的政治理念,如果不是趕上北韓戰争意外爆發,美國政府基本上是要放棄台灣的。進入七十年代以後,中國與美國緩和關系共同抗擊蘇聯,而蔣介石仍然不肯接受憲政改革建議,自然與美國走得越來越遠。

台灣遊記:台北中正紀念堂印象

蔣是一個固執的民族主義者,也許是獨裁者久了再也無法聽得進去不同的意見,在對待與大陸的關系上不肯面對現實,一味頑固地堅持反攻大陸,不接受“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在聯大第2758号決議尚未通過的情況便提前自行宣布退出聯合國,台灣就此失去了所有國際組織的合法席位。

台灣遊記:台北中正紀念堂印象

蔣介石去世後,蔣經國從父親手上接過權力後仍然堅持政治上的保守主義。1971年台灣國民政府與美國斷絕外交關系引發知識界震動,黨外團體開始私下發行政論雜志批判政府,蔣經國的高壓政策導緻了美麗島事件、江南案使社會重新陷入動蕩之中,蔣經國最終不得不開放黨禁、報禁和群眾赴大陸探親,為李登輝宣布解除戒嚴令恢複憲法鋪平了道路。

台灣遊記:台北中正紀念堂印象

自從1924年孫中山“以俄為師”組建了國民黨,在經曆了喪失大陸政權台灣中興之後,在後來的憲政選舉階段又再次輸給了民進黨。從未來的前景上看,這個百年老黨已經步履蹒跚極不樂觀,黨内派系盤根錯節,上司層或思想陳舊或礙于利益糾結,無法被年輕一代認同。

台灣遊記:台北中正紀念堂印象

如今台北的“中正廣場”已經更名為“自由廣場”,國民黨的曆史就是一面鏡子,隻有與時俱進順應時代的潮流才能不被社會淘汰。

#記錄我的2023#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