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際識局:夏威夷野火危機,暴露美國社會三大弊病

作者:光明網

中新網8月18日電(魏晨曦)美國夏威夷州毛伊島大火帶來的危機仍在持續,目前這場該國百年來最嚴重的野火已造成111人遇難,數千棟建築被摧毀,島上著名的海濱度假小鎮——拉海納鎮幾乎不複存在。

野火肆虐、損傷慘重的背後,恰恰暴露出美國社會的三大弊病:公共事業失能、政府應對失力、漠視群眾安危。

美國前總統特朗普批評稱,“可悲的是,這場大火根本不應該發生,美國政府沒有做好準備,非常重要的是,後果非常糟糕。”

公共事業失能:

起火原因或涉及電力公司

據《紐約時報》,初步報告表明,當地電力供應商夏威夷電力公司所營運電線産生的火花,可能引發了火災。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指出,美國電網資料收集和分析公司Whisker Labs的首席執行官羅伯特·馬歇爾稱,火災當晚測到當地公用電網上有122處短路,其中一處短路便可能産生電火花進而引發火災。

夏威夷電力公司發言人吉姆·凱利拒絕對Whisker Labs的調查結果作出回應。

與此同時,夏威夷電力公司因未在強風天氣來臨前切斷供電而遭受越來越多的質疑。

目前,三家法律公司已代表受害者對夏威夷電力公司提起集體訴訟,指控該公司未在強風天氣來臨前切斷供電。該公司下屬的一個變電站此前曾出現電線倒塌的情況,而事發地點也靠近最初的起火點。

《紐約時報》介紹,該州和地方官員尚未确定火災原因,但起火條件與美國其他地方由電力裝置引發的野火相似:幹燥的灌木叢、強風和老化的基礎設施。

分析指出,美國的多起緻命火災都是由于該國公用事業公司的電線杆或其他承載電線的建築物被吹倒引起,或是因為其他電線故障引發火災。

此外,毛伊島在火災危機期間多次停電,導緻許多居民無法通過手機收到當局緊急警報。據美聯社報道,夏威夷州州長格林曾表示,火災發生後,該地區約有2000戶家庭和企業遭受斷電之苦。

夏威夷總檢察長安妮·洛佩茲11日表示,她将“對毛伊島和夏威夷群島山火發生之前、期間和之後的關鍵決策和長期政策進行全面審查”。

政府應對失力:

無視警告、應對滞後

随着夏威夷火災死亡人數的上升,當地群眾紛紛指責政府對此次大規模火災應對不力。

9日清晨,毛伊島曆史悠久的沿海小鎮拉海納鎮幾乎被迅速蔓延的大火完全摧毀,幸存者表示沒有收到任何警告。

《洛杉矶時報》指出,有大量證據表明,夏威夷政府官員應該意識到毛伊島面臨的山火風險。毛伊島并非首次發生火災事故,毛伊島減災計劃對過去的風暴也曾發出警告。然而,之前的野火沒有造成人員死亡,這可能導緻夏威夷官員的自滿情緒。

報道還稱,實際上當局也有更多的時間來發出警報。根據毛伊島8日在社交媒體上發表的聲明顯示,火災發生當天,消防隊員從火災“起火”到“明顯爆發”,大約有9個小時的時間來應對。但消防隊員尚未透露在這段關鍵時期發生了什麼。

當地官員也并未解釋,在拉海納早上報告第一起火災後,為何沒有立即下令全市疏散,特别是在已經考慮到火災天氣條件存在的情況下。許多當地居民表示,他們沒有提前收到撤離警告。

報道稱,夏威夷州在2022年的應急管理計劃中将野火對當地居民造成的風險描述為“低”。

媒體與當地居民抨擊毛伊島緊急事故管理局局長赫爾曼·安達亞在這次事故中應變不力。但安達亞對大火威脅拉海納鎮1.2萬多居民時未啟動警報器的決定表示不後悔。17日,安達亞以健康為由宣布辭職。

洛佩茲17日通過書面聲明表示,她将指派一個私人的第三方機構參與這次緻命野火的調查,檢讨州、縣官員當時處置作為。

另據美國《國會山報》報道,因為美國總統拜登在毛伊島發生毀滅性大火期間度假,且曾表示“不予置評”,導緻白宮面臨廣泛批評。

美國前總統特朗普直言,“美國政府對這場災難沒有做好準備,拜登拒絕置評毛伊島的悲劇是‘可恥的’。”

漠視群眾安危:

原住民人權得不到保障

《紐約時報》指出,此次火災還暴露了夏威夷在抵禦氣象災害沖擊方面的缺陷,并指出當地建築标準欠缺、基礎設施老久等問題,使該州更容易遭受野火襲擊。

分析稱,該州缺乏保護當地建築物免受野火侵害的建築标準,例如要求使用耐火材料和施工技術,或保持建築物周圍沒有易燃植被的空間。

格林7月曾釋出一項指令,阻止該州的建築采用更嚴格的新标準,并稱“此舉對于解決當地嚴重的住房短缺問題是必要的”。

美國國家消防協會野火部門主任米歇爾·斯坦伯格表示,在美國,以負擔能力為由拒絕采納嚴格的建築規範标準很常見,即便是以犧牲群眾安全為代價。

除此之外,英國《衛報》指出,當地的産業暴利經濟,讓常年本就幹旱的夏威夷州進一步失去了儲水能力,加劇了此次火災危機的爆發。

分析稱,一個多世紀以來,毛伊島的水域一直被開采。在當地,大公司和房地産開發商作為既得利益者,打造大型種植園、豪華小區、豪華度假村酒店和高爾夫球場等場所,一直在索取、消耗着土著生态系統的自然水分,如今這場火災可能會導緻更具破壞性的“水資源盜竊”。

直到現在,許多毛伊島原住民仍然沒有水來滿足他們的基本需求,包括飲水、洗衣和傳統的作物灌溉。據報道,在當地,流經山谷的溪流被改道為豪華住宅區服務很是常見,導緻許多土著家庭無法獲得當地供水管道的供水,也沒有消防栓和鋪砌的道路來幫助他們逃離火災。

分析指出,氣候緊急情況加深了當地原住民和資本商的緊張關系,也加劇了雙方争奪稀缺水資源的戰争,包括關鍵的消防用水。格林承認,“水資源管理”是導緻這場災難中滅火用水不足的“罪魁禍首”。

來源: 中國新聞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