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每當有災難降臨分裂的美國時……”

作者:海外網

來源:國際線上

截至當地時間17日,美國夏威夷州毛伊島大火死亡人數已升至111人。

當地政府表示,由于目前僅搜查了毛伊島約三分之一的燒毀區域,未來十天死亡人數仍可能大幅上升。

“每當有災難降臨分裂的美國時……”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截圖

白宮16日發表聲明稱,總統拜登将于當地時間21日通路夏威夷州。

此前一天,拜登在外界壓力下首次表示,他和妻子将“盡快前往夏威夷”。同時,他已授權動用“所有可用的聯邦資産”協助當地從業人員。

“每當有災難降臨分裂的美國時……”

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網站報道截圖

這番表态,距離這次美國105年來最緻命的火災發生已經過去了整整一周時間。

“志願者比政府更可靠”

在“總統承諾”到來前的一周裡,毛伊島經曆了什麼呢?

實際上,從大火燃起的那一刻起,這場天災就加進了更多人禍成分。

始于8日的大火受強風和幹旱影響迅速蔓延失控。然而有報道說,對火災威脅的長期低估是這次大火造成重大災害的主要原因之一。

夏威夷州應急管理機構去年釋出的一份報告對最有可能威脅該州居民的自然災害進行了排名,野火對當地居民人身安全的威脅等級被評定為“低”。

“每當有災難降臨分裂的美國時……”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截圖

美媒還揭露,在大火肆虐的幾天前,氣象預報已提醒即将到來的飓風可能引發危險火情。但當地電力公司并未采取适當措施提前對電網斷電,進而進一步加劇了滅火難度。

更要命的是,此次大火發生時,當地應對火災的兩大關鍵系統——緊急警報系統和消防系統雙雙掉了鍊子。

“每當有災難降臨分裂的美國時……”

《紐約時報》:多名消防員表示,受災最嚴重的拉海納鎮的消防栓要麼水壓不足、要麼根本沒水,導緻救火工作很難展開。

随後遲緩不力的政府救援應對工作,更是給受災群眾造成二次傷害。

搜尋遇難者遺體的警犬隊,在野火發生後的第五天才開始在毛伊島上工作。而且火災發生多天後,重災區群眾仍很難獲得食物等急需物資,隻能通過互幫互助生存下去。

用《紐約時報》的話說,早期的赈災工作幾乎完全由本土居民自發組織,完全看不到國民警衛隊、聯邦緊急事務管理局、州政府及地方政府的影子。

“當地志願者組成了比聯邦和地方機構更可靠的救災生命線。”

“每當有災難降臨分裂的美國時……”

《紐約時報》報道截圖

此次大火給當地造成了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财産損失。

根據美國聯邦緊急事務管理局和太平洋災難中心的災難損失評估,大火造成毛伊島上拉海納鎮2200多座建築受損或被毀,其中大部分是民宅。預計重建當地社群和基礎設施需花費超過50億美元的資金。

在重建過程中,大約4500名居民還将繼續需要緊急避難所。

“每當有災難降臨分裂的美國時……”

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網站報道截圖

但是,當地急盼的災後重建是否會很快實作,卻是個未知數。

事實上,從2005年卡特裡娜飓風災害到今年早些時候的毒火車脫軌事故,美國各級政府對群眾生命财産安全的冷漠和輕視、救援行動的遲緩和混亂早已司空見慣。

災難隻是攻擊對手的“政治記分卡”

在剛剛過去的周末,伴随着毛伊島大火的持續肆虐,正在休假的美國總統拜登卻拒絕就大火相關問題發表評論。

“每當有災難降臨分裂的美國時……”

英國《每日郵報》相關報道截圖

而比政治人物的冷漠更為人熟知的,是每每發生災難時都會上演的美式黨争鬧劇。

拜登對火災的消極回應再次給了共和黨人難得的把柄。一些人适時地翻出今年早些時候拜登對俄亥俄州東巴勒斯坦鎮火車脫軌造成有毒化學品洩漏的消極反應大批特批。

特朗普政府的财政部助理部長莫妮卡·克勞利在社交媒體上寫道:“拜登根本不在乎毛伊島人民的苦難,包括俄亥俄州東巴勒斯坦鎮受苦受難的人們,以及邊境城鎮裡受苦受難的人們,又或者是美國任何地方受苦受難的人們。”

“每當有災難降臨分裂的美國時……”

莫妮卡·克勞利在社交媒體上把夏威夷受災地區與拜登度假騎行的畫面進行了對比。

更諷刺的是,就在當地時間14日,拜登政府宣布再向烏克蘭提供2億美元軍事援助。

對此,共和黨2024年總統競選人維韋克•拉馬斯瓦米第一時間在社交媒體上進行了口誅筆伐:“這是恥辱,美國納稅人實際在支付烏克蘭公職人員的工資,而我們毛伊島的公民卻在被大火摧毀的2200多棟房屋中自生自滅。”

“每當有災難降臨分裂的美國時……”

維韋克•拉馬斯瓦米社交媒體截圖

夏威夷當地媒體報道稱,受災地區目前能指望的主要重建出資方就是聯邦緊急事務管理局,但該機構受困于華盛頓的黨派政治,已經面臨嚴重的資金短缺。

值得注意的是,拜登政府上周剛剛要求國會準許數百億美元額外撥款,其中120億美元用于美國國内救災,241億美元用于緊急援助烏克蘭。這意味着重建毛伊島必須與美國對烏援助挂鈎。

不少共和黨人指責拜登政府此舉是将必要的救災資金作為“談判籌碼”,為烏克蘭争取更多未經授權的資金,這等于是把美國人民“扣為人質”。

“每當有災難降臨分裂的美國時……”

夏威夷“火奴魯魯公民節拍”(Honolulu Civil Beat)新聞網報道截圖

就這樣,毛伊島大火的災後重建前景被淹沒在了一片黨争口水中。

正如美國媒體當初在東耶路撒冷鎮毒火車危機後所評論的那樣,每當有災難降臨分裂的美國時,有毒的政治就會緊随其後。無論飓風、工業事故還是火車脫軌,都被當作了攻擊對手的“政治記分卡”,而災難本身對他們來說并不重要。

“每當有災難降臨分裂的美國時……”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截圖

素材來源丨環球資訊廣播《環球深觀察》

策劃丨王堅

記者丨單姗

編輯丨林維

簽審丨王堅

監制丨關娟娟

來源:環球資訊廣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