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女足世界杯)聯賽為本,英格蘭做到了——女足世界杯告訴“铿锵玫瑰”

作者:春河月亮

新華社悉尼8月17日電題:聯賽為本,英格蘭做到了——女足世界杯告訴“铿锵玫瑰”

新華社記者

随着英格蘭女足将東道主澳洲隊斬落馬下,她們隊史首次闖入世界杯決賽。從世紀之交連續無緣世界杯,到近三屆均闖入半決賽,再到如今與西班牙隊在頂峰相見,英格蘭隊的進步令人驚歎。然而當探究了她們背後健康的聯賽體系,這一切,又都如此水到渠成。

聯賽為本,這是現代足球發展的基本規律之一。在1:6慘敗于英格蘭隊後,中國女足運動,至少在聯賽這個層面,需要好好向英格蘭取經。

曼聯、曼城、阿森納、利物浦……在男足領域,英超聯賽的觀賞性、曝光度、吸金能力等各方面堪稱業界翹楚;而在歐洲女足職業化的浪潮中,英超女足聯賽同樣是先行者:合理的規劃、強大的塔基、良好的營運、豐厚的贊助,讓她們在同行中走在了最前列。

英超女足聯賽的興盛帶來的直接效果就是:英格蘭隊從一支準強隊進化為各項國際賽事的奪冠熱門。

英格蘭隊的崛起僅僅用了十多年的時間,而這與她們的聯賽改革時間線高度重合。2011年的德國女足世界杯,英格蘭隊在1/4決賽中點球大戰不敵法國,連續兩屆世界杯止步八強。同年,英足總對英格蘭女子足球聯賽進行改制,英超女足聯賽正式打響,一場變革悄然發生。

創立之初,英超女足聯賽共有8支球隊參加,僅以半職業的方式營運。之後數年,在經曆了分級、擴軍等一系列操作後,從2018-2019賽季開始,英超女足聯賽實作完全職業化,按照規定參賽球隊必須重新申請執照才能獲得席位,聯賽強制要求俱樂部為球員提供每周至少16小時的合同,同時組建青年學院也成為新執照标準。

為了在過去3年的基礎上再接再厲,2021年,英足總釋出一項專門針對女足職業比賽的三年計劃,目标是打造全世界最優秀的女足聯賽。該計劃提出培養和吸引世界級人才、最大化吸引閱聽人、增加商業收入、保持财務可持續性等舉措。

要持續性發展,就必須開發出女足的獨立商業價值。2019年3月,英超女足聯賽與巴克萊銀行達成一項數百萬英鎊的冠名贊助協定,從2019-2020賽季開始,這項為期三年的贊助協定金額超過1000萬英鎊(1英鎊約合9.30元人民币)。英足總将這筆交易稱為“英國女子運動史上最大的投資”。兩年後,巴克萊銀行在2021年底續簽協定,贊助費用翻倍,并且将贊助範圍擴充至女足英冠聯賽。

根據資料調研公司的統計,截至2022年11月30日,英超女足聯賽的年度贊助收入約為1150萬英鎊。男足俱樂部的輸血仍然是女足俱樂部的主要資金來源。2022-2023賽季,英超女足聯賽的12支球隊中有11支是英超男子俱樂部的附屬球隊,特别是豪門俱樂部,對女足的投入非常慷慨。據統計,從聯賽成立至今,阿森納、切爾西、利物浦、曼城、曼聯和熱刺這六大英超豪門總共在女子足球方面投入約1.24億英鎊。

從2020-2021賽季開始,英超聯賽在改善女足訓練和比賽場地方面已經投入225萬英鎊。英超聯賽球場基金資助前四級女足聯賽的俱樂部改善場地,第三和第四級别的俱樂部還可以申請最高2萬英鎊的場地改善經費。除了現有的支援,英超聯賽已經承諾在未來三年投入2100萬英鎊發展女足運動。其中,一半用于女足超級聯賽和女足冠軍聯賽,另外一半則用于草根足球。

英足總女足總監坎貝爾稱,這對英格蘭女足聯賽金字塔來說是改變命運的一步,她說:“我們希望幫助俱樂部成長,在場上擁有更好的球員,但我們也希望聯賽更持久和健康。”

在參加本屆世界杯的736名球員中,有接近100名球員來自英超。四強中的瑞典隊和澳洲隊均有約1/3的球員在英超效力,像克爾、胡蒂格都是各自國家隊的關鍵球員。

高水準球員的到來,意味着聯賽品質的提升,自然也就吸引了大量的關注。2021年,英足總宣布與天空體育和BBC達成為期三年的電視轉播權協定,據信轉播費用達800萬英鎊,這是世界職業女足聯賽中金額最高的轉播協定,也标志着英超女足聯賽的轉播權首次與男子比賽分開出售。

據統計在上個賽季,英超女足聯賽多場較量的入場人數超過40000人,場均超過5000人。去年的女足歐錦賽在英格蘭甚至整個歐洲“破圈”,關注度空前,英格蘭最終問鼎,赢得了英格蘭足球(包括男足)在1966年後的首個大賽冠軍,此時距英格蘭女足完全實作職業化不過4年。

在中國隊與英格蘭隊的世界杯比賽結束後,王霜說:“他們(英格蘭)的男足聯賽水準很高,我覺得英格蘭女足的進步速度得益于英超。為什麼我們比歐洲那些球員都要練得苦,付出更多,但我們始終沒有拿到想要的成績?”

王霜的一席話也折射出了目前中國與英格蘭足球發展模式上的差異。十幾年前,英格蘭隊還扮演着中國女足追趕者的角色,轉眼間就已經大幅領先,聯賽水準成為英格蘭隊完成超越的關鍵之一。

近一兩年,有多位中國女足球員走出國門闖蕩,但國内的聯賽體系才應是最大的人才蓄水池。從目前的情況來說,包括聯賽的營運、俱樂部的配備、比賽的品質、年輕球員的培養……中國女超聯賽對比先進水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執筆記者:韋骅、王浩明;參與記者:樹文、嶽冉冉、高萌、郝亞琳)(完)

繼續閱讀